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名“枝”谈感受(七)-- 罗贞枝

(2008-06-19 08:06:48)
标签:

知青

回忆录

北安农场

畜牧场

情感

    在我要离开农场时的一年,也就是76年夏季,正是农忙铲地期间,我们食堂人员也分批(每批2人,每人3天)说是体验生活。我和陈文瑾第一批打头阵,由于我俩以前在菜园子干过,有功底,而且体力又好,所以难不倒我俩。从名“枝”谈感受(七)-- <wbr>罗贞枝

    只见我俩铲的飞块,听说铲在前头,不会很累,越是拉在后面越累。当时徐建英排长在后面叫唤,注意质量。我们头也不回。一个劲的往前冲,好象前面有金银珠宝等着我们。就这样干了三天,由于太阳晒的,脸晒的通红。最后一批轮到王雪丽,由于她没干过大田活,也分给她一条垅,她铲在最后面,然后小咬就盯住她到处咬,眼皮、连手背都肿起来了。领导还在前面穷叫唤,王雪丽要打狼拉,王雪丽在后面边铲边哭。中午邵巧蓉送饭到农田,要和她换,王雪丽硬是不肯换。其实到最后大家都会互相帮助接垅,一起回家的,也不会让谁留在一往无际的大田里。

    在这一年,邵巧蓉父亲的厂里(上海邮电520厂)可以带下乡的子女到河南洛阳(洛阳邮电537厂),我想有个伴,我也去河南吧。后来我俩在河南是有走动。正巧也是唐山大地震,家里来个假电报,我请了事假回家。由于铁路不通,我就饶道走还经过北京,回到上海然后再到了郑州大姨家。到了河南才知道是让我到郑州和洛阳中间的一个叫巩县南河渡的社办厂先学车工,适当的时候再作打算。到了河南才知道,外面的世界其实很精彩,人家社办厂搞的很有规模了,已经能生产车床等设备。到了南河渡那地方,是一个小镇,风景挺美,有山有水。山不太高,有住人家。我在一家铸造厂上班,工资比黑龙江少点,是29.5元,不过有夜班费和加班津贴,厂里每月津贴30斤饭票。刚去的时候不习惯,特别想在农场的荒友们,心里一直后悔不该来。住在厂里女宿舍是五个人一间。开始真不习惯,幸亏有个比我小5岁的洛阳知青,她特别漂亮(邵巧蓉也认识)比我早去一年,还处处照顾我。我也教她打毛衣,教她唱外国民歌,一起到办公室看(九寸)电视。

     我在师傅的教导下,进步很快学会了高难度的车工活,(车梯型和锯齿型螺纹)而且都靠自己琢磨,学会磨车刀,磨钻头等。那边物价便宜,有大米吃,同事帮我从农民那里买5只散养鸡才10元钱。小饭店里随时能吃到猪肉等食物。那边水果也比黑龙江多多了,苹果才8分一斤。柿子和新鲜大枣等水果漫山遍野随便摘。同宿舍的女友们看我们家不在这边,(她们是当地农村故娘)老带好吃的给我们。呆了八个月,户口签证出来了。在77年的春季我又去了趟黑龙江办转走的户口,碰见徐志明,他说:“他已经在办病退到上海的手续,何必还要办转点。那时我不明白,我想自己又没病,病退和我无缘了。

    我在农场共呆了有六年多,那时虽然不是我们这一代人向往愿意去的地方,该念书的时候没让念,吃了那么多苦。但凡事都是一分为二,也经过了磨练。对我今后的人生道路有了很大的推动力,有了更坚强的毅力。我回沪后先是分在里弄生产组(印刷、绘图厂),以后靠自己的努力调进建筑设计事务所。房地产低谷时,设计所也曾倒闭,也失过业。在失业时有很多荒友帮助过我,从名“枝”谈感受(七)-- <wbr>罗贞枝尤其是我们的博主冯仁华,窦红喜等多人。有句老话,30年河东,30年河西。人顺境时不要太张扬,逆境时也不要气馁。说不定我们下一代有很好的发展呢。我于2003年在建筑设计事务所退休,于2002年应聘在南京路步行街一家外资置业公司工程技术部当资料员,一直干到现在。(完)

  

上图:梦开始的地方--冯仁华摄影

 

下图:2003年走出困境的罗贞枝与同学们合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