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学术黑社会:从伪论文到伪学术期刊

(2015-10-08 18:08:18)
标签:

掠夺性

出版商

学者

黑社会

分类: 神内医生园地
来源:科学网 / 作者:孙学军 / 2015-10-05

http://www.bio360.net/attachments/2015/10/1444007755d8871302882af1e2.jpg

2010年,美国科罗拉多大学教授Jeffrey Beall整理了一个所谓的“掠夺性出版商”的名单。掠夺性出版商是他的个人发明,不过也已经被许多人接受。按照他的定义,掠夺性出版商有6大特征:

1、不经过同行评议或走走过场,快速接受劣质论文。

2、只在论文被接受后才通知学者文章出版费用。

3、盲目动员争取学者提交文章或做编委。

4、不经过许可把学者列为编委会成员,或不允许学者辞去编辑委员会。

5、任命假学者编辑委员会。

6、模仿成熟期刊的名称或网站风格。

最新研究发现,伪学术期刊不仅没有收敛,而且生意越做越大,并形成了一股学术黑社会力量。去年,被掠夺性出版商收取的费用高达7500万美元,发表论文42万篇。最新这一研究今天在线发表在BMJ Medicine。芬兰汉肯经济学院Cenyu Chen和信息系统专家Bo-Christer Björk共同带领完成的这一研究。在一些大学生的帮助下,他们对大量充斥劣质学术期刊的网站进行数据采集和分析。

Jeffrey Beall的“掠夺性出版商”名单是他们研究的基本数据依据,不过Beall本人认为,名单中只是最可恶的部分,掠夺性出版商的真实名单比这更多。哪些使用伪造的影响因子,承诺1周内完成同行评议,大量发表伪造和抄袭论文,整天用邮件反复骚扰学者们的杂志,大多数都属于这类杂志。Beall的名单从2010年开始在其个人博客内发布。不过现在已经有了退出程序,从名单撤出的决定由一个外部顾问委员会决定。他个人现在已经陷入这一事件,学校收到大量来自出版机构的法律诉讼。

ChenBjörk的研究只是希望对这些期刊进行简单统计,他们发现,截止到20149月,进入Beall名单的出版商有1030家,其中包括416个单期刊出版社,总期刊数量为11873

全面调查这些期刊的工作量太大,于是他们采用抽样法进行分析。首先将这些出版社根据杂志多少分成不同的组,例如超过100组,1099组,29组,1组。然后随机从这些出版社中分别取样,最后选择5个随机期刊,计算其出版论文数,最后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伪期刊生意发展迅猛,2014年大约有42万篇论文,平均每篇论文收费为178美元。这些出版商主要来自亚洲发展中国家,其中印度占27%。在这些杂志中发表论文的作者也主要来自印度和非洲,亚洲和非洲占所有作者的75%,只印度就达到35%

这一研究似乎没有提到中国的作者,我个人的看法是,这些期刊主要是英文期刊,英文论文对中国学者,尤其是底层学者是一个比较大的障碍,对中上层学术机构来说,学术评价要求必须是SCI收录,而这些期刊进入SCI收录的可能性几乎不存在,所以造成中国学者在冲击SCI的活动中不断爆出伪评议丑闻,在这种质量更低一些的杂志中没有发表动力。其实不仅是这类期刊,没有进入SCI的国际英文期刊,即使是规矩的出版社,也难以从中国学者手中拿到稿件。但是只要进入SCI,哪怕是0.1分,也立刻收到我中华学人的热捧。从这个角度看,中国的SCI标准依然有价值。学术黑社会:从伪论文到伪学术期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