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培养求知欲早教关键感知世界发现新奇赵明博文 |
分类: 育儿观点 |
由于职业关系,经常会和年轻父母们探讨一些育儿方面的问题。虽说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点,但孩子的成长规律是有共性的。希望我们的探讨能对其他的家长有所启发。
赵老师:您好!我家萱萱今天刚好一岁零四个月整。有两件事想向您请教一下。
一、萱萱半岁后就一直是奶奶在老家带着,因为工作的原因,我们几个月才能回去看一次,她现在活泼好动,半岁后就会叫大人了,一岁左右可以清楚地叫“爸爸妈妈”了,但平时就是爱叫爸爸,很少叫妈妈,事实上,爸爸跟她待的时间比妈妈还要少的喔,这是什么现象呢?
二、关于早教。她现在在老家跟爷爷奶奶住,他们只说方言,而我们说普通话,这样对孩子的语言会不会造成不良影响呢?会不会对普通话接受更晚呢?且爷爷奶奶文化不高,水平有限,不太注重对宝宝智力的培养,是否会造成孩子智力开发太晚?人家说错过了0-6岁的早教时间将对孩子影响很大呢,可是奶奶又不愿到我们工作的地方来,请问该如何给老人家做思想工作呢?
……
答:孩子叫谁早叫谁多这很重要吗?童言无忌。这一定也是他内心感情的流露。你大可不必太在意。以后你对他付出得更多时,他自然就会多叫你了。别怕,即使他现在少叫你几声,你也永远是他的亲妈。
至于早教的问题,我想说的是,智能的开发,并不在于多认字或多算题。我认为早教的关键是要培养他旺盛的求知欲,养成探索新鲜事物的习惯。比如,下雨天的时候,为什么蚂蚁要一队队地匆匆赶路,它们要到什么地方去呢?地上有一只死去的蜻蜓,开始只有几只蚂蚁围着它,后来怎么会有那么多蚂蚁来了呢?(我小时候会花几个小时看蚂蚁搬食物,感谢我的父母从不干涉我)培养他对学习的兴趣,激发他的求知欲。很多孩子很早就学写字和背古诗,但后来全忘了,为什么?就是因为他缺少了语境的感悟,根本不知道诗所表达的意思。跳过了幼儿感知事物的这个阶段,这根学习的链条当然就会脱节,对于幼儿来说,感知世界是最重要的一环。“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这样的诗句,如果让他看到清清的河水里,白色的天鹅在愉快地游来游去,再让他去诵读这首诗,根本不用死记硬背,自然就会记住了。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师,在大自然的怀抱里,孩子的身心都得到了最好的滋养。
最后一点,自己能带孩子当然要自己带啦,可以多和公公和婆婆沟通,让他们理解父母养育孩子是自己的天职,如果他们真的爱孙子,就要为他的前途着想,告诉他们,孩子如果长期在老人身边,有很多习惯没有养成,以后会和同学拉开差距,这样对孩子很不好,会让他一开始进入社会就产生自卑感和压力。他们如果真的爱孙子,可以和孙子一起到城里去。这样,你们也能尽孝心,老人也能享受天伦之乐。我相信,你的公公和婆婆一定会理解的。
下面这个问题是蛋蛋妈提出的:
都说孩子认识汉字过早不好,但是还是有好多家长认为孩子越早认识汉字越好。赵老师怎么样看待这个问题呢?对于这个问题,看过负面的也看过正面的评论,有点蒙了。不知道是不是该对蛋蛋进行汉字的教育呢!
顺便再问一个,到底该怎么样惩罚孩子呢?不给他讲故事,或者不给他看图画书,他都无所谓。想罚站,但是看到罚站对孩子不好;想打屁股,也看到打屁股也能打坏呢。到现在还没看出他喜欢什么,到底该怎么样惩罚孩子呢?对于22个月的孩子来说,懂的也不少,不懂的也不少,难啊!
答:说句实话,对蛋蛋这样的孩子,他实在没有什么喜欢的,说明你没有引导,你带他去大自然欣赏自然之美了吗?比如看蚂蚁怎样准备食物?看小鸟怎样飞翔?看树叶是怎样的不同?你和他一起观察过鱼缸里的鱼是怎样游动的吗?你给他读好看的故事书吗?你让他一边看一边记住一些简单的字了吗?当他下次看时自己能读出来时你亲他吗?你让他听好听的音乐了吗?比如“彼得和狼”。你告诉他每一种蔬菜的名字了吗?……
他的每一天都是永不重复的,一去不再复返,而他这样的年龄段也正是大脑细胞发育旺盛的时候,在这样的日子里告诉他生活中的美好,让他养成“发现”的好习惯,这是给他成长最宝贵的营养。
培养求知欲才是早教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