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昨天,买了孙喜玲老师的《静夜思》一书

(2010-11-22 10:03:48)
标签:

转载

分类: 评论
树凤这篇文章让我心潮起伏,不知道该用什么语言来表述我的心情……谢谢你的共鸣,谢谢你的认真阅读,谢谢你这么好的文章……。

 [转载]昨天,买了孙喜玲老师的《静夜思》一书
 

[转载]昨天,买了孙喜玲老师的《静夜思》一书

 

[转载]换一个姿态  
看,孙喜玲老师在平顺金灯寺上多拽啊:坐拥青山,心雄万夫,满怀着一腔巾帼不让须眉的豪情!

 

    我以前听说过孙喜玲这个名字,但只读过她几篇散文,没有更多的了解。后来知道她上世纪八十年代就在《太行日报》编文学副刊了,我那时在晋东南教育学院读中文专业,在这个副刊上发过好多篇散文——我的处女作《村姑》就是1984年12月20日在这个副刊上发表的,不知编发时是否就是经了她的手。

    第一次见到孙喜玲是今年的6月5日晚上。既是老乡又是作家朋友的李国芳给我电话:与几个文学界的朋友来平顺玩一天了,在县城吃饭,让我过去见一面。我就过去了,果然见李国芳和几位朋友在东关坡的一家小饭馆就餐。李一一给我做了介绍:陈树义、孙喜玲、李小猫、白水平、王潞军、郭阳芳等,这里有著名作家、资深编辑,也有文学评论家、电视编剧,并且孙喜玲他们还是从晋城风尘仆仆赶来的。

    第二天我陪朋友们到了金灯寺。一下车,他们带相机的就惊呼这里的风景太美了,忙着到处采景照相——这中间就有孙喜玲老师。只见她一人拿了两个相机,她特别会选景,特别讲究照相的技巧。见我想买一架相机,就给我推荐带着的佳能G10机子——后来,我果真听她的,买了这种机子,这是后话——那天,发现孙老师不但特别会照相,而且见解深刻,说话幽默,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回来后,我据此写了一则《与朋友相会金灯寺》的散文,放到了博客里。后来,被《上党晚报》“博客”版主刘金山老师选发在报纸上了。

     我和孙老师在随后的日子里,多在博客上相遇,一来二往就熟悉起来了。前几天,我还在博客上说,让她送我一本新近出版的散文集《静夜思》。她答应一定赠我一本,让我看看。

     昨天有事,到了长治。我在例行的书店淘书活动中,从“长治作家专柜”里发现了孙的《静夜思》,就等不及孙老师的赠书了,一睹为快的心情促使我立即掏钱买了一本。回到车上,马上在扉页上写了“购书小记”。昨晚和今天,我集中时间看《静夜思》,深深被作者的语言和哲思吸引着,连吃饭时都将书揽再在手里舍不得放下。

     书还没有看完,先将我现有的感受说说吧。

     第一,这本书我喜欢读,感到少有的亲切。因为我与孙老师属于同龄人,她讲自己的童年经历我都经历过也能理解。这本书,我是先从其最后一部分“白云苍狗”读起的。这是追述作者的童年、家庭、工作经历的文字。她写的上幼儿园、挨饿、拾煤渣等年代的故事真实感人,选取的生活细节历历在目。如母亲到大嫂家鸡窝悄悄拿鸡蛋给她做葱花烙饼炒鸡蛋;三哥趁人不备拿果子,给她吃;三哥偷大米回来,全家人的惊喜;三哥因为挨饿偷拿了工厂里的铜线,吓得二十多天不敢回家,死里逃生;到如今孙对粮食十分爱惜等情节十分感人,一次次让我留下了眼泪。我还给妻子读了孙写母亲的部分,妻子也由不得叹息落泪。—— 一本小说要打动人还比较容易,而一本散文集要打动人,就需要功力了。这个难办的事情,让孙喜玲老师轻易而举做到了。

    第二,文字中处处充满了作者对社会和人生的思考,有许多语句完全可以当名言警句观。如在《六合之外》中,孙喜玲对自己和听别人经历的超生命现象或称灵异现象讲述后,写道:“用哲学的观点看,有阳性世界就应该有阴性世界。所以有人间就应该有相对应的地狱。既然证明不了鬼神的不存在,也就无法否认他们的存在。”如《随感三则》中,作者说到利用手机短信祝贺节日时写道:“一个节日到了,天下手机开始一大抄......网络上摘摘或者把别人的东西转发一下就可以了。物质富起来,感情贫下去,天道平衡。”还有:“在母亲身上,我读懂了生命的无奈,顿悟了佛门教义。不想死的时候,死是一种无奈;想死的时候死不了,更是一种无奈”(《母亲》);“真实的话是心灵表述的劳顿,虚假的话是心灵设防的劳顿,无话可说固然是一种深刻的孤独,却也是保护自己的一道天然屏障”(《无话可说》);“‘文章憎命达’,一种解释是命运通达时,一定写不出好文章;另一种解释则认为只要你喜欢舞文弄墨,命运就一定好不起来。孰是孰非姑且不论,有一点可以肯定,就是好文章和好命运注定了相悖逆(《酸甜苦辣话创作》)”。——读着这些深刻、睿智、隽永的话语,我似乎也和作者一样,站到了一个高高的生命平台上,在俯视着芸芸众生,在体会着灵魂升华的无限快意。

    第三,散文集选取了作者很多照片,编得图文并茂,能给人很强的视觉冲击。原来只知道孙喜玲老师很会照相,看了这本书才知道,她就出生在照相世家——其父亲早在上世纪四十年代就是长治市有名的摄影师。因为孙老师会照相(也可能还会画几笔国画小品),她的书法也过硬,所以在《静夜思》书中,插有很多照片、国画、书法等作品,使得散文集子显得品味高雅、艺术气十足,让人爱不释手。

    第四,孙的文章写得大胆,写得坦荡,让人看到了作者爽快幽默、倔强不屈的性格特点,可以给读者增加许多做人做事的力量。正像作者说到的“文章憎命达”,孙喜玲老师文章写得好,而她的经历却非同一般。她童年曾寄养在吕梁的舅舅家六年,她挨过饿,她拾过煤渣,她小小年纪就开始走村串乡演戏,她失恋过,她多次患病,她坐过机关,她也下过海......虽然她几经浮沉,几经命运的折磨,但她始终热爱生活,热爱生命,不管命运之神把她抛向何方,她都能顽强拼搏,都能把人做得风风光光,都能把事干得漂漂亮亮。——人生就是活得一口气,而在孙喜玲老师这里,这口“气”更多的包涵了志气、骨气、争气、扬眉吐气等等内容,让我深深感悟到了生命的高贵,领悟到了人生的精彩。

     ——我还只是读了《静夜思》中的部分篇章,写在这里的都是一孔之见、一得之功。朋友,还是等我读完全书后,再来说道说道孙喜玲和她的《静夜思》吧,到哪时说不定我会说得更全面、更深刻一些。

  

0

前一篇:几幅接片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