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美国加州租房公寓法治社会 |
分类: 生活中 |
来到美国三个多月,一个学期即将结束,我开始琢磨着下个学期搬到学校对面,可以省去每日早起开车去学校的痛苦,所以感恩节休假没有出去玩,选择在附近物色新公寓。我在国内国外都没有租房经验,准备和我一起租房的女孩也是刚来美国不久,而且选择是在寄宿家庭,就这样,两个什么也不懂的外国人,踏上了征途。
学校对面有三家公寓可供选择,人都说货比三家,这下可是有的选了——
(一)University
Crossings的公寓,经理热情地接待了我们,还带我们看了样品房,窗明几净,阳光明媚,而且是欧式风格的精装修,我简直可以说是对其一见钟情,然而一问价格:一室一厅1295刀,两室一厅1795刀,没有家具,不包水不包电不包网,听上去没有我同学告诉我的优惠,于是索要了名片和宣传册暂时撤退。
(二)接着又到了紧挨着的Nutwood East
Apartments询问,可能看我们俩都是外国人,英语也不够灵光,这一家的经理态度一般,还是我们主动要求看样品房间,这次没有精装修,只是空房子,格局同上一家一模一样,但厨房没有冰箱,要自己买或者租,包水不包电和网,一室一厅1095刀,两室一厅1425刀,同学们说的应该是这家了。我们随经理下了楼,欢天喜地准备预订一个两室一厅的,却被告知两室一厅的完全没有,近期应该也不会有,一室一厅也只有三套,需要马上预订,我的心瞬间凉了,三套中两套都是一楼,一楼会有虫子(蚂蚁、蜘蛛以及各种爬虫)而且招贼,也就是说别无选择。我平静了平静,照例拿了名片和宣传册离开。
(三)第三家The
Pointe,经理听说我俩找房子,压根连招待的意思也没有,直接告知没有空房也暂时也没人退,虽然看也白看,我们还是厚着脸皮参观了样品间,和前两家水平一样,我试着问了问过段时间可能有人离开吗,经理耸耸肩,“I
don't know!”
三家走访完毕后,我们两个人垂头丧气坐在快餐店,不知道该怎么办,这才十一月份,要找一月份入住的都这么难,美国不是号称地广人稀,竟如此稀缺。转念一想,也难怪,谁都想住离学校近的地方,而可以步行到学校的公寓,也只有这么三家,光是国际学生就可以抢完,难找空房也是正常的。尽管如此,心里还是忍不住失落,作为外国人,光是语言不灵光一项,已经是致命伤,还要和别人竞争租房,雪上加霜,我没有在中国租过房子,但再困难,但起码想说什么张嘴就来,不用在这又比划又写字如此尴尬。吃饭的时候想起在中国生活的自在和亲人朋友的关怀,竟有点想哭。
回到家想了一晚上,还是决定第二天去预订了Nutwood East
Apartments的一室一厅,申请费和押金一共两百三,需要开个人支票。然后各拿到一张申请表格,一看头都大了,大概有一页半A4纸那么长,需要填的内容也很奇怪,起码在我这样一个中国人看来很奇怪,除了个人资料之外,还要填写以前租房历史、工作经历以及车贷情况,表格第五部分让填四个在美国的紧急联系人信息,由于我不知道现在所住公寓的联系电话,她也不知道现在房东的手机,两个人只好在经理的无可奈何叹息中灰溜溜离开。第二天,把表格填完后又去,才终于磕磕巴巴预订上了房子,申请费三十,押金两百,两人一共开了四张个人支票,问清楚了搬入之前如果有两室一厅的话可以换,总算是长出一口气。出门时,后面是虎视眈眈也要争夺房源的阿拉伯学生,他们也在找两室一厅,竞争激烈可见一斑。
一个周末过去,今天开学,下午吃饭时翻看手机才看到Nutwood
East的未接来电,打回去却无人应答,一种不好的预感涌上心头,赶紧跑过去看出了什么情况。去了排了半个小时队才轮到我们,一问经理,他就说需要我们的帮助,因为72小时内联系不到我们的现任房东或经理,无法确定我们到明年一月是否会搬出,所以预订的公寓怕是保不住,押金也要泡汤,我一听就急了,英文更是语无伦次,好不容易他愿意宽限我们另一个72小时,重新填了一张定金协议。
不巧的是,负责我现在小区的经理周一周二休假,而另外一个女孩的房东去别的州度假了,美国人一旦不工作就根本不接手机,我只好旷了课回来去总办公室问,他们又为我找了个代班经理处理,经过沟通后,让Nutwood
East
Apartments打电话给她,人家在电话里几句话就说清楚了情况,传真发来,我问还需要我做什么,她只是微笑告诉我没有事情需要做。走在回家路上,不禁想笑,美国人做事太按规章制度来了,说要调查底细,还真的要认真调查,租个房子,还要和上一家公寓联系确认相关事项,这恐怕是国内租房不可能做到的,我们中国人出来,总以为什么事都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来到法制太过健全的美国,不够入乡随俗,才觉得事事别扭,不知者无罪,慢慢适应吧,给自己加个油,希望这次租房的后续一切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