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二斑叶螨再报

(2015-12-27 11:47:24)
标签:

二斑叶螨

防治

分类: 果树栽培技术

二  斑  叶  螨  再  

2015年12月27日

       12月初,疍家园番荔枝果园开始查到少数植株有二斑叶螨,隔5~7天检查,虫口量迅速增多,在园内分布的范围不断扩展。据了解,澄海区隆都、溪南等地的果园近期也发生,好多杀螨剂都没有防治效果,有的农户使用水胺硫磷和吡虫啉配合效果还好。2014年国家禁用和限用农药名录,禁止水胺硫磷在柑桔树上使用,因此,其它果树上也应该不能使用。因此,在疍家园番荔枝果园作了多次防治药剂试验,该果园目前有效的防治农药:哒螨灵+杀扑磷+吡虫啉+硫磺悬浮剂或哒螨灵+毒死蜱+吡虫啉+硫磺悬浮剂;螺螨酯+吡虫啉+硫磺悬浮剂。哒螨灵加入杀扑磷和硫磺悬浮剂200倍液的防效快,晴天喷药后第二天见效,加入毒死蜱的处理1周后也有很好效果。疍家园果园使用农药时注意轮换使用,目前哒螨灵、唑螨酯、螺螨酯等对二斑叶螨还有好的防治效果。据研究二斑叶螨对农药容易产生抗药性,各果园历年使用农药的情况不同,各园内的二斑叶螨种群对各种杀螨剂的抗药性也不同,防治时建议选择果园原来较少使用或未使用过的杀螨剂,最好是杀螨兼杀卵,速效和长效结合,先作药效试验(浸或喷梢)找到果园合适的用药。

笔者2011已在果园发现二斑叶螨,2012年在汕头市郊农田调查了二斑叶螨。目前二斑叶螨的发生范围扩大,田间种群对常用的杀螨农药已不同程度产生抗药性,建议对该螨害的发生情况开展调查,试验和制订防控对策。

近日在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检索到的资料中选摘出一些较有效的农药,供参考。

73%炔螨特乳油1500-2000倍液;0.3%苦参碱水剂600倍液;机油剂类(95%蚧螨灵乳油、99%绿颖乳油;99.1%敌死虫乳油);松脂酸钠150-200倍液。

11%乙螨唑悬浮剂4000倍液;43%联苯肼酯2000倍液;15%哒螨灵乳油2000倍液;20%丁氟螨酯悬浮剂1500-2500倍液;5%唑螨酯悬浮剂;15%氟螨嗪乳油6000倍液等。


喷药1天后叶背的螨

http://s15/bmiddle/001kfPJsgy6Y6hoGYO29e&690喷药后的螨卵

http://s10/bmiddle/001kfPJsgy6Y6hqBbUla9&690

喷药后一周的叶片

http://s9/mw690/001kfPJsgy6Y6hIiGOA78&690

http://s7/mw690/001kfPJsgy6YnDeYIqae6&690

http://s6/mw690/001kfPJsgy6YnDhURwxe5&690

http://s9/mw690/001kfPJsgy6YnDjAOrC68&690
http://s15/mw690/001kfPJsgy6YnDtgMSq1e&690




附录:二斑叶螨发生为害调查初报

二斑叶螨发生为害调查初报

发布时间:2012-5-14 10:51:30  作者:汕头市果树研究中心yzhliao2  来源:  阅读:6428    

 

http://s7/mw690/001kfPJsgy6YbhQX78216&690

http://s5/mw690/001kfPJsgy6YbhTNMfq04&690

http://s12/mw690/001kfPJsgy6YbhWDGT90b&690

http://s3/bmiddle/001kfPJsgy6YbhWIpIC12&690

http://s14/bmiddle/001kfPJsgy6Y63uOkdD0d&690


       5月4,本市金平区鸥町一农户反映,种植的3亩多扁豆发生螨害,当天到该园调查,现将情况报告以提供参考。

该园位于汕漳路西、铁路北的蔬菜种植区之中。扁豆是去年春季种植,至今年2月初开始发现叶片有白斑,在叶背查有害螨,多次喷施阿维菌素、哒螨灵、螺螨酯等杀螨剂,且都加倍浓度还未见效,为害不断加重。同时,该农户在相距30米的鱼池旁的扁豆,却未发生二斑叶螨为害。有2点需探讨:1、该地原来无虫源。虫源是大田扁豆旁的棚屋住户,不断从市场买回来的苹果、梨等北方水果带入?因为目前北方发生二斑叶螨较多。2、该地有虫源。鱼池旁有较多的阔叶杂草,大田扁豆田埂、畦沟等,主要是禾本科杂草,且较少。鱼塘旁的扁豆无虫害是由于天敌控制?但初步的调查,周边其他园地的蔬菜、作物等未发生为害。因此,虫源从外引入的可能性较大。

        2011年,礐石、疍家园的番荔枝也有查到二斑叶螨,但果园使用的杀虫杀螨剂:阿维菌素、吡虫啉、高效氯氰菊酯、乙酰甲胺磷、扑虱灵、啶虫脒、硫胶悬剂、代森锰锌(兼有杀螨效果)等,发生叶螨时一般都与蓟马或粉虱、粉介等虫害结合防治,最多也只需连续喷药2次,未发生无法控制的情况。

        据澄海东里北联农户反映,当地的番荔枝发生一种“黄螨”,螨体背有2黑点,比以往的红蜘蛛难防治。可能也是二斑叶螨。

        二斑叶螨是一种世界性的大害螨,分布广泛,主要危害棉花、苹果、柑橘、木薯和花卉等作物,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花卉、果园和温室害螨。我国除台湾外,在80年代前未曾发现二斑叶螨发生。1983年北京市首次发现二斑叶螨为害花卉作物一串红,以后甘肃、山东和河北部分地区陆续发现其危害苹果树,局部地区十分严重 。二斑叶螨带有明显的外来侵入的害虫特征,应引起注意和加强防治。笔者认为:有必要对本地区二斑叶螨发生的情况进行调查,制订防控对策。并拟以下二斑叶螨防治措施供农户参考:

        1、检查当地是否有二斑叶螨,防止将虫源带入未发生二斑叶螨的果园。

        2、注意培育良好的田间生态,利用自然天敌控制害螨为害。

        3、在初春气温较低季节使用较高浓度的矿油剂、硫胶悬剂等对果园进行清园。

        4、多种类的杀螨剂交替使用,不要随意提高农药使用浓度,防止和减缓二斑叶螨抗药性提高。

 

参考文献:

蔡双虎 程立生   二斑叶螨的研究进展 热带农业科学 第23卷第2

刘庆娟,于毅,刘永杰等     二斑叶螨的发生与防治研究进展 山东农业科学 2011,9:99-0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