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峡谷之暴走游记(以及断网四日之感想)

(2013-05-07 06:13:07)
标签:

大峡谷

甘露水

断网


话说去年冬天寒假期间,我家小女在和我闲聊。说到她很想在学校上课期间,翘课出去玩个几天。要是一般的孩子这么说,家长该担心了。可是咱闺女的学习成绩,实在是没得说的好(也不看看她老爹是谁 :-); 换了一般的家长,可能也就敷衍过去了,可谁叫咱近几年苦读了若干如何做好青春期父母的育儿经 (以及最近一年,看了不少如何养育小狗的育狗经,发现这养育青少年和养育小狗之间,有很多惊人的相似之处) -- 最重要的几条就是要 “倾听孩子的诉求并认真对待之” 以及 “即使是失败和挫折,也要让孩子自己体会” -所以咱就欣然同意了。

小姑娘得了鸡毛令箭,那个亢奋啊。接下来几天就对着世界地图,找各种各样的地方,上网查阅线路和攻略。最后提交了这么几个方案:南美洲的 Machu Picchu,  非洲的乞力马扎罗雪山,还有几个其他的地方。都是要十天半个月,翻山越岭的那种,当然,我是一定要陪着去的,毕竟她太小了。我寻思,去这些地方对体力的要求很高,小姑娘未见得吃得消,而且今年俺的公休假本来就不多,已经报名要参加秋天的三场自行车骑行,还准备攒点假期在年底去趟远的地方,就想打退堂鼓。这话刚冒了个头,闺女脸马上拉下来了,连晚饭都不吃了,蹬蹬地就上了楼,自己把自己锁在房间里,这个 teenager 的闷气生得大呀,史无前例。老爹我也觉得这事情我过火了,你说折腾了人家好几天的,画了这么大的一个饼,我怎么就没给自己事先想条退路先呢。太太来打圆场,把饭送进了闺房,又来劝我再议议。

想来想去,想出了一个合适的办法:今年先试一试比较近的地方,如果顺利成行并成功结束,那明年就可以考虑冲出美国,走向亚非拉。和闺女诚恳地道了个歉,也说明了这个思路,到底闺女是疼爹的人,再说闺女的初衷就是在上学期间出去玩几天,只要这个目的达到,其他还是可以商量的。太太体力不行,时间也不宽泛,不能同行,于是我们父女就商量,在某个星期四或者五出发,周日或者周一回来。地点,就定在位于亚利桑那州的大峡谷国家公园。我 2008 年和一群朋友去过大峡谷,一天之内从南岸下到科罗拉多河谷,再回到南岸,是一次难忘的爬山经历。

计划订了,要开始准备和训练。闺女虽然平时运动项目不少,体力仿佛也不错,不过这大峡谷可不是一般体力的人未经训练能够轻松度过的,再说她还是个孩子,要在近三四十摄氏度的烈日下背负重几十磅花上十个小时爬海拔落差近万尺的峡谷,真不是闹着玩的。

于是接下来大半年的每个周末,我们爷俩就早出晚归地拉练演习。我们最初从斯坦福大学后面的 Dish 开始,穿着新买的登山鞋,背着登山背包,在那里转圈练习呼吸和速度。大部分在 Dish 的跑步者或者步行者,都穿着轻便光鲜的 Pandex 短裤背心,绝少象我们这种似乎刚从战场上下来的厚重装备登山者。我们最多的一次,在 Dish 连续转了三圈,最后实在是转腻了。慢慢地我们就转战旧金山湾区各个高山险坡,去过 Windy Hill, Black Mountain, Purisma Creek,  Mt. Diablo, Mission Peak (from Ed Lewin Park) 以及现在已经记不清楚的一些小土丘了。渐渐地,我们对父女之间的体力体能,和每个人的运动习惯和弱点,都有了很直接的了解。我们也逐步地补充齐全了所有必须的大小装备。

在最后的一两个月里,根据我过去几年骑公路自行车训练的经验,我开始训练闺女在烈日下的持续运动耐力、定时补充营养的能力和保持思维稳定的能力。每过几十分钟,我们就吸入几口电解质水,吃半块能量棒,每过几个小时,吃几块咸香肠。一路上,我们闲聊,唱歌,讲笑话,和同行的登山人或者擦肩而过的陌生人插科打诨,间或也保持沉默,倾听大自然的天籁之音。我们训练过清晨即起,登山到晚餐前。我们也训练过吃得饱饱的午饭以后,背包在太阳直射下登山,为的就是让我们全天候能够登山。


这一天终于来临。

直到出发前的三周,我才最后确定,我们改变原定计划,不在大峡谷先进行两三个小时的练习性登山,而直接一次完成。此次行程具体的数据为:

先从海拔 7300 英尺的南岸 South Haibab Trailhead 下到海拔 2400 英尺的峡谷中间的科罗拉多河 (6.9 英里,4900 英尺落差),然后在当中的 Phantom Ranch 吃午饭并歇息片刻补充水分,再从 Bright Angel Trail 登山上到南岸 (9.3 英里). 总行程在 18 英里(28 公里) 左右,总落差 9800 英尺 (3000 米)。

2008 年那次,我缺乏经验并毫无训练,右腿在下山当中就伤痛难忍,拖了大部队的后退。那次,下山用了 4个多小时,上山用了 8 个多小时。我心里想,这次,带着个初中年龄的女儿,只要不比上次差,父女平安,就是胜利!

知道山里面日落时间是晚上七点半左右,算了算时间,我们必须在早上七点半之前开始,才不会象上次一样,摸黑在山谷里艰难地前行。我不到六点就起来了,闺女却磨磨蹭蹭地不肯起来,好容易等她梳洗完毕去吃早饭,她却象没睡醒一样慢条斯理地吃早饭,我这个百爪挠心地急啊。总算一切搞定,跳上了免费的公共汽车前去目的地,却被告知,不仅坐错了线路,而且坐反了方向,真是越急越乱。我虽然上火,可是也是没有办法。

我们开始下山的时候,已经是太阳高高照的 8:11 分。上次下山的时候,我毫无经验地穿着厚重的牛仔裤和一双好几年没穿过的登山鞋,虽然带了一副登山棒却一直没有使用,直到右膝盖完全疼到不能弯曲。这次咱们有备而来,手中的两根登山棒就如同撑杆跳高选手的杆子,每下一个台阶就先牢牢地戳在地上,先用双手撑起了体重和负重,然后双腿能够轻松地着地,就这么着象手持双桨坐在一叶扁舟上的船夫一样,我们稳当轻巧地游下了山谷。11:45 我们抵达了Phantom Ranch,比上次整整快了一个小时,而我的腿只有左膝盖有轻微的酸痛,体能保持得相当好。打开背包检查水带,这么长的路程,居然只喝了不到三分之一的水,说明我的体内没有过热,心里很高兴。

吃过午饭,在小店里面给家人和几个好朋友发了明信片 - 这个地方的任何一样东西,都是靠骡子给驮上驮下的,包括食品、邮件和垃圾,所以明信片上会有一个特别的邮政戳 ”Sent by Mule" (由骡子送出)- 就在午后九十多华氏度的太阳直射之下,灌满了水带,背着重重的背包,又出发了。

闺女到底年龄小,上午的这下山的三个小时,对她体力消耗不小。眼看着这上山的路,她有点犯难。虽然她很要强,嘴上从来不说,知女莫如父,我就和她说,你别想着这上山的路了,我们一个小时一个小时来爬。每过十几二十分钟,我们休息两分钟;每一个小时,我们休息五分钟;每到一个重要的路段,我们休息十到十五分钟。咱们上午已经爬得很快了,下午不急,只要回到南岸,不管几点,都是胜利。反正咱们有足够的水分、食物和头灯,爸陪你。这些话,很管用,看得出来,小姑娘顿时放下了心中的顾虑。

思想工作虽然顺利了,体力消耗还是很厉害的。上山开始的一段,十分折磨人。一方面,这路不是直接向上,而是顺着科罗拉多河,时而上升时而下降,走了一个小时,好像还离河面很近;另一方面,好多路面直接就是沙面,踩下去软绵绵,拔出来很费劲;而且没有一处阴凉的地方可以躲阴凉。爬着爬着,就觉得自己心跳快得不行,头昏沉沉的犯困,而且有种看着悬崖也无所畏惧的感觉。凭我好多次长距离烈日下骑车爬山的经验,我知道我这是运动过速、体内过热并过度脱水的反应,持续下去我只会中暑呕吐或者昏迷。我赶紧招呼女儿,找了块大石头的荫凉处,背靠着先停下来降体温,再猛喝水补充电解质,然后吃半块能量棒。这么走走停停,慢慢才缓过劲儿来。好在过了一段时间,山路逐渐离开河面,进入山谷,时不时也有长短不一的阴凉路段,可以边走边享受不那么炙热的山路。

在这个时段,这个山谷,大部分的登山者都是向上攀登,都和我们一样,是属于那些当天来回的痴心登山客。只有少数是从南岸向下的人,都是准备在山半腰野营或者在 Phantom Ranch 过夜的人。越是这样,我们反而越觉得有刺激和鼓舞。当然,这次又碰到了和上次一样让我吃惊的一些牛逼人物,他们从峡谷底下向上跑,越过我们这些走一步停一步的背包客,仿佛羚羊一般轻捷地在陡峭狭窄的山路上,绝尘而去。这些人,有可能就是那些极品登山客,一天之内,从南岸下到河边,再上到北岸,然后再下到河边,重新回到南岸(距离超过 40 英里/65 公里,海拔落差两万英尺/6 千米)的极限运动机器 - 和他们比,在平路上跑全程马拉松的选手,根本就是幼儿园和大学生之间的差距水平。

简短节说,以下是下午的爬山纪录:12:45 离开 Phantom Ranch,  抵达 Indian Garden @ 3:40-4:00 pm, 3 mile house @ 5:10 - 5:27 pm,  1.5 mile house @ 6:33 pm,  Bright Angel Trailhead 7:48 pm. 

总计:下山 3 小时(含休息时间总共约二十分钟),时速平均约 3 英里
        上山 7 小时(含休息时间总共约五十分钟),时速平均约 1.6 英里

路上还有很多细节,就留给我们拍的照片(稍后上传)来节省篇幅吧。总之,当我们最终在整个山谷完全被黑暗笼罩之前,回到南岸的时候,父女的那份成功的喜悦和自豪,是无法用言语表达的。

尤其是,这父女俩策划已久、训练多时、一生难忘的一天,是俺心爱的闺女她的十三岁生日。


回想去年年底我们父女为此闹的小别扭,和接下来这么多次的训练配合,到这次最后完美的实施,我渐渐更加明白了一些书本上说过很浅显,但是要实践才真正明白的一些为父母之道。

登上南岸之后,女儿说,爸我看你走得好快,我赶都赶不上,我两条腿都疼死了,你怎么看起来一点事情没有,还笑呵呵地和所有人打招呼开玩笑。我说,傻闺女,你老爸的左膝盖在上山的半路上就疼死了,不过我不能让你看出来,不然你一担心我,你就会泄气。闺女以为我开玩笑,直到看到我拖着左腿,一拐一拐地在平路上走,才相信。

我们常常说要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自信心,可是我们又常常否决孩子出格的想法,或者担心孩子不能适应艰苦的环境。老实说,出发前,太太不是叮咛了我一万次以上 “你要好好照顾好我们的女儿哈,要不然,我拿你是问”,我也心里总忐忑不安,心想,万一这样那样,我岂不是会后悔一辈子。但是,有了之前的准备训练,和孩子自己要强的性格,我也有这胆量豁出去。这里面,亲子互相之间的信心鼓励和影响,都是不可或缺的。

另外,这次爬山,从很多方面,我们都互相讨论互相支持互相鼓励。从旧金山去大峡谷,没有直飞的航班,我们先飞到维加斯,然后马不停蹄开车四个小时去大峡谷。这一路上,这个小人坐在我的副驾驶座位上,再晒也要和我在一起,为我递水递食物,帮我开关空调,在我疲惫的时候,陪我说话,真正是一个同行的旅伴。到了露营的地方,这个小姑娘,和我一起搭帐篷,卸装备。爬山的时候,她也背负自己所有的食物和水以及她自己的一次成像相机,再累再疼也不抱怨。最后上来的时候,在停车场连上了 Wi-Fi,  查了自己的 Text Message,  才真正象一个 13 岁的小女孩那样,开心地说,窝!我又回到文明世界了,这么多朋友同学给我发了生日快乐的消息,噎!


毕竟是两代人,我一出门,就恨不得人间蒸发,最好去最原始的地方,什么互联网、手机通信、计算机,全部不要。我最爱干的事情,就是每次出门前精心撰写电子邮件自动答复,让全世界都知道,我不在。

闺女每次一出门,就到处寻找可以上网的地方。这些年,还真是越来越容易了,就是在深山老林里面,只要有个店铺,就会免费提供 Wi-Fi. 闺女这个时候,总要说,窝,回到文明世界了!对她而言,互联网出现之前的世界,都属于史前文明。

这次,我决定一个智能设备都不携带,一本书也不带,整个把脑袋全清空。虽然旁边的小姑娘有 iPod Touch 可以上网,我连一点念头都没有。就这么手里空空如也地过了四天,眼睛里反而看到了更多的景色,脑子里反而思路更加敏捷,想明白了好些个一团乱麻的事情,完全达到了之前期望的目的。也想起了一则佛学小故事:一个人想去佛院里学佛,却总学不进去。他去问高僧,高僧给他摆了一个杯子,里面已经装满了水,高僧再往被子里面倒水,结果当然水不断地往外溢。高僧说,你不把自己的杯子先倒空,如何去装水?

结尾

我把自己的杯子倒空了,出去了四天,就给各位看官送上了上面这一小杯来自大峡谷的甘露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