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李宇春捐了那么多,有谁说过好?

(2006-08-05 16:54:00)
        标题是偶然闲逛,在超级女声吧里看到的,联想起这个夏天包括更早以来李宇春在公众口水中的遭遇,不禁心有戚戚焉。再仔细看到那篇帖子的内容,更觉得心有不平,请看原帖文作者所列举的李宇春部分捐助善举——
 
        赛后把玉米给自己的礼物捐给了盲聋哑学校的孩子  
        巡演中自己的演出服是拍卖中最高的 .38万也捐出去了 
        巡演中看望白血病的孩子捐了自己挣的演出费  
        推掉香港的颁奖礼参加郑州的捐助爱滋病人的演出  
        参加川音的助学演出并捐款2万  
        3月10日,生日音乐会的音像制品的版权全部捐了拟建一所学校  
        5月22日,不插电音乐会的个人演出收入全部捐给了她代言的中国红十字会小天使玉米基金。知道此事后,玉米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给小天使基金会捐献了近40万人民币。
  
        而距离今天最近的一次捐赠,是在湖南卫视“情系大湘南”赈灾义演中,李宇春与何洁各自分别捐赠了5万元。昨天晚上我还和老婆提起,李宇春和何洁捐的可真多呀,老婆自然也是我一样对此表示PF。
        如果不是上面那位朋友的帖子,真的很少有人会想到这个现实:自从2005超级女声比赛结束后,李宇春已经在相当多的慈善活动中出现,而她以自己的表率作用使很多玉米跟随着参与慈善事业。艺人热心公益事件,效应当然是多方面的,也固然会对自己的公众形象起到推动作用,但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却是,并不是所有的艺人都像李宇春那样投身到公益慈善事业中来,虽可能是举手之劳,但如果没有一份起码的爱心,这么密集的慈善活动连参加起来都是很困难的事。
        可是,与李宇春如此回馈社会的行动相比,在网络上、传统媒体上,却只见群魔乱舞,无数双“贼”得发亮的眼睛都在盯着李宇春的任何一点信息,然后旁若无人地大肆攻击,语不惊人死不休,是这些网络评论和小报记者屡试不爽的“法宝”。任何事情,别人做都可能被视而不见,但因为是李宇春,那些像苍蝇一样的人便会纷至沓来,极尽贬低之能事。在我们中国,雪中送炭不容易,落井下石却深得人心。从世界杯专栏的争议到考研失败与否的叫嚷,甚至还有与今年好男儿的漫画对比,互联网上随地大小便的风潮可谓一浪高过一浪,而他们的目的,大概只有一个:吸引眼球。原来以为宋祖德只有一个,现在看来,网络上(尤其是新浪博客中),“宋祖德们”真的是一抓一大把,或许他们自己还不屑与宋为伍,但这些人的言行因为隐藏得深甚至其品行之低下已经超过了那个早被世人看透的大嘴巴宋。
        严格地说,我和老婆都算不上真正的“玉米”,虽然我家的电视机上摆放的惟一一张招贴画就是李宇春,虽然我们都极其欣赏李宇春个性鲜明的特征和真实低调的风格,但我们从来没为她投过票,也没参加过任何的粉丝团体。但我总觉得,一个纯洁得如白纸一样的小女孩之所以能从上万人的比赛中脱颖而出,并至今保持着在演艺生涯上的上升事态,本身就已经说明了问题,她是优秀的,而她的那份洒脱和对流言蜚语的谦和,也更让支持她的人更加喜欢她。
        写到这里,想起了前几天河南那个“中国最美的女记者”的故事,在采访一起溺水事件中,因为打120未果,那个女记者在向父母等人电话咨询了急救知识后,放弃采访,果断地对落水小女孩进行人工呼吸。该事被披露后,网友们将“中国最美的女记者”之称赠予了她,但随后,立刻有人开始貌似严肃地“质疑”,什么“是不是作秀”、“是否忘记了职业身份,有失职之嫌”等等。在央视“社会记录”所做的对此事件的全景实录中,主持人阿丘的话引起了我的共鸣,这里抄录如下,希望所有有良知的人,以及那些只为在网络上“玩票”的人都能一起来反思吧——
        其实我在想,你说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变得不再轻易相信一件事和一种品质了?是不敢确信还是不愿相信?是我们被骗的次数太多了,还是我们把所谓的尖锐和苛刻当成了智慧?是生活真的变得丑陋可疑,还是我们内心悄悄生长出了另一种东西,一种像贴膜一样的,透过它无论什么都会变色变形的东西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山货”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