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黑胶随记(十四):Simon & Garfunkel的中央公园音乐会

(2013-12-06 06:15:57)
标签:

音乐

文化

分类: 此刻我博故我在(随笔散文)
昨晚芝加哥的冬夜难得温暖,遛罢哈尼和坎蒂心情忽然怀旧,便去地下室找出1982年出的Simon & Garfunkel的The Concert in Central Park: Scarborough Fair, The Sounds of Silence, 黑胶封面上的Simon和Garfunkel都那么年青。是的,1982年我也那么年青,瘦得像根竹竿,顶着一颗大头,长发及肩,在一台13吋彩电前凑得很近,目不转睛地看了这场如今已是经典传说的音乐会。
Paul Simon和Art Garfunkel是六十年代著名组合,却在1970年唱完那曲Bridge Over Troubled Water后分道扬镳。十一年后,纽约中央公园财务难乎为继,想出邀请大牌歌星开露天音乐会的招数,成长于纽约市皇后区的Simon & Garfunkel自然是最佳候选之一。在1981年9月19日举办的这场音乐会出乎意料...
地成功,听众超过五十万人,是美国史上规模最大音乐会之一,黑胶唱片突破两百万张,电影与录像亦风靡一时。
我到仙台后不久,Simon & Garfunkel世界巡演到日本,掀起一阵旋风。那时西方流行音乐还未进入中国,我从铁幕那边初来乍到,充满好奇,听到Simon & Garfunkel,自然是“就这样被你征服”了。打动我的不仅是歌声,而且是歌词:

Hello darkness, my old friend
I've come to talk with you again

当时我并不知道,这首歌是为纪念肯尼迪所作,只是直接进入“寂静的声音”、“黑暗,我的旧友”。虽然年青,内心的底色却契合这样的意象;虽然很少说出、虽然相信也颇善于及时行乐,夜深人静时却常感悲观。八十年代很多人曾满怀希望,我却在写:

一个不定方程
一个没有方向的矢量

记得我那年曾和朋友说过,不喜欢顾城“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透着革命文学的矫情。黑暗就是黑暗,无处不在,有时我想逃避,再不回首;有时我想走进去,静静地和它聊天。
在生活中话痨的人,文字往往尚简,反之亦然。即使在荷尔蒙全盛的时期,我也不曾文字激扬,倒不仅由于性格或风格,更多是出自怀疑:我对未来一向缺乏信心,我对永恒从来心存保留。那时我已很清楚地说过:人生可珍惜者,唯一些美好瞬间而已。

Remember me to one who lives there
She once was a true love of mine...
 
http://s11/mw690/001khdUEgy6ENpRxdCW0a&690Garfunkel的中央公园音乐会" TITLE="黑胶随记(十四):Simon Garfunkel的中央公园音乐会" />

http://s4/mw690/001khdUEgy6ENpSGxyj03&690Garfunkel的中央公园音乐会" TITLE="黑胶随记(十四):Simon Garfunkel的中央公园音乐会" />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