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故乡在东北,我爱故乡的甜瓜。
哈哈,写下这个标题,问老婆想起了什么?他的回答是:故乡的云。我再次提醒,才终于说出了那篇小学时代的课文:我爱故乡的杨梅。
我的故乡没有杨梅,但是却有甜瓜,尤其需要说明的是,在到县城读高中之前,我并没见过真正的杨梅。
在东北农村,甜瓜被我们简称为瓜(非四川人说的“瓜娃子”之意)。在到处都是玉米和高粱的田野上,往往会出现一片平坦的空地,那多半就是种的甜瓜了。甜瓜的藤蔓不像黄瓜那样往上爬,而是多半贴着地表四处蔓延,叶子是圆圆的,一颗瓜秧可以结数个果实。俗话说偏瓜正果,虽然看起来歪歪扭扭,但吃起来绝对是味道最纯正的。
甜瓜分很多种,按照我小时候的记忆,大体有:冒樱子(音)、心里红、洋瓜。前者是现在市面上最多的品种,心里红的瓜瓤是红色的,洋瓜则是外表有绿色的花纹吃起来很面的那种。
每年的夏天,最让我们兴奋的,就是经常可以吃到甜瓜了。那时候,每次都是和大人一起拿着装话费用的袋子到瓜地,在那里可以自己摘,也可以直接选择主人摘好的来买,然后通常都是大人用肩膀扛回家去。
瓜的瓤有很多籽,最初的时候,我们都不爱吃瓜瓤,而是用力把它甩出来,后来发现,瓜瓤是最甜的,而不仅瓜瓤,整个甜瓜都真的是甜如蜜,吃在嘴里,甜在心头。
后来到别的城市,也曾看到过卖类似甜瓜模样的水果,并曾兴冲冲地买上几个,结果回到家里一吃,感觉味道甚至不如黄瓜,更别说是否甘甜了。所以在外地我就有了甜瓜恐惧症和对故乡甜瓜的相思症。
来到北京后,那天和老婆又看到了卖甜瓜的,还是忍不住买了几个,结果回到家里吃,瓜皮又梗又厚,虽然勉强能吃,但却没有了老家甜瓜的那种味道。所以,在前几天听说一路风景可能要来京一游时,还提到要他带点甜瓜来。
意外的是,昨天博客中提到的友人的家人来京,给我带了一箱甜瓜和咸鸭蛋,所以,这几天我就和老婆天天大快朵颐。刚刚我们到家,老婆就张罗着吃东西,我说有冰棍,他则张口就要吃甜瓜,边吃还不忘感叹:真甜啊。
再模仿《杨梅》做结尾吧,呵呵:我故乡在东北,我爱故乡的甜瓜。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