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京都纪事》剧组,我第二天就给在涿州等消息的朋友打了电话,请她转告陈家林导演和刘晓庆,说毛戈平真的来不了。不单单因为《京都纪事》,三个月后,越剧团也有一部大戏要拍,当初借我来京时说好的,三个月以后,我必须无条件赶回去,而《武则天》要拍四个多月,从时间算,可能还会耽误剧团的工作。同时也意味着放弃了调京。另外,我也实在没勇气向尤小刚导演张口。
《武则天》那边见我真的一去不回头了,只好怂恿我朋友,让她再去香山找我。
临行前,陈家林导演还玩笑中带着认真地向她下了“死命令”:“无论如何也要把毛戈平弄过来,哪怕用麻袋装回来都行。”
一边是坚决不去,另一边是就认定了这个人。把我的朋友夹在中间,好不为难。她只好又一次来到香山,在《京都纪事》剧组耗了两天,实在推托不过,我只好找到尤小刚导演,说明了真相。
这是我平生最为难的一次开口。听完我的话,尤小刚导演虽然非常不高兴,但还是表示能够理解。为了不耽误《京都纪事》的拍摄,我找来了上戏同学、当时在中国话剧院工作的化妆师李红英。
这时《武则天》已经开机,为了不耽误《武则天》的拍摄,每天一大早,我就从睡梦中爬起来,带着李红英一起到化妆间,给演员化妆的同时,交待给李红英:粉底用几号颜色,然后眼影用什么,眉毛怎么画。当然,不是李红英不会做,而是要和我前边画的接戏。
大概上午八九点钟,这边的化妆告一段落,《武则天》剧组的车已经等在门外,我再以最快的速度赶过去,给刘晓庆和其他女演员画。晚上11点,再由《武则天》剧组派车把我送回香山。
我知道,再苦再累,我也不能有半点怨言。由于我的决定,给两个剧组带去了很多的不便,特别在《京都纪事》这边,每次见了尤小刚导演,我都感到十分不好意思。每天的辛苦,再加上两地的奔波,不到两个星期,我整个人瘦下去了一圈儿。
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李红英完全能够接替我的工作了。另外,尤小刚导演也不忍心继续看着我拼命,就主动找到我,说:“你去《武则天》剧组吧,《京都纪事》可以交给李红英了。”
两边跑的日子终于结束了。
到了《武则天》剧组以后,陈家林导演给我下了一个命令,说好不容易把你给弄过来,剧中所有女角色就全由你画吧。
这种既信任又特别辛苦的工作,对于我来说,何尝不是一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