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没有写东西了,因为最近团里忙院庆演出,而且又决定要新推演出我新排的折子戏《水泼红袍》,所以我把精力全部都投入到了排练中,没有任何心思上网写东西。
前些天汗流浃背的闷在练功场排练的日子,终于暂且告一段落。昨天上午《水》剧第一次在舞台上和乐队见面了,整整一上午的时间只和乐队练乐、带乐、配合了一次,大家配合太生疏了,眼看着27日就要登台演出了,我的思想压力非常大,我不愿意把一个生疏的新戏推上舞台,很担心给观众留下不好的印象。
这个戏从启动到现在已经有5年之久了,找剧本、请导演、请作曲、请配器、做服装、抄谱子,样样事情都要由我自己来操作,这一切都太难太难了……《水》剧就这样排排停停、停停排排,曾经把戏排熟练,由于没安排带乐时间,所以一只没能演出,现在又放生疏了,这次团里终于安排了演出,我也很想鼓一把劲把戏推出来。
可是,我们团的重要任务很多,几次欲带乐,都因一些重大演出活动而推后。此次演出25场院庆,我团很多本戏也需要加工排练,所以无论从场地、时间、人员还是精力方面,都无法完全投入到《水》剧上来,因此就造成了目前这种状况——“紧着上”。
在我强烈要求之下,决定25日、27日上午再给我两次带乐机会,27日晚上就直接上台公演了。一台新戏的生产过程本应是:对词--粗排--细排--连排--练乐--带乐练唱--带乐初排--带乐连排--午台三结合--三结合连排--内部彩排--对外彩排--公演。这次我们违反了艺术生产规律,省略了:(练乐--带乐练唱--带乐初排--带乐连排--午台三结合--三结合连排--内部彩排--对外彩排……)如此多的环节,正是演员、乐队、舞台美术等熟练配合的一个练习过程,违反这个规律是我非常不愿意的,但是目前的状况,我也只能被迫如此了。
工作压力带来的情绪,必然就带回了家里。老公说我太认真了,干什么事都太追求完美了,他劝我想开点,他说他相信我能演好。我只能调整心情,努力做好仅有的几次带乐,争取把最好完美的表现展现在舞台上、展现给观众朋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