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也说“红颜薄命”

(2010-07-04 15:33:28)
标签:

二姑娘

《儿女英雄传》

富贵寿考

邓九公

红颜薄命

文化

分类: 散文

最近重读了清代文康著的《儿女英雄传》,书中“二姑娘”这个缺心少肺的人物,令人联想到所谓的“红颜薄命”。
    饱经人世风霜后,再回过头来重新咀嚼生活况味,就如同阅读一本旧书,对命运的感悟和理解,自会有一种新的视角和体会。
    《儿女英雄传》里是这样描写的二姑娘:

还不曾走到跟前,听见那帘子唿嗒一声就出来了一个人。安老爷在堂屋上首向西坐着,看得逼真。见那人约略不上三十岁,穿着件枣儿红的绛色棉袄,套着件桃红衬衣,戴着件大红领子,挽着双水红袖子,家常不穿裙儿,下边露着玫瑰紫的裤子。衬着那一双四寸有余的金莲儿,穿着双藕色小鞋子,颜色配合得十分匀称,手上戴着金镯子玉钏,丁当作响,镯子上还拴条鸳鸯戏水的杏黄绸手巾;头上簪儿珠桃金翠争光,簪儿边还陪着根猴儿爬杆儿的赤金耳挖子。花枝招展,装点鲜明。褚大娘子看了问道:“今日甚么事这么打扮着?”只听他(她)笑道:“说有客来了么。我说看老爷子叫我见呢。”大娘子说着,又望她胸前一看,只见他(她)戴橇猪也似的一大嘟噜,因用手拨弄着看了一看。原来胸坎儿上戴着一挂茄楠香的十八罗汉香珠儿,又是一挂早桂香的香牌子,又是一挂紫金锭的葫芦儿,又是一挂肉桂香的手串儿,又是一个苏绣的香荷包,又是一挂川椒香荔枝,余外还用线络子络着一瓶儿东洋玫瑰油。这都是邓九公走遍各省给他带来的。这里头还夹杂着一副镂金三色儿一面檀香怀镜儿,都交代在那一个二纽儿上。褚大娘子看了说:“我的小妈儿呀!你可坑死我了!怎么好好歹歹地都带出来了?”他又嘻嘻地笑道:“都怪香儿的么,叫我丢下哪件子呢?”
    二姑娘生就一副福相,“鬓角儿不用梳鬅头,那头发便一指多厚。雪白的一个脸皮儿,只是胖些,那脸蛋子一走一哆嗦,活脱一块凉粉儿……”二姑娘不漂亮也不算丑,塌鼻梁,厚嘴唇,眼睛一乐成了缝,细皮白肉,是个典型的女人,却没有寻常女人的心机和灵秀,憨厚得有些傻气。用今天的话说,是“不够数”“十三点”,缺心眼子。书中有一节,描写邓九公和安老爷正商量事情,二姑娘送过茶来,凑到禇大娘子耳边嘁喳了几句。禇大娘子笑着,皱皱眉道:“咳!不用吆!”邓九公道“你们鬼鬼祟祟又说些什么?”禇大娘子说:“不用问了。”……那二姑娘忍不住,自己说道:“今儿个他二叔和他大爷他爷们儿不都住下么?我想着他们都没个尿壶,我把你老的那个刷出来了。你老要起夜有我这马桶呢。你跟我一堆儿撒不好喂?”把个安公子逗得喷了一地茶水。
   书中说道
:“列公切不可把这位姨奶奶误认做狎邪一路。自开天辟地以来,原有这等混沌未凿的人。世间除了那精忠纯孝大义苦节四相人定可至诚格天外,唯有这混沌未凿的人最蒙上天爱惜,无不富贵寿考,安乐终身。他绝不得有那红颜薄命、皓首无依之叹。只怕比起那忠臣孝子义夫节妇更上一层。真正令人起忻起羡也!”
    这种论调固然陈腐得可以,但这个事实却是被现实无数次印证了的。上天从不肯把所有的福泽赐给一个人,尤其是聪明美丽的女人。给了容貌,不给智慧;给了才华,不给美德;给了你才华智慧美貌,不给你福禄寿考运气……总之给你两样好,总会搭配数样的坏。民间常说小孩子过分聪明伶俐不是好事,会折福折寿,指的或许就是这种现象。
    历史上命运最好的女人莫过武则天了——聪明、美丽、智慧、才华、地位、权势、福禄、寿考,都是古往今来天下第一份的。但她也有许多缺憾,比如爱情。她有过许多面首,但都不是爱情。因为爱情的先决条件是平等,而武则天的地位决定了她什么都可能拥有,就是不可能和任何人平等。而她为此遭受的磨难、坎坷、委屈、痛苦,以及煎熬和挣扎,也是常人无法忍受和想象的。武则天不是常人,不能以常理而论。就一般人而言,很少有谁能够把所有的好事占全。《红楼梦》中以林黛玉为首的十二钗,一个个秀外慧中,心性高洁。然而却如贾政所言,没有一个是福寿之辈,这固然和社会时代以及个人的命运不可分割,但也和她们过分的出类拔萃有关。人们只知红颜命薄,但说不好为什么红颜就一定命薄。常见的一种解释,是说由于遭了造化的忌讳所致,这仍然和“天忌英才”一样,是一种说不清为什么的现象。现实生活中,像“二姑娘”这样憨呆笨拙,缺心少肺的女人,正如《儿女英雄传》中所言,偏偏最蒙上天爱惜,多能够富贵寿考,安乐终身。细分析起来,这样的人受上天爱惜固然是真,但更也许那福分就在自身的憨厚傻气之中,这种人天性乐观,生就了随遇而安的秉性,即使生活的不如意,由于木讷而疏于感受,三分痛苦也就只有半分了,与“七情内伤,所愿不遂”而来的疾病自然无缘。“二姑娘”嫁给了七老八十的邓九公做姨奶奶,整天乐呵呵的,只知邓九公如何疼她宠她,又丰衣足食,便觉幸福满足得不得了。倘若换了一位才高貌美多愁善感的聪明女子,一准会生出许多怨怼和烦恼,一会儿恨自己命薄,嫁了一个糟老头,还是一个偏房,一会儿又怨邓九公老迈年高,一旦驾鹤西归,自己后半生该依靠何人……种种烦恼由此而生,大概不等邓九公呜呼哀哉,自己先愁死了。
    大凡一个人天资聪颖,才貌超群,就免不了自怜、自伤、作“智者忧”了。忧愁思虑,伤感叹息,一个沮丧的念头滋生,便禁不住一而二,二而三,枝枝蔓蔓,丝丝缕缕,无边无际,缠绕不休起来。林黛玉的早夭,错在她过分聪明伶俐,那因了太美丽,太优秀而致的感情孤独和心灵孤独,以及爱而不得等等烦恼,使得她“焦首朝朝还暮暮,煎心日日复年年”,长此以往,少有不得病,不折寿的。
    “红颜”之所以“薄命”,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红颜”们多自认为出类拔萃,有资本和资格比常人生活得更好,得到的更多,所以对生活的期望值也就很高,容易生出许多脱离现实的理想和愿望来,而一旦这些理想和愿望不能实现,就会长吁短叹,忧心如焚,食不甘味,夜不成眠,怨天尤人起来。假设把林黛玉嫁给邓九公,她是绝不会有“二姑娘”的满足和幸福的。以她出身的高贵、闭月羞花的容貌、超尘拔俗的气质以及玲珑剔透的才思,整日面对一个二百五式的糟老头,大概不死掉也会疯掉。同样的事情放在不同的人身上,会有绝然不同的结果。命的“薄”与“厚”固然是上天的意志,同时也取决于人对生活的态度,虽然让林黛玉成为“二姑娘”就像让“二姑娘”成为林黛玉一样,是绝对不可能的事。 
    为人之道如此,为官之道亦如此。平庸无能、稀里糊涂的人偏偏多在领导他人的岗位上,且官运亨通。而精明强干,胸怀大志,才学卓著者,却往往命运不济,宦途坎坷,为此引发出多少圣贤哲人的愤懑和叹息,说:“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又说:“自古圣贤尽贫贱,何况我辈孤且直。”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叹道:“无才可去补苍天,枉入红尘若许年。……”这里所说的“无才”,不过是一种自嘲,“无命无运”才是他真正的涵义。这种现象,愚以为,吏治问题是一个方面,上天厚爱平庸的人也是一个事实。和“红颜薄命”“天妒英才”一样,这里面有着说不清的道理。由此而言,那些“才自清明志自高”的人们,大可不必抱怨生不逢辰,怀才不遇,但求自己糊涂一些,愚钝一些,那运气和福分许就自在其中了。


                                               2004年发表于《黄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