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从小爱科学形式与内容完美结合科普阅读科普剧赵明博文育儿 |
分类: 育儿观点 |
说明:本文为博主赵明2011年4月22日在江西上饶参加北京出版集团“科学、低碳、未来”科普公益行座谈会上的发言内容。
科学研究发现:孩子在10岁前如果对科普没有兴趣,在他成年后很难对科普发生兴趣,很难激发探索和进取的精神。墨守陈规极有可能伴随他的一生。
从这点上来说,校园科普阅读推广的意义实在是非常重要。它不但关系到一个孩子的生命质量,更关系到一个国家的未来。
一、最受孩子喜爱的校园科普阅读活动的形式和内容。
校园科普阅读的受众是少年儿童,所以从内容到形式必须符合少年儿童的天性和年龄特
点。少年儿童的天性是爱说爱笑爱跳爱表现,有着强烈的求知欲、表现欲和探索欲。3-6周岁是儿童的第一语言黄金时期;7-10岁是儿童的第二语言黄金时期。这两个黄金时期“有效期”很短,但却对人的一生起到了“定音”的作用。
我任《小爱迪生》主编时,曾把科普剧作为推广校园科普阅读活动的主要形式。深受老师和同学的喜爱。孩子们把科普知识编成节目来演,科学和艺术相结合的形式让孩子们深深地爱上了科学。现在这个活动已经成为全国中小学生最喜爱的科普活动之一。
(杭州天长小学二年级的同学们在表演科普剧《不能说的秘密》,剧中的科学知识取材于《可怕的科学》中的《植物的咒语》一书)
(我和北少社社长赵彤陪着两位英国作家一起观看演出,这是演出后和小演员们的合影。)
去年10月,《可怕的科学》的两位主要作者来华参加“科学、低碳、未来”的活动时,杭州天长小学科普小剧团和深圳央校的同学们,表演了自创、自编、自导的科普剧,受到了两位英国作家的高度赞赏。杭州天长小学表演的科普剧是根据《可怕的科学》丛书中的内容创编的。表演得非常成功。两位英国作家特别感叹,他们没有想到,他们创作的科学图书还能编成科普剧来表演。他们表示,要把这种形式带到英国去,这是他们首次看到《可怕的科学》编成的科普剧。他们说,即使在英国,也还没有这样的形式,这是他们看到的最符合儿童天性的科普教育的形式。
科普剧让孩子们把阅读、写作、艺术表演、团队合作、体能锻炼等全方位地结合在一起,起到了动手又动脑、快乐学科学的作用。是在寓教于乐的过程中让少年儿童感受科学的魅力。
山东省在推广科普剧方面是做得最成功的一个省。每年都有科普剧的赛事。教委和科协团结协作,配合得非常好。
有一年,山东省中小学生科普剧比赛决赛时,有个妈妈带着上幼儿园大班的女儿去看比赛,当她们看了科普剧《小公主游蔬菜王国》后,从不爱吃蔬菜的女儿中午就吵着要吃蔬菜,并从此爱上了吃蔬菜。这个妈妈非常激动,对记者说,这样的形式真好。
2006年的六一节,杭州天长小学全校表演科普剧,当时有一个剧组表演了《大脑的秘密》。这个剧表演了半小时,全校1200多名学生坐在礼堂里,静得连一根针掉到地上都能听得见。所有的观众都跟着小演员进入了剧情。那段时间,孩子们都很自觉地吃早饭了。他们从这个剧里知道,不吃早饭害处多多。
再好的内容,如果没有吸引人的形式来推动,那么,这些内容会像冰山一样,让人敬而远之。
(这是天长小学四年级的同学们表演的科普剧,尼克和托尼看得津津有味。托尼还拿出手机录下了孩子们的表演。)
二、科普阅读活动对学校教育和学生成长的意义和作用。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6bf8670100e2lm.html(文章链接)
尧尧妈妈:
2009-06-22 15:16:04
记得有一天接尧尧放学的路上,尧尧问我:“妈妈,你给我买点柳橙吧。”我问:“什么是柳橙呀,妈妈没见过呀?” 尧尧说:“你去超市里看看吧,是一种水果,柳橙是眼睛的保护神,还是抗癌冠军呢!”“还有买菜的时候记得多买点菠菜和黄瓜,它们能保护眼睛的视网膜。” 尧尧继续叨叨着。我很纳闷,怎么突然想起来要吃菠菜了,妈妈知道尧尧从幼儿园开始就特讨厌吃菠菜,说那是最难吃的菜。这会儿我才想起来他肯定是看过什么书,是不是《快乐科普剧2》啊,立马翻了翻《快乐科普剧2》,还真被我找到了,《蔬果色彩报告会》这个剧本里讲得清清楚楚。妈妈对他的眼睛一直很担忧,以为尧尧大大咧咧根本不在意,没想到人家心里一直惦记着呢,连书上什么东西对眼睛好都记住了,我想关键是书的内容太吸引孩子了,以至于这么久了,还没有忘记。
另一位家长这样写:
健健康康的妈妈:
2009-06-25 09:17:14
想知道我们从这次科普剧中得到的收获吗?可真是多了去了,先说孩子们,那个演帅帅的小朋友本来有点口吃的,第一次排练,一句台词半个小时没说出来,然后说出来跑卫生间哭了,结果经过排练、演出,现在可是拉哪里上台都可以了;我的孩子也成为了音乐老师最喜欢的孩子,参加了学校合唱队,并且儿子说话速度原来太快,现在竟然是班上朗诵最好的学生,还有那个调皮的同事的孩子,可知道了集体是什么,合作是什么,等等等等!
家长们的收获就更别说了,那个女友设计了服装,第一次知道自己还有这样的才能,我呢,竟然从没想到可以给孩子写出剧本,大受鼓舞,对未来都设定了很多的新理想,更没想到的是由于是家庭活动,那可是增进了家庭的关系,修复了夫妻、母子、父女等的关系,还有认识了很多朋友,还有......(赵明:谢谢你,你把这些感受写出来了,因为这也是我推广科普剧的重要因素之一)
写最后的话:
在我推广科普剧的这些年里,我和全国的很多老师、家长、小朋友成了很好的朋友。有一位老师对我说了几个很有趣的现象:
1、科普剧里的台词,孩子们很快就能背出来;
2、班里排科普剧时纪律特别好,他们会不厌其烦地看自己班里的同学排演,每个演员的台词,班里的同学都能背出来,所以谁要是哪里说错了,几乎每个人都是“质检员”,都会指出他的错误。所以,哪个演员要是因故不能演出,不用愁,替补队员随便找。
3、通过排演科普剧,孩子们变得能干起来了,动手能力特别强。会开动脑筋想办法利用各种材料做道具和服饰。还会用各种办法查资料,以确认科普剧的科学知识的精准性。
4、通过排科普剧,班里的孩子们特别团结。都想着自己班里的节目能上学校的决赛和更高一层的比赛。大家奔着一个目标,不分彼此。
5、每次班里有科普剧的任务时,每个人都显得特别忙。所以,班里的打架和不测事件几乎就没有了。
老师们笑着说,要是孩子们对语文课和数学课也能这样“热爱”,肯定个个都是优等生了。
我想,这也许正好应了那句话:“兴趣,让每个孩子都能飞往理想的宫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