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玲老师
当时,国家的各项事业蓬勃发展,文艺演出也空前繁荣。老百姓看戏的需求强烈,各文艺院团的演出也十分火爆。为了解决演职员紧缺的问题,省越剧团打起了省艺校学员的主意。
团领导亲自找到学校向校方求援,希望借调学员去团里实习。最后,挑了我和其他三个形体条件出色的学员,借去了省越剧团。
浙江省越剧团是当时艺术水平最高的越剧表演团体,被借调去的学员真正在舞台上能起的作用十分有限,除了饰演一些群众角色,还被分配到各个部门帮助工作。我被分到舞美化妆组,给著名化妆师蓝玲老师做帮手。
终于离开了学校,尽管能做的事情十分有限,我还是非常高兴,因为能够从中感受到无穷的乐趣。由于有不错的绘画基础,在少年艺校期间也接触过化妆,所以给自己画起妆来也有模有样,有时候,还张罗着给其他人画或者修妆。同事们见了,一边称赞,一边就说:“小毛画得不错啊,你干脆就拜蓝老师为师,跟她学化妆得了。这会儿趁着大伙儿都在,赶快行拜师礼吧。”
当我询问的目光望过去时,蓝玲老师慢声细语地向我点头说:“好哇,要愿意学,我就收下这个学生了。”
越剧团只有蓝玲和吕梦春两位老师打理几十号演员的化妆事项,而且吕梦春还体弱多病,所以化妆组也特别需要人手。
蓝玲老师后来告诉我,其实从分进舞美组给她做帮手时起,她就一直在观察我。慢慢地她发现,虽然我每场戏也只是上场短短几分钟,但为自己画起妆来却分外专注和仔细。每一笔每一画都反复端详,斟酌再三,直到自己满意了,才舍得推开面前的镜子。而且绘画的基础很不错,做起事来,还特别用心。
“用心”无论是对演员还是化妆师来说,都是非常可贵的品质。蓝玲老师这位伯乐敏锐地发现了我的潜质。
现在想来,我之所以对原本陌生的化妆产生那么浓厚的兴趣,并且觉得做这一行是非常美好的事情,全是因了蓝玲老师。蓝玲老师的工作态度十分严谨,性格也挺和蔼,教学生从来都非常耐心,绝少批评,更不会谩骂,那种循循善诱的教学方法像春风一样,沐浴着刚刚走上化妆道路的我。
除了蓝玲老师,给了我很大帮助的还有吕梦春,她年龄虽然比我大不了几岁,却既像老师又像大姐姐一样关心和帮助我,无论是处理妆面还是做发型,她都慢声细语地告诉我应该怎么去做,要注意什么,还和我一起探讨。
所以,跟着她们学习,我特别用功,觉得如果不好好学,就辜负了她们的心意。
蓝玲老师和吕梦春不仅教会了我化妆的技术,更重要的是教会了我如何去做好工作,让我至今想起她们来,内心总是充满了敬佩和感激之情。她们的那份耐心也极大地影响了我,让我如今在自己的形象设计艺术学校里,对哪怕最差的学生,也保持着足够的耐心。因为我知道,我的态度会直接影响到他们对化妆艺术的兴趣,影响到他们的未来是否能走得更远。
一个人在学习中遇见一个好老师,就像是遇见了一个好的引路人。
而一个好的引路人无疑会将你带到一个美好的地方。
边看、边记、边学,凭着天生对视觉艺术的喜好和急需被认可的好胜心,我把所有的聪慧与热情都投入在了化妆艺术的世界里。
越剧的化妆不同于电影,也不同于京剧等其他剧种,是既贴近生活,又比较唯美的一种类型化妆。由演员把角色定位和自己的面部特征结合起来,既要表现角色的外部特征,又要能展示出演员独特的个性。常规演出中,化妆组的工作是在已有造型设计完成的基础上,整理头套;在演出前,或者两场之间的间隙里,以最快的速度进行更换。所以在整个演出中,化妆师要做许多极其繁琐的工作,不能有丝毫懈怠,以免出现哪怕最微小的差错。
由于看得仔细,学得用心,几个月下来,我对常规演出中的化妆工作做起来已经比较熟悉。但要真正成为一个合格的化妆师,还需要学会设计,需要了解和研究各个时代的经济文化发展状况、服饰和发型的变迁,需要掌握丰富的专业美术知识以及塑型、造型的艺术技巧。以此为基础,才能从设计理念、发型的特性、发型的种类等多个方面,发挥自己的想像力,去帮助演员创造角色。仅仅发型的设计,就包括了绾、梳、挑、盘、包、扎、垫等复杂的程序和技术。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