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名“枝”谈感受(五)---罗贞枝

(2008-06-16 10:43:14)
标签:

知青

北安农场

畜牧场

情感

     大家都知道,当时干农活是最劳累的。从六月铲地起到秋季收割,几乎没有空闲日子,午饭经常是送到田间去的。

     有一次我和张美英各挑付担子(饭菜)去大田送饭,(有时田里人不够多,就不派车)由于刚下过雨,我们都穿着雨靴去送饭。土壤很泥泞,深一脚,浅一脚,走路很艰难。就在这时,雨靴陷进去了,陷的很深,咋也出不来。肩上还挑着扁担,干着急,张美英也帮不上忙。田里好象有十几位男生,他们笑的可开心了。在这关键时刻还是老同学好(薛培基)他赶紧过来,帮我把雨靴从泥里拔出来。一直没谢过老同学,在这谢了。

     还有一次也特惊险,那天是马车送饭。大家吃完饭,我们收拾完东西跳上车准备回食堂。这时候大车老板使劲甩鞭子在调教马匹,有人能看懂(王礼海)说:“马要毛了,赶紧下来,危险。我俩刚跳下车,那马匹也不理会车老板,飞跑着回马舍。我们三人一路拣被马车摔出来没摔坏的东西。想想真是后怕,如果不下车,肯定被马车摔的、飞的老远,说不定就永远扎根在第二故乡了。

     1974年以后,畜牧场也热闹起来了,又来了一批从引嫩工程结束后来的同学。他们要比畜牧场的男生成熟。

     有段时间,收工已过好长时间,姑娘们还迟迟不来买饭,干啥呢?原来她们一个个轮着在美发,这是当时最有凝聚力(男生称女大王)肖兴桂的杰作。她用铁打成的火钳放在烧完坑的火炭里,火钳烧红了然后一点点的夹。我问过肖兴桂累不,她笑着说“她们变漂亮,我看了舒服,不累啊。现在肖兴桂和孟浩然夫妇移民去美国快二年了,如她有空的话,一定会写更多的趣事给大家分享的。从名“枝”谈感受(五)---罗贞枝

     在这期间我家里也发生了变化,哥哥享受到政策,(独苗或身边无子女)从江西回到上海,并分配了工作。母亲可高兴了,但她老给我哥唠叨,是你妹妹风格高,又不是你名正言顺该的名额,其实她已经在心里计划着准备为我今后的前途另做打算。她始终认为黑龙江又远、又冷、又吃不上大米,能好到哪里。她和我外婆说:“我们家的午时蛇(中午生的)命咋这么苦啊,跑的那么老远,我外婆很幽默,她劝女儿说;“午时蛇游来游去会游回来的”。

 (图片:1997年春节同学们在罗贞枝家的合影--马洁霞、罗贞枝、王雪丽、萧兴桂、钟柳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