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豫语乡音

(2012-11-29 00:24:31)
标签:

豫语

乡音

刘震云

一九四二

杂谈

分类: 散文随笔

豫语乡音

 

文/胡曼荻

 

    《一九四二》,一个沉重的话题。和刘震云牧野同城,也便时时疑惑豫地缘何总有那许多的苦痛。原本这中原之地初始既是兵家重地,必经历这许多的历练,留下的,均是文化的渊源沉淀和悲难的历史。电影很压抑,画面煽情,豫语萦耳,这乡音中满是往日中原之满目苍夷和历史之韵。

 

    写作是一项孤独的事业,在很多的时间必须控自己抵制休闲的诱惑,本来可以在夕阳下散步,或是懒散的坐着看电视,或是和家人在电话上闲聊,还有在网上惬意地读网球的赛事, 那是多半时间都会做的事。然而还有更想做的事。从小对写作之冲动,常常被懒惰的情绪驱走。然并不喜欢孤独,不过,要让心灵不受精神境界的困扰,总是要做些与众不同的事情来,如费德勒在阳光下超常的训练才可以赢得大满贯一样。

 

    从小就有些和别人不太一样的想法。还不会说话的时候就被父母送到乡下的姥姥姥爷家,直到七岁该上学了才回到城市。那乡下的地方叫沟西庄,常常想自己应该有那浓重的河南农村土音。很奇怪没有。很多的时间都在电话线上,常常被人猜错来自哪里,几乎没有人可以猜出来。也许因自己走过了太多的地方,已经融入一种世界音了。

 

    不记得小时自己怎样讲话,小学时也许讲河南话。初中上了一所重点中学,学校里有很多同学讲普通话,也开始拒绝讲河南话。家里的人总是笑话俺,以为俺在作怪。总以为那时有很多叛逆的想法,或是因读书太多有些痴人的臆想。

 

    其实现在想来唐宋中国盛世时河南话也许是国语呢,那时也许举国上下都学着那些皇亲国戚说着地道的豫语。也许更早在黄帝时代,或是殷商时代河南腔便已是国语,在中原盛行了。可叹文字可以延续,语音却无从考证了。可惜彼时以为河南话是很土得掉渣的方言,以为只有不说河南话,才可以摆脱故土之城束缚。想来都是无稽。 若干年后更觉自己太单薄,不再以为一语便可改变人生。

 

    在美国认识一对河南来的夫妇,安阳来的,古都的移民。他们很是投缘,似乎有一见如故的感觉,因是老乡。他们和俺说普通话,但听到他们私下里却讲河南话。他们的女儿是在美国长大的所谓香蕉儿童,但对语言的运用自如令人称奇。这个性格活泼的女该跟我说字正腔圆的京腔,跟老美说地道的英语,和她父母讲纯朴的河南话。场合切换得体让俺感怀。

 

    那年七月回家,母亲特地从河南赶到上海的机场接我。小弟在上海混得不错,开着车载母亲前来。母亲还是一口纯正的河南话,我讲着普通话,小弟和母亲说河南话,和我说普通话。初时我没有意识到此点,我从上中学起便开始和家人讲普通话,已经成习惯,似乎觉得自己如此才文明多多。后来意识到小弟口音的切换,便问小弟为何这样讲话,小弟淡淡地说了一句:没有什么,只是觉得这样和老妈讲话比较亲切。

 

    忽被触动了神经,就像那河南夫妇的小女孩令俺感怀一般。小弟已经在上海多年,普通话语音已相当标准纯熟,他却很享受乡音带给他的故土根的亲切。俺这些年在外边流浪太久,似浮萍, 以为自己可以高出水面,却忘了浮萍的孤独了,那是无根的独自飘零。

 

    忽然很想讲河南话。回到河南老家,有意识的和哥哥讲河南腔,哥哥乐得前仰后合,莫名其妙地调侃我说 : “你太南腔北调了,别刺激我的耳朵了。”我小时曾那样拒绝的乡音,如今令俺有一番新的感悟。

 

    回家前离开美国的时候,给先生留的电话有母亲家里电话和哥哥手机。一次老公打电话到母亲那里找不到我,他又给哥哥打电话,老公除了说一个中国词“你好”,便只能讲英语说他要和我讲话。哥哥知道是谁在电话那端,可是他也是除了讲一句 “ how are you” 之外,就只能用中文说我不在那,回来再打来吧。很奇怪的是他们彼此都知道对方在讲什么,尽管讲着不同的语言。

 

    后来哥哥把这个段子当笑话讲给大家听时,小弟问他和我老公讲中文的时候,是说河南话还是普通话,哥哥很认真地想了想说,他讲的应该是普通话。我们都笑得喘不上气。 哈,可惜美国生长的老丹这辈子可能都不可能理会国语和豫语之差别了。

 

    后来每次给母亲打电话时,都开始和她讲河南话。母亲说我讲什么话她都觉得悦耳。也是,俺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觉得豫语是如此动听,只因为,它是乡音,是出世时听到的第一种语音,是自己无法释怀的,无论现在讲什么英语或是汉语。

 

完稿于美国费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美国签证
后一篇:祖国和国籍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