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也有“春风得意时”

(2006-02-04 10:25:56)
标签:

山西省晋剧院

歌剧

司机

孙喜玲

太原

分类: 随笔、杂文、论文


    人生的路在不知不觉中就走过了大半,回头看看身后的脚印,深深浅浅,也多半歪歪斜斜,那脚印里承载着酸辛也记录着坎坷,有泪水也有汗水,却很少有过幸运。记得一位朋友写给我的诗中有这么两句:“只觉得还没有热烈就已经热烈过了/还没有辉煌就已经辉煌过了”。说的正是这种感觉。
    仔细想想,其实值得骄傲的事情,虽然不足挂齿,但毕竟还是有过的。只是对生活的期望值高了点,所以从来没有把那些事情放在心上,以为离自己奋斗的目标相差甚远,日后或许会有更大的成就,会有更辉煌的经历,会名满天下,会成为一代才俊,直到蓦然间发现自己老之将至时,才明白了,属于自己的幸运很可能就是曾经拥有过的平凡经历。原本平凡,说出来,也不过是些聊以自慰的些微小事而已。
    1989年的一个秋天,路边的杨树叶开始灿黄,我从长治出发,到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商谈有关出版诗集的事宜未果,返回的路上,和上党画院的王茂彬院长在长途客车上相遇,遂同坐在紧靠司机座椅背后的位置上开始漫无边际的闲聊,谈事业,谈人生,谈奋斗的艰难,谈命运,谈社会问题……,因为投机,就慷慨陈词,滔滔不绝起来。王院长是位画家,在事业上卓有成就,也是一个修养有素的人,性格内向,温文尔雅。文人相见,心气相投,我的话自然也就多了些。说了什么,事过之后,一点都想不起来了,只留下酣畅淋漓的印象。
    闲聊中,几百公里的路就走到了头。我和王院长拎起行包准备下车,见一路上默默开车的司机从座位上站起身来,问我:“你的车票报不报销?”问的我有些莫名其妙,回答道:“不报销。”不明白好端端的,为什么他要问我这么一个问题。司机从钱包里拿出16元钱递到我面前,说:“那你的车票钱我不要了,还给你吧。”我更加的莫名其妙了,问:“为什么?”司机说:“你们一路上的谈话我都听到了,虽然我是一个司机,是个粗人,但我非常同意你的观点,也非常佩服你的精神,你不容易,也不简单,所以我不能收你的钱,就算为你的事业做点贡献吧。以后太原有事就来找我,别客气。”随即他把自己的车号和姓名告诉了我。我在感动的愕然中向他道谢,挥手告别。事后,我自然不会好意思去找他坐白车,司机的姓名和车号也早已淡忘,但这件事情却深深的印在了我的记忆中,我会记得我的谈话曾经感动过一个陌生人,赢得过一份真诚的敬重、认可、信任或许还有同情,其价值远不是16元钱说能涵盖和衡量的,这位司机先生给予我精神上的安慰和鼓舞深刻而久远,每每回想起来,心中就会生出一种温暖、感动和骄傲。

 样板戏年代,我被派到沁县西汤公社走马岭大队普及小晋庄经验,具体任务是白天参加劳动,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抽空辅导农民学唱样板戏,给民兵连排练文艺节目,搞些枪杆词什么的,一晃20天。20天里和农民在一起同吃同住同劳动,有许多的故事许多的笑料,建立了深厚的感情。那时候农村的生活条件很艰苦,每天中午在大队吃的是咸盐水拌面条,老百姓对这样的伙食羡慕的要死,我吃不惯,经常和乡亲换粗茶淡饭吃。一次生病了,一个老太太用一条破手绢包着四颗煮熟的鸡蛋,拄着拐杖,一步一颤的给我送到枕前,看着让我吃下去。工作结束后,我在离开的那天早上,村口边一棵巨大的槐树下面,云集了全村的老老少少,许多人抹着眼泪为我送别。我没有想到和乡亲们告别的场面竟然会是这样的壮观。我禁不住也热泪盈眶起来。许多年过去了,每当想起这20天的经历,心中就会有一种说不出的温暖。老乡们给予我的爱是对我做为一个人的品质检验。因此我会永远恪守自己的率真和坦诚。那棵茂密的大槐树永远在我的心中常绿常青,给我阴凉给我感动给我对自己的承认。
    1984年,我28岁。那年的冬天,我被借调到山西省晋剧院担任琵琶演奏员,参与一部新编历史戏的伴奏。前后排练到正式演出,工作了约有两个月的时间。短短的两个月里,意外地然赢得了许多人的好感,无形中结交了不少朋友,因为戏剧团体和新文艺团体文化氛围不一样的缘故,人的气质也有区别,我从他们的神情中看得出那种对我近乎崇拜的意味。他们认为我什么都是好的,谈吐、举止、风度、文化修养、音乐修养、性格等等名词是他们常常挂在嘴上来赞美我的名词。女演员中大部分认为我的穿着也是别致的,乃至一件很寻常的衣服也要让我从身上脱下来试穿,试穿之后不再还给你,百般耍赖,志在必得。我说这样的衣服都是太原商店里买来的,街上多的是,她们就是不相信,不管你同不同意扔下钱拿走了事。我哭笑不得。但我知道,那是一种善意的霸道,是关系处到一定的份上才会有的霸道。离开晋剧院的时候是一个冬天,天还不亮,那么多的人自发地来为我送行。有会计,有后勤,有演员也有乐员。他们骑着车陪我向民航候车的地方走去,一路上说,咱们团人来人往,跟走马灯似的,有许多连名字都不知道就走了,可是看看咱孙姐,走的真叫壮观,这么多的人来送行,还是晋剧院历史上头一回吧。我很感动,也很安慰。他们在候车室一直陪着我,直到把我送上车。许多人如今连名字都想不起来了,但那份关爱和真情是我永远不能忘怀的。好多年以后我还经常接到其到中几位的贺年卡。有的永远失去了联系,有的还断续的来往着,有的取得了不小的成就……,这件往事想起来也多少有点得意。
    29岁那年,我写的第二部歌剧——现代轻喜剧《农家儿女》,由晋东南歌舞团排练上演,正式汇报演出的时候,当字幕上打出大大的“编剧——孙喜玲”时,有人问我,得意不得意?我无言,没有什么感觉。确切的说,那本应该有的感觉被上演这部歌剧遭遇的种种困难给消磨没了。但毕竟,那是我的作品第一次被堂而皇之地搬上了舞台,这是许多老编剧孜孜干干一辈子未见得能有的机会。上演一个本子,必须先经过讨论修改,再讨论再修改,领导班子同意,上面给拨经费,之后舞美绘景,服装设计,道具制作,音响效果,作曲,配器,乐队演奏,导演、演员等等缺一不可。这部歌剧虽然由于种种人为的因素没有获奖,但良好的剧场效果是无法否认的。剧本的上演,导引我正式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所以,那一瞬间,虽然没有感觉到得意,但应该是属于我的得意时刻。
    后来在《太行日报》当编辑、记者的最初阶段,我曾经向一位要闻部负责人说,请他请多多关照。他说了六个字:“熟悉、赶上、超过。”这位说了六个字的部主任其时是一位很优秀的青年领袖,话说的不多,但很有分量。得意的是我很快就把这六个字做到了,做得大大超过了他的期望和自己的想象。我成了当地有名气的作家、记者、编辑。经常能收到许多文学社的青年、在校的学生、各个层面上的文学爱好者热情洋溢的信笺,也经常有陌生的读者来拜访。有一位在文坛上很有影响的青年作家,以我在他心目中的形象和严谨的编辑作风为内容写了一篇散文发表在一家报纸上,我却丝毫不知道,一天,同事对我说:我在一份报纸上看到谁谁谁写你的文章了。”同事为我找到了那篇文章,我把那篇文章剪贴了起来,作为对自己的鼓励,直到现在,那位作者也没有向我透露过他写过我并发表一事。我也没有向他说过任何道谢的话。
    再后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在《文学之窗》的节目里,播诵我的散文《告别青春》时的感觉。接到通知,我正在阳城下乡,有些喜出望外,但当收音机里资深的著名播音员播自己文章的时候,那更是一种得意了。
    一次见到一份《散文选刊》,见目录上一位作家的名字和我只有一字之差,心想,如果有一天我的名字也能在这份刊物上出现该有多好。想着,眼睛顺题目往下滑,不期果然就看见了自己的名字,原来是发表在《火花》上的一篇散文被选载了。而事先自己根本不知道。
    有一位远在偏关的中学教员,偶然阅读了我出版的散文集,从闭塞的偏关县城打电话要购买我的著作。说他为此曾经专门跑到地区新华书店,但没有买到。我给作者寄去了我的书,本想送给他的,却因工作繁忙,很吝啬地一句话都没有写。很快读者就把书款寄了过来,而且多出几块钱,令我感慨不已。
    有陌生的读者为我送过鲜花。
    有陌生的读者为我寄过海参和鱿鱼干。
    在市委大楼办事,碰到市委某领导,陪同人员向她介绍说,这就是孙喜玲,领导满脸灿烂的笑容,紧紧握着我的手说,你就是孙喜玲啊。幸会!幸会!很喜欢你的文章,只是没有见过人……云云。那一瞬间令我骄傲。
    调动工作时,仗凭自己的名字,手续办的十分顺利并一路享受着热情的微笑。
    有学生跑很远的路到我的工作单位,只是为了慕名前来看看,给我一天愉快的心情。
    有读者把我发表在报纸上的作品剪下来,压在了自己桌子的玻璃板下,而后又被人偷走,有的收在了自己的剪贴簿里……。
    厚厚的信件中,很多是读者的鼓励,那是永远值得我珍藏的东西。
    这样的得意有很多——剧场里的第一次掌声、同道中人的一声喝彩、收到一首赞美的诗歌……都能给你一种洋洋自得的感觉。
    那样的生活有些火热的味道,当时不以为然,现在明白了那是属于自己生命中仅有的辉煌和感动。后来的岁月,从表面上看似乎很走运,令人欣羡——上大学深造,当酒店总经理,调省里就任行业报纸的头头,有了点权力,有了点地位,有过专车,用过办公室主任和会计出纳。听起来是科级、处级,什么总,什么长,但心中的真实感受是天昏地暗、日月无光。种种苦楚一言难尽。有功劳是领导的,有了过错是你的。无论你取得过多少成绩,只要领导看着你不顺眼,可以用种种卑鄙的手段和方式,让你活不了也死不成。在管理岗位上这些年,没有感受过丝毫的快乐和得意,有的只是一肚子不足为外人道的苦水和委屈。
    现在的世道不是当初,社会的价值取向在变,人的价值观也在变。转眼间,一切都成了历史。多少事,只有回头看了。
    本文中津津乐道的得意,不过是在卖弄自己的寒酸。芝麻绿豆,凡人琐事,难免贻笑大方。但对于我来说,那些经历却是唯一值得回忆曾经给过我心灵安慰的奢侈。
    爱情是虚幻的,也是会变质的,亲人会以谢世的方式永远的离你而去,友情会被时空冲淡还会转化为仇恨,儿女大了注定要离开你的巢穴去独立,也难免会把你的存在视做一种累赘。在什么都把握不了的人世间,没有什么比事业上的点点成就带给你的欢乐和充实更可靠,也没有什么比事业上把握自己成就自己更重要,只是这个道理现在明白为时已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