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过去的好时光(2)

(2007-04-16 12:28:04)
分类: 往事如云
                    1.  孩子的小毛衣
    我女儿小的时候,那时工资很底,大学生的工资一个月一百左右(我女儿生于1983年).那时我给女儿打了几件毛衣:一件是毛背心,绿色和白色相配的,一行行的小洞洞,形成小波浪.看上去很温柔.那是我女儿两岁时穿的.还有一件是用旧毛线打的,橘色的底上,嵌了几条深红色的横杠.还有小毛裤----啊,啊,我都不知道我这么苯的人居然学会了编织.我怀孕时,就开始打毛活了.有一天,老公坐在床头对着尚不会说话的女儿说:"啊!你看看,你妈妈打的多漂亮呀!"那种节约的生活中,带着很多的温馨.后来,这些穿小的毛衣又叫会过日子的我送给了亲戚.现在一件也找不到了,只留在记忆中.如果还在的话,拿出来,真要欣赏,真会勾起回忆.
    我的一生中,我最累最苦最穷的时候,也就是我最幸福的时候.那时孩子那可爱的小手楼着我的脖子,那时丈夫怕娘子,要干很多的家务.
 
                      2. 老房子
 现在,由于和老公的业余爱好不同,所以各过各的周末.过了中年,日子还要过下去,慢慢的有所适应.周末的一天,我邀L女士 --- 我的好友(算是忘年交了吧,她比我小20岁)到我家坐客,和这位小美女共进晚餐(她炒菜),饭后一起在过去住过的老房子附近散步.一路上,和着微风和月光,我们想起了10年前.那时抚州工资很底,我一个月500元.她说她不到300元.在北方时我工资到了800元,到这后工资的减少并没有使我不安,相反,一种时光倒流的感觉让我自在.我们一起回忆,那时,我们这些老师比较喜欢去的一个商店叫"老鼠药店"(该店名是大家背后给它起的,不知为什么),是个专卖廉价服装/但以全棉为主的商店.一件全棉衣服十元/十几元,买后穿上舒舒服服的,我买一件后她们又去买.因为节省了钱而高兴.
    那时,我们住着小房子,但是生活还温馨.工作上压力没有现在大,领导也没有现在的牛庇.大学门口的路上没有那么多汽车(汽车太吵了,抚州司机的素质低,有了车后特别喜欢鸣笛/不停的按喇叭).想着想着,我俩隐约地感到对过去的留恋 ---- 一种瞑冥中的舒适与和谐.老房子附近的小路很亲切.返回时心情很好.
 
                    3.  外国老师
     我在老房子那儿住的时候,和我一栋楼里,前前后后住过几个外国老师(简称"外教").我原本是学德语的,但一直坚持学了英语,我想无论如何我年轻时是有过学会两门外语的梦想的.梦想变成了一个与工作有关的兴趣,这种兴趣 --- 学习和应用的兴趣持续到中年以后.由于这种兴趣,所以,外国人---活学活用的一个焦点,总是会让我感到醒目.加上我擅长并有兴趣认识各种各样的人,所以我会主动开口与外教聊天.
     1994年,那时这里有两个女外教,来自伦敦.我那时英语只有4级左右,但是能说几句.虽是邻居,但我专业不是英语,所以不会专门找事去拜访她们.经常在路上碰到,打个招呼,自我介绍一下,说几个两千词内的句子----就这样慢慢熟了.其中一位女外教过生日的时候,邀请我去吃饭,共请了7/8个人,我就去了.她点的菜很素淡:一鱼,一肉.其他6道基本素菜.这不符合抚州人的胃口(本地人特爱吃肉),但我很欣赏她这种吃法.看官,你说说,中国人工资那么低,过生日却要大吃大喝;有时也得向西方文化学学,讲点实际.我女儿有次过生日,简单点,就请几个熟人,花费半个月的工资(请一桌是不受礼的).你不符合风俗,那你就会孤家寡人.我老公本地的朋友是越来越多,我呢,是越来越少.我就过我清淡的生活吧.
     令两个年轻女外教感到奇怪的是,饭馆里大多是男人,有时一桌都是男人.那是1995年.这说明那时本地还落后,不是很开化.你想想,没有异性的饭局真那么有趣吗?
----基本像个办事的工作餐.想想欧洲和中国大城市的男男女女泡饭馆,是一种情调.
    安帝是一男外教,30岁左右,年轻开朗.我路上认识了他,通常是哈罗打招呼,接着介绍自己是和他在一个系工作.到那年圣诞前,我很想知道一首英语圣诞歌曲的歌词,给他说后,他说他打印好,让我到他住处拿.那两个女外教走后,他住那房---固定是我那栋楼.这么说吧,以后的外教都我邻居/两年一换.约好后,晚上,本人进入安帝处,一看,房间和以前的一男外教大卫比,布置的不是太好.(大卫干净的出奇,他走前我拜访过他,看的出那地板是跪在地上用手一点一点的擦出来的,干净的发亮/所有的东西都放得很讲究----我惊诧欧洲有这么讲究干净的男人.而看到安帝,我明白了他是个随意的人.但是他心眼很好,因为他喜欢经常地邀请贫穷的学生吃饭----他请客,隔3/5天一次.就这样把在中国挣的那点钱---每月3000多花光.)
     坐下后,他既拿给我歌词,并小声地唱了一边.他笑了,孩子般地微笑,我情绪变好了,也微笑着.随便谈了点轻松愉快的事,过了半小时,我就告辞了.我没有太多的兴趣和外国的年轻人多谈,因为那些漫谈也不会很有意义,通常都是肤浅的闲聊.但谈话有时是有趣的.后来,又听了2次他上的课(学校曾规定要求老师听别人的课),一次上课他拿个地图,绘声绘色地,很生动;另一次,说外语打扑克牌,我看学生都在边打牌边说那些牌场上的词汇,笑的我合不上嘴.安帝的特点是30岁的人,像15岁.
     大卫和安帝走时我都没送,反正送他们的人一大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外教珍妮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