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讲述:一部《西游记》让他红遍大江南北(歌曲《晴空月儿明》),一次偶然邂逅,让他改变人生轨迹。(一个人不能一心二用,我没有什么遗憾,真的没什么遗憾!)请继续收看“纪实天下――人生只做一事又何妨”。
这座位于北京城都的宏伟建筑就是陈丽华投资两亿元兴建的中国第一家紫檀博物馆,紫檀是一种极为名贵的硬木,用它制作的家具和艺术品价值极高,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在美国索斯里拍卖行曾拍卖过一张中国明代紫檀木桌,售价高达三千五百万美元,而陈丽华的博物馆里藏有上千件珍贵的紫檀家具器物。
迟重瑞:这十几年的时间,我一直跟陈丽华女士在一起,做这个中国紫檀艺术的传播和继承,就做这些工作,一个人不能一心二用,你要想做好一件工作的话,就得专心一意地去做这项工作。当时也有别的戏来找我,但是我都婉言谢绝了,因为我现在这边有工作,所以踏踏实实的这十几年,一直在紫檀博物馆。
迟重瑞带记者参观博物馆。
迟重瑞一边走一边介绍:现在我们看到的这一堂呢是一堂清式的正厅,一般我们在电视剧里能够看到这种摆设;而这堂家具是紫檀木质做的。
迟重瑞:恐怕我一说紫檀,很多人还不太了解紫檀,紫檀它是木中之王,紫檀都是进口的,咱们国内没有紫檀,从明代就开始进口,到清代,到现在还是从国外进口,紫檀生长在印度,印度也不是全国都生长紫檀,印度的南方仅是一点点地方生长紫檀,它生长得很缓慢,它百年不能成材,一百年才长一寸,所以当我们看到一棵紫檀树,那就是几百年上千年的了,才能长这么大,长的时间越长,中间就空了,所以说十檀九空,这是紫檀的特点。
迟重瑞一边走一边解说:这是紫檀木制作的插屏,这个插屏就是个摆设,摆设呢有时候摆在门前,有时候摆在大厅里面,放在这个位置;这是一堂清式的紫檀木制作的屏风,后边是屏风,前边是宝座,这是两个宝扇,这是宫廷所用的,这个只有皇上才能坐在这里;这是一个清代的画案,这是原件,它是紫檀木的,因为紫檀无大料啊,你看这桌面都是用漆器做的,四角都是用铜包起来的,这个雕刻就是龙,这里有九十九条龙。
迟重瑞:另外,紫檀重于水,它在水里边,有些木头都是漂在水上的,它是沉到水底的,它重于水,根据它这个特性,所以我们用它来做出紫檀的家具,紫檀的器物,是非常结实的,它管孔非常细,非常结实的,特别是我们的古典家具,它都是纯铆结构,不用一颗钉子,所以它不会坏,因为我们从有些拍卖会上,你们也看得到,像能看到这些清式的家居、明式的家具,到现在都好几百年了,还是那么漂亮。另外,紫檀还有一种药物作用,在李时珍(本草纲目)中记载,紫檀就有药物作用,它可以活血,另外,从内蒙古的一个药书上,也记载着紫檀有这个作用,我和董事长在一起这么多年,他们见面说您还没有见老,说您以前什么样,现在居然怎么会不变老,我说我实际一天工作也挺多的,也挺忙的,也没有说吃什么保健品,也没做过什么美容,都没有做过,我说就是和紫檀接触,另外长期坚持锻炼。
迟重瑞一边走一边解说:这个是一个巨型根雕,根雕这么大,基本上很少。
这件根雕作品名为《西游记》,因取材于小说《西游记》中的诸多神话故事而得名,值得一提的是,它是由一百多名工匠花了五年时间才雕刻而成的。
迟重瑞:这木头是埋在土里的,当时咱们在雕刻的过程当中,从里面取出了一块这么大的石头,那个根长在地底下把石头包进去了。这个《西游记》雕了五年的时间,它把《西游记》中重点的片段、人物全都雕进去了,你看这是“救难小儿城”,那个里边竹筐里还有小孩呢;这是“无底洞”,猪八戒、沙和尚低着头看着那个洞,孙悟空在往下飞,唐僧在井底下呢;这是“误入小雷音”,这边是头,这边是尾;这边是“猴王出世”,从石头缝里迸出来了。
同一个女强人的结合,意味着迟重瑞不得不把更多的休闲时间投入到工作中去,这其中也包括他曾经非常热爱的表演事业。
迟重瑞:现在很多人确实跟我谈这个问题,说您在那么火的时候,你一下就销声匿迹了,说您不感觉到遗憾吗?我没有什么遗憾,真的没什么遗憾!
多年来,在迟重瑞的心中,与陈丽华女士一起推广中国紫檀文化,是他无怨无悔的追求,他们一起见证着中国紫檀博物馆的创建与发展。
(我代表陈丽华馆长欢迎各位嘉宾前来出席中国紫檀珍品收藏交接仪式)
正在讲述:二十年前,他曾曾化身西天取经的大唐高僧(清唱“晴天月儿明”),世事变迁,他却长期隐匿于一座神秘宫殿。(迟:一个人不能一心二用,我没有什么遗憾,真的没什么遗憾!)著名演员迟重瑞做客纪实天下,带您畅游紫檀博物馆。
迟重瑞一边走一边解说:三月份到达法国,五月份到达美国,今年上半年就要去三个国家,一个是日本的九州国立博物馆,完了到法国的香博堡也是国立博物馆。这是我们二月份在日本,日本自民党干事长中川秀直接待了我们,给董事长写了一个“民间外交大使”,写了几个字送给我们,下边是这次三月八号到了法国,受到法国总统希拉克的接见,希拉克总统接见了我们半个多小时,非常热情。这是阿尔巴尼亚的。橱窗里这些东西都是总统、总理、前总统或者是前总理参观紫檀博物馆后留下来的照片、留下来的赠言。
2007年2月,有媒体爆出旧版电视连续剧《红楼梦》里林黛玉的扮演者陈晓旭遁入空门的消息,对此,迟重瑞也谈了自己的看法。
迟重瑞:我感觉这很正常,这不是不正常,也不是追时髦,说她现在皈依是追时髦,不是的,因为现在你们都很年轻,当你们走一走,当你们40多岁,50多岁的时候,人生的道路走得很长了,你会自然而然地产生一些想法和信仰,这是自然而然的,李连杰也好,陈晓旭也好,他们也都40开外了吧,人生起码你活80多岁,那也都走了大半生了,他必然会产生自己的想法,产生自己的信仰,这很好,我很欣赏。
而对于日益兴起的名著翻拍潮流,迟重瑞也提出了自己中肯的建议。
迟重瑞:我感觉,忠实于原著,恐怕对于我们的责任感更重一些,特别是现在的年轻人,你看他们上网啊看电视啊,看书的机会都不多,不是没有,是不多,作为我们的影视工作者,一定要忠实于原著,把真正的原著精神传达给他们,他们不用看书他们也能够理解,不用看书,他们也能从中悟到了这就是《西游记》,这就是《红楼梦》,我感觉这是咱们的责任。
正是因为传达了真善美的原著精神,电视剧《西游记》才得以成为一代人心中永恒的记忆,那么,在迟重瑞的心中,它又是什么样的呢?对于这个问题,迟重瑞没有正面回答。而是透露了一个观众可能没有注意到的细节。
迟重瑞:对,我喜欢唱歌,因为当时在《西游记》里边前25集里的插曲叫“晴空月儿明”,就是18集唐僧扫塔的那集,那个插曲是我自己唱的,它是这样的“乌云压顶夜森森,塔铃响声声,月色昏暗,灯不明,知是宝塔第几层……”(片段)“天苍苍,海茫茫,佛陀在,北斗亮,千金一诺,终无悔,人生只做一事又何妨”
众所周知,唐僧当年取经花了近二十年的时间,采访中,迟重瑞告诉我们,二十年来,他也走过两条漫漫取经路,一是完成了《西游记》中唐僧的整体塑造,二是和陈丽华女士一起创建了中国紫檀博物馆,未来道路虽然无法预测,但是他会踏实走好每一步,就像《西游记》主题歌中所唱的,一番番春秋冬夏,一场场酸甜苦辣,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自己脚下。
资料来源:北京电视台
整理记录:卢嘉群
2007年5月1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