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忌讳”
今天,一位党校理论教员打电话给我,问我如何看政治生活及其它生活中出现的“忌讳”,他举了些例子,这里我不便引述。我说,这个问题我也多次想过,想来想去,觉得“忌讳”多是不自由者的自设自限。对政治家来讲,有时是一种策略,如对解决处理某些问题的时机把握。对许多人来说又是一个心理故障,或心理不健全,是心虚,是卑怯的行为。只要是缺乏科学信仰,心中存有“占卜”式的迷信,就会有这样那样的“忌讳”,如人怕说“死”字,求吉利,便是一种。弱者、不自信者、襟怀不坦荡者,以及常心存侥幸又有个人野心者“忌讳”则多。光明正大,心底无私,彻底的唯物主义者,是没什么“忌讳”的。当然,生活中还有《公羊传》所指出的“《春秋》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的现象。总之,这是个比较复杂的现象,都是不自由的反映。
但我又想,不是谁都能时时有大无畏英雄气的,什么都无所畏惧的。鲁迅先生说:伟大的英雄也有卑下的念头。我以为这卑下的念头也包括卑怯。可能宗教就是试图解这个套的。
这个教员觉得我说的颇有道理,但不知其他人以为如何。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