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5月31日)那天晚上,正在床上和老婆看电视,忽然接到了一个久违的电话:“XX吗?”“我是啊。”这个时候我在极力分辨对方是谁,直到他有点沙哑的声音出现时,才想起来这个三年前的朋友。
“这里又下雨了,一个人在家,就想起了你。”而上一次我们电话聊天,还是一年前。一年已过,我们都以为联系不上对方了,没想到会在5月的最后一天接到他的电话。结果一聊就是一个小时,老婆反复在我旁边出入,微微的醋意已经流露了出来。
我们认识的很偶然。
3年前,我回到那个北方的城市,9月,当地城市电台一素未谋面的朋友在广播里读了我的一篇文字。第二天,他在QQ上对我说,想采访我,几乎没怎么想,我就很随意地答应了下来,于是,电话打到了我的住处,一场穿越时光的交流在那个夜晚开始。“我记得你有一个个人主页吧?方便的话可以告诉我们的听众吗?”于是,在节目的末尾,我公布了当时的那个个人空间(那会儿博客还是稀罕物)。
本以为事情就会这样过去了,却在不久发现我那个主页上多了一个经常光临的朋友,他几乎每天都来留言,还把自己的电话发在了那里。出于礼貌,也是想知道这个人到底是谁,我给他发了一个短信,此后就会经常接到他的短信。2003年的那个国庆去江南某城闲逛,途经北京,还接到了很多的点歌祝福,那都是这个朋友通过信息台给我点的,而那时,我们并没有见过面,我的主页里也没有任何同志的痕迹。或许真的就是一种感应吧,后来我问到他,他说就是感觉彼此很投缘,而我写的一些文字说的正是他想说却没能表达出来的感受。
大概是2004年的端午节前吧,我们终于见了面,而且很自然地确认了对方的同志身份。我知道他很喜欢我,但通过几天的了解,我们之间的差异自然显示了出来,他的敏感是我无论如何无法消受得了的。感情是需要信任的,如果永远都在怀疑和猜忌,那这样的日子实在令人窒息,更何况,这个朋友他的敏感体现在生活中的很小的事情上。后来我想,或许是家庭生活的艰辛才让他格外敏感,而我虽然家境和他类似,但大抵还是可以淡看一些得失(自我感觉)。
那一年的五月,我又一次到长江两岸独自游走,回到东北下火车后就上了362路车,过了桂林路,收到了他的短信:“我看见你了,我刚刚就在你后面,但没敢打扰你,你气色很好。”3年后,他告诉我,当时他和我很近,就站在我座位的侧后面,而我当时一直看着窗外。
他是一个有一点自闭的人,几乎不与这个圈子中人交流,而总是忧郁地处于自己的世界。他的工作是和一些孩子在一起,很轻松,收入属于中等偏上,而他每月都还要给父母寄钱,工作多年从未改变。“有时候我想,上天就是让我来受惩罚的。”他一直说着类似的话,我曾想过适当地改变他影响他,但彼此疏于联系,也几乎顾不上交流这些。
后来,我就离开了老家,很自然也没有了他的消息。现在的联系,大约就是一年打一次电话吧。但不管怎样,我都很珍惜这样的情谊,毕竟,他是那么真实和真诚,而生活中,能有一个对你真诚的友人其实是很难得的,尤其是在我们的这个世界里。
我和他交往的故事,曾几次讲给老婆听,大度的老婆很坦然:“没什么,都是过去的事了。”是啊,一切都过去了,我不知道他的未来会怎样,就如同今天这个社会所有人一样,每个人都不知道未来。所以,只有祝福他,一路走好!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