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南开一网情深

(2006-02-13 10:22:24)
标签:

南开

校友

分类: 散文随笔
南开一网情深

文/胡曼荻

     这篇稿子从母亲来美国的那年便开始写,最后完稿的日子竟是二00六年的一月八日。是周总理的祭日。在南开读书时,看到马蹄湖边总理塑像上刻着:我是爱南开的。

     我是在一个很偶然的情况下知道南开有八十华诞大庆的。

     彼时刚刚在美国开始我的居美生涯,对于未来许多事, 我还未知; 对于国内事, 想起来是非常非常遥远。从中国到新加坡, 从新加坡到美国, 我离开中国已经四年。有时思念常常将我带回马蹄湖的一角。那种思念一天天成长起来, 使我觉得自己需要什么来联系旧时的岁月。报纸看不到, 我便开始在电脑中寻找南开的网址, 一切和南开有关的网页, 对我来说, 都是思念的脉冲。

      。我不知道什么时候有了那个网页。但那一刻我似乎有电击的感觉。中英文的版本让我感到南开的国际性。浏览南开的网页, 发现校长已经换届了, 有许多新的院系让我陌生。国际商学院让我为之思绪一振。毕业自经济系的我在校时仅知道有经济学院。忽而便有桃花源中不知魏晋的感觉。

     然网页中主楼依旧, 校园依然, 马蹄湖湖水似乎在我眼前流动。周总理的塑像依然竖立在如故时的南开。我 。我便看到了网页上跳动的南开八十华诞的讯符。不知道自己是不是能回母校参加这一盛事, 且先以文章寄送遥思之情吧。

     便 。我 。十年前的十月, 我还只是一个南开二年级的学生, 那时中国正在经历她的特殊时期, 南开却迎来了她的七十华诞。七十古来稀, 然南开对于我, 依然是新鲜而又充满动感。不过有时记忆似乎变得有些迟钝了。我 。有时便有些后悔其实没有珍惜南开流金的岁月。

 

我在网页中查到了许多校友会的网址。海外的校友会, 国内的校友会。美国最大的校友会在旧金山, 似乎离我很远, 我住费城, 在美国东部。然电脑将一切的距离似乎都溶化在小小的屏幕方框中。我将我的联络信息在网页中登记。我觉得自己和南开一网情牵。

 

我没有发现经济系同学的联络信息,倒是找到了许多生物系化学系和电脑系一些班级的联络校友站。也许理科系的朋友们熟谙电脑, 建立一个小小的网站对于他们来说是小菜一碟。文 便 。我在南开时, 电脑课程还只是基本的程序设计, 那时从没有听过微软, 没有视窗, 更甭提什么网络。

 

过了一天, 我便开始收到一些在美国的南开朋友的电子邮件了。素未谋面, 然我们总是有话题可谈。主 便 嘿, 我也来自南开, 请保持联系, 随时告知南开消息。” 收到这样的电邮便总是将我的思绪牵回南开。

 

想来南开带来我一生的朋友。毕业后我便供职于天津日报。那时要去各地采访, 每次到一个地方, 我几乎都可以在省级的报社中找到南开的校友。虽然我此前并不认识他们, 但通常他们都对我热情接待, 告知我当地的情况。而且他们认为我从天津来, 自然会带来母校的讯息, 我则觉得无限荣幸为信童。

 

四年前我从中国刚到新加坡的时候,当地的朋友也是极少。偶然在一次投资讲座中, 我遇到了两个南开校友, 她们现在也在美国读书。从此, 我们在新加坡不断遇到新的校友。我们曾打趣说在报纸上刊登启示, 成立南开新加坡校友会。然而我们都来了美国, 美国的南开校友更多。而且我们不再需要报纸登启示了。

 

。我们现在更容易联络到校友中的旧朋新知了。不 。我刚刚收到一封电子邮件, 是一个很久以前失去联系的朋友送来的。他说在校友登记中查到我的信息, 真有些喜出望外。我

 

南开的网址已经被加入我最爱的网页。每天一打开电脑, 我便可以和南开联网。也许当南开八十华诞的时候, 我不可以亲自感受荷叶的喜悦和芳香, 但是我知道我会在网络中查到关于盛会的第一手的资料。我 。南 。我 便

 

我想自己会在南开华诞时, 送一张电子贺卡, 道一声“ 南开八十, 寿比南山! 一句傻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世界人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