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类: 中年回忆录 |
我不知道这个标题是否能贴切地表达我这篇博客的意思,但是我绞尽脑汁,也想不到更好的标题。
先让我开始说吧,也许读者能给我建议一个更适合的标题:
礼物之一:电视机
确切的说,这不是一件礼物,而是一卡车礼物。再确切的说,最开始也不是给我的礼物,而是我的一个大哥借给我的一车家具,最后也没还,就成了事实上的礼物了。
到美国做穷学生的第二天,一辆搬家公司的卡车拉来满满当当的一车家具,从床架床垫席梦思到沙发电视机VCR和电饭煲一应俱全,甚至还有个没用过的鸳鸯电火锅和一个按摩脚的电动洗脚盆。起因很简单,大哥搬离美国的时候,把他的全套家当留在了仓库了,以备后用。听说我要去美国读书,就一个电话让朋友找搬家公司搬过来借我用两年。
两年很快过去了,我毕业的时候要还给他,租了辆大卡车满满当当开到仓库,未曾想,守仓库的不让进,问我们他租的仓位密码是什么。一个越洋电话紧急地挂到凌晨三点的香港问密码,大哥睡眼惺松地说,我靠谁还记得什么密码呀,这丫缺心眼吧,你就说我授权放不行吗。经过911洗礼的美国保安死活不让,就象我们送了一车炸药进去一样,好说歹说,未果,只好又上高速公路一路开回来。
搬家在即,生此变故,只好临时紧急处理了大部分无法搬走无法存放的家具,带着电视机电饭煲和席梦思搬去了另一个城市,心里颇有些愧疚。后来再一次搬家,电饭煲和席梦思又再次流失,电视机再次和我们同行。
每次在家里看到这个来之不易的电视机,我就不能不想到这位大哥和我“借”他的那些“礼物”。
礼物之二:背包
也是在离开我国的前夕,有位兄弟某晚前来饯行,还送给我一个双肩背包和一张发票。他特意声明,知道我们前去的路其漫漫而修远兮,希望这个背包可以帮我们承载一些负担,怕我们对款式不满意,附上发票以备调换。
我一看发票,Oh my god,
这是一个昂贵而设计精巧的高级背包,对收入并非高薪阶层的兄弟而言,这份情意实在太深重了。当时第一反应就想把包退了,把钱以某种方式回馈给他,心意领了,又觉得很不妥。后来,左思右想,去了趟商店,把这个昂贵的包还是退了,换了一个中等价位也很适合的背包,心里面想,这钱先留着,以后总有机会报答兄弟的情意的。
这个背包,跟着我们走南闯北至今,还在我们的肩膀上背着。
礼物之三: 毛衣
最近北京下雪了,我就穿起了一件白毛衣,同事们都觉得不错,问我是谁织的哪来的。我说,这是我顺的。大家哈哈一笑,觉得我挺幽默。其实真是我顺手牵羊,顺我一个朋友的。
那是在 N
多年前,我和这位朋友同居单位集体宿舍时,他姐姐给他织的一件毛衣。后来他去了南方闯荡,单位限期要求他搬离。我找了一辆黄鱼车和一个会蹬黄鱼车的朋友(我试过,基本上没戏),帮他把所有家当放上车。小小的黄鱼车,实在放不下他众多的摄影作品和衣物。不得已,我把他妈妈给他精心打造的九斤大被扔在了外面,实在不忍心再把他姐姐给他织的毛衣扔掉。我骑着自行车,吱吱呀呀地护送着黄鱼车穿越了半个上海市区,保证了他最重要的物品安然到达目的地,凌晨时才回到寝室,欣喜若狂地抱着我的新毛衣入了睡。
N-Q年之后,他终于结束漂泊生涯,回了上海。虽然他一直知道我顺了他的白毛衣冒充白衣王子,我一直没给他任何取回白毛衣的机会,后来也就一直堂而皇之名正言顺地穿在了我的身上,呵呵。
这毛衣还挺结实,我打算一直穿下去,虽然我很小心眼地担心他哪天会要回去。
礼物之四:迷你人头马酒
还是上面那位闯荡天涯的朋友,有一年在我的生日的时候,给我寄来两小瓶迷你型的人头马酒,还附上一张卡片,写着:“我不知道什么时候你会收到这份礼物,就象我不知道什么时候幸福会降临我们身边;但是我知道你一定会收到这份礼物,就象我坚信幸福一定会来到一样”。
我一激动,就给他许诺,这两瓶小酒我要珍藏到有一天他回来定居的时候,一起喝。这两瓶酒,就这么一直放在我的桌上,后来成家了就在酒柜里放着,看着念想着在外漂泊的兄弟。再后来,虽然他回了上海,都一直没找到合适的机会和心情来开怀,然后我又全家连根拔起,去了大洋彼岸。临行前,我把这两瓶酒给了一个好友,要求他好好保管,等我们有朝一日再相聚,就喝了它。
这一晃,又是几个沧海桑田的春秋,我终于有机会回国探亲。和朋友们叙旧完了,相约着去钱柜唱歌。开唱前,朋友说,先进行一个仪式,然后神秘兮兮地掏出了两瓶小酒,那两瓶我都快没有印象的迷你人头马酒,那两瓶珍藏了十余年记载着我们共同青春岁月和梦想的酒。
时间太长了,酒的瓶塞打不开,最后只好凿碎了,和着酒一起喝下。这经历了岁月和梦想的酒,我们喝得很有滋味。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