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orm King Art Center, NY
纽约哈德森河谷, 斯托金艺术中心的巨型现代雕塑(拍出了四个)

Storm King"风暴王"是位于纽约哈德森河谷的一座不算高的山,
也是以这座山命名的艺术中心的名字. 这回去露营, 在哈德森河谷,
我当然不会放过"顺便"去艺术中心的机会.
虽然老公对于从营地北上四十分钟是"顺便"的说法很不以为然.
一张用钱币做成的椅子.

Storm King Art Center也许音译成斯托金艺术中心更合适.
但我喜欢叫它风暴王. 说是艺术中心,
实际上是个大型露天现代雕塑展览场所. 近两百件收藏, 绝大部分是来自欧美艺术家的大型现代抽象作品,
也有少数小型的或来自亚洲的雕塑.
这并不是我们第一次来斯托金.
我非常喜欢这里. 与其说我喜欢这些艺术品,
不如说我格外享受整个博物馆的SETTING. 现代雕塑, 自然风景还有人为的环境美化设计,
三者毫不费力地融合在一起. 博物馆的网站说,
其目的在于歌颂自然与雕塑的完美结合.
而我觉得它做到了.
下面的照片中, 阴天的是这次拍的.
其它是别的季节拍摄的.
"A Moment in
Time"("片刻"). 不知道为什么, 我很喜欢的一件作品.
是用大卡车轮胎刻出来的.

看这父子俩.
我感觉背后那仿古的石柱似乎是对现代金属雕塑的一种嘲讽.

"商". 和第一张照片中的四个作品是同一个人创造.
Mark Di Sevuro. 他是美国艺术家,
但出生于中国. 这是否受到咱们青铜时代的影响?

孩子们看到这些巨大的雕塑, 就忍不住尖叫着要跑过去.
CALDER的ARCH(拱门)



近六百亩地, 走一天也看不完. 事实上, 直到现在,
我们也没看全所有的雕塑. 带着两个宝贝, 更不可能走太久.
好在博物馆有车可以巡回. 不过, 车只能沿外围开, 一趟半小时,
只能经过不到一半的艺术品.

下面这些照片都是车子开动着时, 我左手抱儿子, 右手胡乱拍的.
老公则忙于欣赏美景.
看得见那几块从土中伸出来的黑铁吗? 那就是雕塑.
老公说下面金黄的是高梁地.

这里面没藏着什么雕塑, 我只是喜欢这风景.

这被称为"美人鱼", 可我觉得叫"船"就挺贴切.

遗世独立?

对比一下不同季节, 不同天气光线下的景致.

"悬挂", 我也曾未能免俗地站在那个垂直的铁块下面做高举状.

这应该是当地学校的孩子们的FIELD TRIP秋游

伊利亚德

有一组这样在地上的面孔, 名字是"等待外星人"

这看似英国乡间的土墙也是雕塑作品, 就叫"斯托金的墙".



一棵孤单的树


五百多英亩的土地可以供人们自由行走, 雕塑周围环绕的不管是修剪过的草坪, 或是芦苇丛,
或是高梁地, 或是溪流, 都是那样的和谐. 而远处,
是哈德森高地绵延不绝的森林山岳. 并且因为雕塑受天气和光线的影响, 所以如博物馆的网站所说, 没有两次相同的观感.
可以一来再来. 我这里展示的雕塑,
只是其中极小的一部分.
我之所以阴雨不断仍然去野营, 主要就是为了能在周六去斯托金. 斯托金的门票不算离谱, 十元一人,
儿童减价. 但每年有一天, 带孩子来的一家四口可以免费参观.
今年, 家庭免费日是八月二十六日. 原本六月我就计划来这里, 看到有优惠,
自然推迟到八月. 阴云笼罩下看雕塑,
果然别有一番滋味.
我非常非常喜欢STORM
KING. 如果朋友们有机会到纽约,
我强烈推荐到STORM KING一游.
离纽约市只有一个半小时车程, 风景不是一般地好, 却并不为太多人所知.
只是千万记得要带上野餐的食物.
艺术中心只在北门入口处设立木桌椅供来访者野餐用.
进入展览场地后, 没有任何食品出售, 也禁止吃喝. 这样做是为了保持整个五百多亩园地的自然风味,
也是为了防止人为对艺术品的损害. 如斯美景, 这点不方便,
我双手赞成.
不仅我喜欢STORM KING, 女儿也玩地很开心. 她说,
STORM KING几乎和露营一样好玩, 还问什么时候再去. 其实她近三岁时来过,
而她只有一点点印象. 这一次, 可能她会长记于心吧?
(兴趣的朋友可以去STORM KING的网站: http://www.stormking.org/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