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四月思绪

(2006-02-02 23:37:28)
标签:

四月

春雨

闲愁

长夜怀人

分类: 散文

 

四月。

春雨霏霏。

街头,树树桐花喷吐着淡淡芬芳,着了水色,尤觉清丽可人。

杨柳正生机勃发着葱茏青翠,雨雾里,半街嫩绿半街紫,令人低徊流连。

此时最宜独步,最宜静处,最宜于窗前凝眸,最宜有极柔弱的音乐不经意的远远相伴,或洞萧如怨,或古琴如诉,或小提如吟。

注目四月,细品“自在花飞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每一根神经都被那朦胧的美搔得无所措置。

把“梦”和“飞花”的意境衔接在一起再加以叠合,便觉梦即飞花,飞花即梦,似真似幻,无根无蒂,若有若无。来时节挥之不去,伸手捕捉时又不知了去向。说“丝雨细如愁”再加“无边”的空濛之状,便觉那不绝如缕的忧伤哀怨一层层地浮上心头。这“愁”是最苦之闲愁,淡淡的,说不清道不白,却深入骨髓,难以言表。一个“细”字,用来形容微妙的感伤情绪,萦萦绕绕,一丝去了一丝又来,如此绵绵不绝,无休无止。两句诗把看不见摸不着的“愁”和“梦”现了真身。可是,那“愁”和“梦”的滋味有几个曾经识得呢?

贺铸的“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曹雪芹的“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任淹留。”用烟草、风絮、梅雨、杨花,说愁,说薄命,都妙不可言,各极其致。但算来总不如“细如愁”、“轻似梦”传神、贴切、生动。

美,多在眼前,多在心中。

于凄寂的深夜,守着孤灯,静听苦雨敲窗,品味“巴山夜雨”中客居他乡,不知归期,长夜怀人的心情,便如身临其境了。走马观花式的旅游不一定比闭目想象的感受来得更丰富。何况许多山水风光名山大川,是普通人蹇迫生计无缘领得的,偶尔为之,也多是“神凄骨寒,悄怆幽邃,因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之处。”但有清澈天机,玲珑胸次,大可以处处风光处处景。

“斜阳外,寒鸦数点,流水绕孤村。”眼前物,随处可见,新手拈来,即成绝妙好词,盖因高蹈的是一个意境。

诸如苍烟落照,绿树风烟,平泉草木,翠藻苍苔,以及墙角屋檐下“尽日惹飞絮”的蛛网,都是再普通不过的常见之景,但有诗心诗情,触物自有会心处,可谓一叶一菩提,一沙一世界,皆妙不可言矣。

四月。

最宜轻歌浅唱。

四月。

有思绪飘飞。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海]里心情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