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三湖慈鲷坦干伊克湖卷贝斑马贝三湖缸造景 |
图文/海魂
自从发了一些斑马贝的帖子和图片,不少朋友不断问起我的斑马贝小缸配置和种种问题……
首先说明,我第一次跳湖,因为不知湖水深浅,不希望自己漫无边际毫无目的见湖就跳(虽然我在中学就是游泳健将)。
一、有人问我为什么不玩马拉维湖慈鲷。
因为我从小喜欢地理,东非大裂谷形成的三大湖泊中印象最深也最喜欢坦干伊克湖,毕竟它是非洲第一世界第二深湖,储水量位居世界湖泊第二。
二、有人问我为什么不玩坦湖慈鲷中的蓝剑莎、珍珠虎、蝴蝶、六间、天堂鸟、燕尾、凤凰、甚至羽鳍和底栖类,而选择体型最小的卷贝类。
除了先后花了400元在碧程买了8条德系F1斑马贝,我用的全是前几年玩龟和养辣椒榕所剩余的闲置物品。
1、40x20x25普通玻璃小缸。
2、森森大号瀑布过滤,虽然跟小缸不太相配,但过滤效果还不错,过滤盒空间大,我加入些钻纹龟缸调节水质铺底用剩的珊瑚骨,个人觉得天然珊瑚骨培养硝化细菌的效果优于人工陶瓷环,而且有益于弱碱性水质的稳定。
3、龟冬眠用剩的一种特细的天然黄色河沙。最初准备买白色的贝壳沙,由于不喜欢斑马贝纹路发色太浅,就选择现有颜色深一些的河沙(有不少人问我为什么不用白色的沙),个人觉得坦鲷发色环境类似于蛋龟,深色有助于身上的条纹更明显。
4、石头是前年专门去平谷黄松浴一条干枯的河床里捡来做为龟缸和辣椒榕缸布景用剩的。这里特地说明,那条河床上游据说原来是火山,不知多少年前的某月火山爆发火山岩冲进河流,又经过不知多少年水流冲刷,就出现了带有各种色彩矿物质元素含量丰富而且层次感很不错的鹅卵形状石头,这种石头用于弱碱性水质再合适不过了。
5、北京冬季室内温度在22度左右,一根闲置的25W不锈钢小加热棒就足以在10分钟之内迅速使得40x20x25水体温度达到26度,而且不用费多少电。
说到此应该明白了吧!我一直是玩龟玩水草的,养鱼的水平和经验及其有限,这些闲置物玩卷贝刚好作为练手。
目前还是养好手里的龟和辣椒榕为主,湖里的东西只是先试水,春节后再拿一些闲置物开个小缸养黄金叮当,慢慢熟悉湖水,玩得好明年也许会上一个台阶……
三、有人说我的斑马贝缸石头多了,贝壳多了。
每个人对景观的理解不同,这点很难意见一致,我经过对美国观赏鱼研究专家Ad kongings在《回到自然-坦湖慈鲷》书里对坦湖慈鲷生活八个主要环境描述中卷贝栖息地湖床环境的理解,结合卷贝的特有习性进行造景的,利用现成的沙石,按照1只鱼不低于2个贝壳的比例添加了些贝壳,这些贝壳都是我在碧程买鱼时买一送一的。由石头和贝壳交错构造的湖床环境有益于卷贝在群居时保证各自领地而最终达到和谐共处的目的。事实上我发现斑马贝不仅钟情于贝壳,也很喜欢在石头缝隙间穿梭……
四、有人觉得鱼缸里的鱼太拥挤会打架的。三湖慈鲷老玩家都知道,在1公升水1公分鱼的原则上,一个鱼缸内的鱼越多互相之间的打斗越少,因为强势鱼要维持统治地位需要同时压制其它鱼,精力分散压制力度就分散,其它鱼就越安全,时间长就相互包容了!我在跳湖前,玩了十几年三湖慈鲷吴勐大师在他的鱼缸前细心给我讲解了其中道理……实践也证明了许多人的担心是没有科学道理的,我小缸里的斑马贝不仅能和谐共处,而且见到人就立刻从四面八方汇聚过来,表现出很不错的互动……
以上所述供大家参考,我想说的是,玩任何东西都要有主心骨,一定不能生搬硬套模仿,有机会能向真正的大师学习请教最好,没有机会就多翻阅些相关书籍和资料,结合自己曾经学过的专业知识和经验,敢于综合出自己一套不同于别人的玩法,这样才能玩得投入玩得有趣玩出自我玩出对小生命的责任玩得有理玩得开心!









自从发了一些斑马贝的帖子和图片,不少朋友不断问起我的斑马贝小缸配置和种种问题……
首先说明,我第一次跳湖,因为不知湖水深浅,不希望自己漫无边际毫无目的见湖就跳(虽然我在中学就是游泳健将)。
一、有人问我为什么不玩马拉维湖慈鲷。
因为我从小喜欢地理,东非大裂谷形成的三大湖泊中印象最深也最喜欢坦干伊克湖,毕竟它是非洲第一世界第二深湖,储水量位居世界湖泊第二。
二、有人问我为什么不玩坦湖慈鲷中的蓝剑莎、珍珠虎、蝴蝶、六间、天堂鸟、燕尾、凤凰、甚至羽鳍和底栖类,而选择体型最小的卷贝类。
除了先后花了400元在碧程买了8条德系F1斑马贝,我用的全是前几年玩龟和养辣椒榕所剩余的闲置物品。
1、40x20x25普通玻璃小缸。
2、森森大号瀑布过滤,虽然跟小缸不太相配,但过滤效果还不错,过滤盒空间大,我加入些钻纹龟缸调节水质铺底用剩的珊瑚骨,个人觉得天然珊瑚骨培养硝化细菌的效果优于人工陶瓷环,而且有益于弱碱性水质的稳定。
3、龟冬眠用剩的一种特细的天然黄色河沙。最初准备买白色的贝壳沙,由于不喜欢斑马贝纹路发色太浅,就选择现有颜色深一些的河沙(有不少人问我为什么不用白色的沙),个人觉得坦鲷发色环境类似于蛋龟,深色有助于身上的条纹更明显。
4、石头是前年专门去平谷黄松浴一条干枯的河床里捡来做为龟缸和辣椒榕缸布景用剩的。这里特地说明,那条河床上游据说原来是火山,不知多少年前的某月火山爆发火山岩冲进河流,又经过不知多少年水流冲刷,就出现了带有各种色彩矿物质元素含量丰富而且层次感很不错的鹅卵形状石头,这种石头用于弱碱性水质再合适不过了。
5、北京冬季室内温度在22度左右,一根闲置的25W不锈钢小加热棒就足以在10分钟之内迅速使得40x20x25水体温度达到26度,而且不用费多少电。
说到此应该明白了吧!我一直是玩龟玩水草的,养鱼的水平和经验及其有限,这些闲置物玩卷贝刚好作为练手。
目前还是养好手里的龟和辣椒榕为主,湖里的东西只是先试水,春节后再拿一些闲置物开个小缸养黄金叮当,慢慢熟悉湖水,玩得好明年也许会上一个台阶……
三、有人说我的斑马贝缸石头多了,贝壳多了。
每个人对景观的理解不同,这点很难意见一致,我经过对美国观赏鱼研究专家Ad kongings在《回到自然-坦湖慈鲷》书里对坦湖慈鲷生活八个主要环境描述中卷贝栖息地湖床环境的理解,结合卷贝的特有习性进行造景的,利用现成的沙石,按照1只鱼不低于2个贝壳的比例添加了些贝壳,这些贝壳都是我在碧程买鱼时买一送一的。由石头和贝壳交错构造的湖床环境有益于卷贝在群居时保证各自领地而最终达到和谐共处的目的。事实上我发现斑马贝不仅钟情于贝壳,也很喜欢在石头缝隙间穿梭……
四、有人觉得鱼缸里的鱼太拥挤会打架的。三湖慈鲷老玩家都知道,在1公升水1公分鱼的原则上,一个鱼缸内的鱼越多互相之间的打斗越少,因为强势鱼要维持统治地位需要同时压制其它鱼,精力分散压制力度就分散,其它鱼就越安全,时间长就相互包容了!我在跳湖前,玩了十几年三湖慈鲷吴勐大师在他的鱼缸前细心给我讲解了其中道理……实践也证明了许多人的担心是没有科学道理的,我小缸里的斑马贝不仅能和谐共处,而且见到人就立刻从四面八方汇聚过来,表现出很不错的互动……
以上所述供大家参考,我想说的是,玩任何东西都要有主心骨,一定不能生搬硬套模仿,有机会能向真正的大师学习请教最好,没有机会就多翻阅些相关书籍和资料,结合自己曾经学过的专业知识和经验,敢于综合出自己一套不同于别人的玩法,这样才能玩得投入玩得有趣玩出自我玩出对小生命的责任玩得有理玩得开心!









前一篇:【香港金鱼街的一家辣椒榕店】
后一篇:【夜拍辣椒榕】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