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夜阑偶思

(2010-09-26 19:32:44)
标签:

文化

杂谈

鲁迅

教材

分类: 文选

                                夜阑偶思

一个伟大的思想家会在历史上影响久远,因为他代表的一种精神是一群人的宝贵财富。这种精神的复制传播有时会形成准则,进而成为一种力量。正因此,他会倍受推崇走向崇高。鲁迅便是这样一个人。当他以高智慧面世时对五千年的社会做出的结论是“吃人”,他所做的是“救救孩子”!同时他也是自曹雪芹之后的又一文化高峰,以至能引起广泛关注的一个是“红学”,还有一个就是“鲁研”(引文索引显示最多的是毛泽东和鲁迅)。在文言向白话的转变过程中,鲁迅的文章实际上也是现代语言的典范。因此选他的文章做教材是人们在长期实践中得出的必然结论。文化的传承实际上也是一种思想的传播,鲁迅的思想究其内核是去“奴性”,这与我们国歌所唱响的精神是相吻合的。中华民族要追求的独立自由在鲁迅的作品中得到完美的体现,也因此,人们视他为“民族魂”。现在他的一些文章被从教材中剔除了,如果能有更具文学性思想性的作品当然好了,起码说明我们的文化已更上层楼。但实际呢?我不敢想象,一个到处做假的社会能出什么新鲜玩意儿!试想谁能攀到鲁迅的高度去纵揽历史,针砭现实?单从文化的角度,在浮躁的社会风气下,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思想文化去育人?我想怎么也不能缺失真诚,而鲁迅的博大精深正是代表了中国文化的真善美,如果真的舍弃了这样的精髓,丢掉了这样的灵魂?还是读读鲁迅的诗吧,他的《亥年残秋偶作》是这样写的:“曾惊秋肃临天下,敢遣春温上笔端。尘海苍茫沉百感,金风萧瑟走千官。老妇大泽茹蒲尽,梦堕空云齿发寒,竦听荒鸡偏阒寂,起看星斗正阑干。”凡与鲁迅相通的大概都会有同感吧!鲁迅又一次要被下课了。撂笔,东方既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