今天是父亲节,一个属于父亲的节日。
我对父亲,总是相比母亲少了一些什么,虽然父亲对我一直都很好,但真的有一种无法言说的东西,让我对父亲总是保持着适度的距离,虽然这种距离并不能妨碍父亲在我心目中的美好印象。
童年的时候,父亲就向我灌输了将来有朝一日考大学的概念,那曾经是他这辈子最大的期待。为了实现这个愿望,父亲几乎是不惜一切代价,给我们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太多的故事,今天已经不知该从何说起,只记得高三的寒假,父亲曾经给我倒的一杯水,当时,正在里屋复习功课的我几乎热泪盈眶。那时就想,我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学习以报效父母呢?
高考的志愿和毕业工作的去向,我都没有与父母商量,一切都是我行我素。而对于这些年来频繁的变化,父亲一直也没有说什么,尽管我知道有时他是想说的,但他又知道我多半不会听。而他们所能做的,无非就是随着我学习和工作地点的转换,在天气预报节目里关注着不同城市的气象信息。
这两天,翻看过去某一个博客里的自己的故事,很多往事重新浮现在眼前。有人说,看老照片老笔记的乐趣在于,它们在你眼前的时候你都不记得它们发生过。对我而言,当时其实也是记得的,但多日后再重新温习,就仿佛顺着时光的隧道重新走过了一回,这或许也是今天在这里写博客的另外一重意义吧。
我和父亲的电话,往往都是从时事新闻开始,台湾、中日、中美以及中国高层的种种轶事,都是我们经常的谈资。甚至,连妈妈上次也和我说起了马英九如何如何,并引用台湾媒体的“马上就好”到“马上就倒”等等。昨天,父亲和我提起了刚刚结束的海协会和海基会会谈,他还动员我去台湾旅游一圈。我只知道有这么个会谈,也听说了直航和观光的事宜,但是从父亲口中才知道7月18日就可以开放观光客的具体日期。
很自然地,我提起了过去自己写的那些博客,那是我刚刚看到的2004年5月的一篇日志,其中是对自己离开东北到北京来之前心情的记录。我给父亲在电话里念了起来:“亲爱的妈妈,亲爱的爸爸,我不是有意让你们难过,你们会原谅我吗?经常的一意孤行,虽然我乐得个轻松,但我知道,我的身后,是你们期盼和关怀的目光,我知道,每一次选择,都要给你们的内心造成一定的震荡,可是,我也没什么办法,必须做出选择。”读这段话的时候,父亲刚开始是沉默,听到最后那句,就和我说:“我们理解,因为之前你是不喜欢那个工作,现在这么做是对的。”
然后,父亲就开始劝我,凡事想开一点,让自己心情好一些,这也是父亲经常叮嘱我的事,也是恰恰最令我感动的部分。作为生活在农村的父亲,在牵挂我的个人问题的同时,却跟多地关心我的“心情”,并非每个父亲都能做到这一点吧。我不能陪伴父亲一起过节,所以昨天就提醒弟弟,今天晚上一定要和父亲一起喝两杯。
下面这张照片,就是我曾经提到过的,2004年父亲节时商场购物赠送的富贵竹,当时被我插在“激活”的瓶子里,而这张照片,是一年后买了数码相机才留下的(那时候还住在军博住所的二楼,可以清晰地看到楼下人家的院子,日子也更加生活化一些)。今天,家里的三支富贵竹,就是这两支的“孩子”。

简单的植物,在我的北京生活中却是意义非凡。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