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10点36分,朝鲜进行了核试验,看着CCTV转来的朝鲜电视台画面,那个蹩脚的女播音员意气风发的播报新闻方式,让我不得不再一次笑了起来,之前的笑,是因为看湖南卫视的“晚间”节目,新闻故事中配的歌曲都很恰如其分地搞笑。
有关朝鲜的这次冒险,中国外交部以从未有过的强硬措辞在第一时间发表了声明,其中的遣词造句,以往都只是针对美帝才用的,比如“悍然”、“坚决反对”等字眼。
朝鲜,曾经是我深有好感的一个国度,甚至还曾在2003年国庆还规划过去那边旅行。我对朝鲜的这种无法言说的情愫,其实是来自于对我们国家五、六十年代生活的一种好奇和向往。因为没经历过那个年代,想象中的火红时代多半是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想去朝鲜看看,也不外是想寻找一下中国过去的影子。只是很遗憾,当年也是因为边境发生的一些风波,到朝鲜去的方式比较烦琐,所以就放弃了。
高中时候,我曾经有一位来自朝鲜的同学,他是到我们那里学中文的,高二,他的一个亲戚家在家乡的那个小镇上,于是他就来到我们班就读一个学期,很巧的是,我、另外一个同学一起与这个朝鲜朋友做了同桌(班级人多,三个课桌拼在一起),朝鲜朋友在中间,我和另外的那个同学在两侧。他给我们讲了很多关于朝鲜的故事,我至今记得很深的就是他们那里经常拉警报演习,在上学路上如果遇到警报,立刻或立或坐在远地不能动,在家里的人则需要把窗帘全都挡得严严实实。
那个同学很好学,对我们平时谈话中偶然说出的方言或在他看来的新鲜词语都非常敏感,往往总是会问我:“啥意思啊?”有时候问急了,我就会吼他一句:“别问了,没啥意思!”就这么打打闹闹地过了一个学期,暑假之前,他告诉我,他要走了,可能是去广东那边的暨南大学读预科班什么的。当时也是因为年纪小,其实我虽然心理觉得很不是滋味,但还是在那个周末回了家(每个周末例行回家取生活费),并一再叮嘱他周日来学校,但他后来就离开了那个小镇,而我们的另外一个同桌,曾和他在铁路旁抱头痛哭。回到学校后,我一边想象着他们分别时的伤感场面,一边为自己仓促的回家后悔不已。
这该是我和朝鲜最近的一次接触了吧,后来发生的事情总是不快的,关于这个国家。在国际形势已非昔比的今天,不按常理出牌依然是这个国家的鲜明特征,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朝鲜的数次“表演”让我对它的印象不再。及至今天,看来中国的忍耐也接近了极限。
他们把核试验的地点选择在靠近我们老家那里,之前甚至有人分析,万一试验失败粉尘辐射可能影响整个吉林省。而核试验可能带来的东北亚地区核竞赛将如何发展,都很让人关注。此刻,今天晚上,联合国正在对朝鲜核试验展开讨论,是该给朝鲜一点教训的时候了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