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运动黑道滑雪laketahoe |
分类: 完全旅游手册 |
十几年前的一个冬天, 第一次来北加州出差, 正赶上圣诞节放假.
朋友开车带我出去转转, 从阳光灿烂风和日丽的Sacremento 出发,
不到两个小时我们就到了一个冰天雪地的地方. 朋友告诉我说, 这个地方叫
Lake Tahoe (塔厚湖), 冬天可以滑雪, 夏天可以划船.
后来总算有机会, 有一年的感恩节假日, 来 Tahoe 的 Heavenly 雪场滑雪. 第一次, 完全没有任何经验, 连应该穿什么衣服来滑雪都不知道. 同行的朋友中, 有号称能滑双钻石 (Double Diamond)的黑道高手, 言谈举止颇为专业,那种羡慕都不是言语能表达的. 不用说, 我的第一次滑雪经历, 虽然有专业教练上课, 朋友鼓励, 自己努力, 还是未能有什么结果, 就在山脚下的滑雪学校那片小场子里摔了无数跤, 连一根像样的小绿道都没有上. 抬头看着那个带人上山的滑梯, 彷佛看着登天的天梯一样, 有些茫然, 有些不知所措. 离开 Tahoe 那晚, 心里说, 再见了 Tahoe, 也许我还会再来, 也许就此告别.
一不小心, 过了五年. 这五年里, 我绕着地球搬了 N 次家, 积攒了M 万飞行公里, 也有过一些开心得意自豪和惶恐煎熬沉默的时刻. 也在不经意中, 在不同的雪场上辗转腾挪上上下下, 并真正地爱上了滑雪. 虽然重返 Tahoe 滑雪的事情, 从来没有真正地上过我的心头.
然后就是一月份的一个晚上, 我正在和一个朋友不经意地商量二月份的一个长周末是否要去塔厚滑雪. 另一个朋友问我, 要不要这个周末去塔厚滑雪. 我简直不能相信, 我和塔厚的重逢, 来得如此快, 如此频繁.
第一次我们住的地方, 离 Heavenly 近得有些不尽情理. 我们基本上只需要扛着雪板走上几十米, 就可以上山滑雪了. 站在这个雪场, 我第一次来的情景历历在目, 似乎就发生在昨天. 再一闪念, 想到这五年发生的事情, 又觉得上次的滑雪好像发生得好像不能再遥远了.带着这种既非常亲近又极其疏远的感觉, 我毫不犹豫也是第一次地上了 Heavenly 的上山滑梯, 在半天里轻松自如地滑完了基本上所有的蓝道, 对于黑道, 我还是敬而远之.
二月份的长周末, 总算在期待中来临了. 这次我们有两天的滑雪时间, 而我也有些许期待 - 也许这次我可以有些突破吧. 第一天的滑雪在 Northstar, 是个比较小的雪场. 我第一次在这里尝试了黑道, 虽然朋友说这个雪场的黑道, 其实严格意义上来说, 只能算是有些难度的蓝道. 第二天我们转战 Heavenly, 也就是我的第三次来到这个颇有些复杂和凌乱的大雪场. 这天早晨, 站在上山的滑梯底下, 我就和自己说, 今天我应该和这里的黑道打个招呼了.
说归说, 站在这里的黑道顶上从上往下看, 还是颇有些垂直坡度的, 好在我以前在其他地方滑过比这还陡一些的蓝道 (看来这编号还真是有些出入). 在朋友的鼓励下, 我纵身一跃而下, 左冲右突, 在十几分钟内, 就正式完成了从蓝道到黑道的转换. 为了巩固技术, 我在几条黑道上都滑了几次, 基本上掌握了大概的要点.
从山脚下往上看, 黑道简直陡得不像话. 站在黑道顶上从下看, 也足以让没有经验的人脚软胆怯. 那些黑道高手, 总是先神闲气定地站在黑道顶上俯瞰山景, 然后像一只大鸟一样, 纵身一跃轻巧地移动身躯, 身后雪浪阵阵. 在你还没有来得及的时候, 他们的身影已经化成了远处的一个小点. 到了终点, 他们又和大家一起,轻松自信地站在上山的滑梯上. 那份风驰电掣的快感, 自我掌握的自豪, 都静悄悄地藏在自己的心里.
我终于上了黑道...
后来总算有机会, 有一年的感恩节假日, 来 Tahoe 的 Heavenly 雪场滑雪. 第一次, 完全没有任何经验, 连应该穿什么衣服来滑雪都不知道. 同行的朋友中, 有号称能滑双钻石 (Double Diamond)的黑道高手, 言谈举止颇为专业,那种羡慕都不是言语能表达的. 不用说, 我的第一次滑雪经历, 虽然有专业教练上课, 朋友鼓励, 自己努力, 还是未能有什么结果, 就在山脚下的滑雪学校那片小场子里摔了无数跤, 连一根像样的小绿道都没有上. 抬头看着那个带人上山的滑梯, 彷佛看着登天的天梯一样, 有些茫然, 有些不知所措. 离开 Tahoe 那晚, 心里说, 再见了 Tahoe, 也许我还会再来, 也许就此告别.
一不小心, 过了五年. 这五年里, 我绕着地球搬了 N 次家, 积攒了M 万飞行公里, 也有过一些开心得意自豪和惶恐煎熬沉默的时刻. 也在不经意中, 在不同的雪场上辗转腾挪上上下下, 并真正地爱上了滑雪. 虽然重返 Tahoe 滑雪的事情, 从来没有真正地上过我的心头.
然后就是一月份的一个晚上, 我正在和一个朋友不经意地商量二月份的一个长周末是否要去塔厚滑雪. 另一个朋友问我, 要不要这个周末去塔厚滑雪. 我简直不能相信, 我和塔厚的重逢, 来得如此快, 如此频繁.
第一次我们住的地方, 离 Heavenly 近得有些不尽情理. 我们基本上只需要扛着雪板走上几十米, 就可以上山滑雪了. 站在这个雪场, 我第一次来的情景历历在目, 似乎就发生在昨天. 再一闪念, 想到这五年发生的事情, 又觉得上次的滑雪好像发生得好像不能再遥远了.带着这种既非常亲近又极其疏远的感觉, 我毫不犹豫也是第一次地上了 Heavenly 的上山滑梯, 在半天里轻松自如地滑完了基本上所有的蓝道, 对于黑道, 我还是敬而远之.
二月份的长周末, 总算在期待中来临了. 这次我们有两天的滑雪时间, 而我也有些许期待 - 也许这次我可以有些突破吧. 第一天的滑雪在 Northstar, 是个比较小的雪场. 我第一次在这里尝试了黑道, 虽然朋友说这个雪场的黑道, 其实严格意义上来说, 只能算是有些难度的蓝道. 第二天我们转战 Heavenly, 也就是我的第三次来到这个颇有些复杂和凌乱的大雪场. 这天早晨, 站在上山的滑梯底下, 我就和自己说, 今天我应该和这里的黑道打个招呼了.
说归说, 站在这里的黑道顶上从上往下看, 还是颇有些垂直坡度的, 好在我以前在其他地方滑过比这还陡一些的蓝道 (看来这编号还真是有些出入). 在朋友的鼓励下, 我纵身一跃而下, 左冲右突, 在十几分钟内, 就正式完成了从蓝道到黑道的转换. 为了巩固技术, 我在几条黑道上都滑了几次, 基本上掌握了大概的要点.
从山脚下往上看, 黑道简直陡得不像话. 站在黑道顶上从下看, 也足以让没有经验的人脚软胆怯. 那些黑道高手, 总是先神闲气定地站在黑道顶上俯瞰山景, 然后像一只大鸟一样, 纵身一跃轻巧地移动身躯, 身后雪浪阵阵. 在你还没有来得及的时候, 他们的身影已经化成了远处的一个小点. 到了终点, 他们又和大家一起,轻松自信地站在上山的滑梯上. 那份风驰电掣的快感, 自我掌握的自豪, 都静悄悄地藏在自己的心里.
我终于上了黑道...
后一篇:转贴: 长生不老的十种秘密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