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孩子的命运掌握在父母的手中!

(2009-07-10 10:12:42)
标签:

育儿

赋予厚爱

黄金时期

幼儿时期

问题儿童

问题家长

赵明

分类: 育儿观点

 

孩子的命运掌握在父母的手中。

 

赋予厚爱,大器可成
               ——学一学铃木镇一的教育思想

                               文:安然

 

铃木镇一是铃木教学法的创始人、世界著名的小提琴教育家,他以爱为核心的教育理念并不仅仅限于小提琴的学习,而渗透到孩子成长的方方面面。
    在这里,我们摘取了能够体现铃木的教育理念的几个片断,期待能对为人父母者有所启发。

 

寓教于乐
    一个6岁的孩子有学习障碍。他的妈妈经常责备他,说他总是记不住她教给他的东西,不知道为什么,他甚至记不住1~10这几个数字,似乎永远也无法把“4”和“7”这两个数字搞清楚。
    “嗨,过来和叔叔玩。”铃木先生把正被妈妈严厉批评的孩子叫过来。然后,用纸做成骰子,上面只写4和7。
    “我们来掷骰子玩。”铃木先生说,接下来就开始和他玩这个游戏。
     他们先扔了一个“4”。
    “是4!我先说的,我赢了。”铃木先生说,然后,他又扔了一个“4”。
    “还是4!我又赢了。”这时候,这个小孩已经下定决心要努力了。他们再一次扔了一个“4”,这一次他们同时喊道:“是4!”
    “嗨,这次你也说对了!”铃木先生表扬他。孩子的眼睛开始发亮。他们继续进行游戏,轮流扔“4”和“7”。有时候铃木故意说得慢一些;有时候他装作不知道答案是什么,让这个孩子赢;有时候他故意说错,而孩子一次也没说错过。就这样在短短10分钟时间里,4和7这两个数就成为这个孩子最喜欢的数字了。
铃木让孩子的妈妈把1~10这几个数字写下来,让孩子去读。读到4和7的时候,他读得最快,声音也最响亮。对他来说,这两个数字是最熟悉、最有趣的。
   “寓教于乐”已经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中的老生常谈了,但是很多时候,它只是父母和老师们挂在嘴上的口号,批评和责备总是来得更容易,而如何寓教于乐往往让人没头绪。
    铃木先生认为,如果一个孩子总是因为4和7受到责骂,那么他的能力就无法提高。上面这个掷骰子游戏,正显示了寓教于乐“四两拨千斤”的神奇。
    关键在于如何寓教于乐——费些心思去揣摩孩子的心思,找到他的兴趣和乐趣所在,然后和你想要他学习的东西巧妙结合起来。


   身教的力量
    有一段时间,铃木先生抚养了一个失去双亲的孤儿耕儿。当时,铃木的姨妈、妹妹和妹妹的两个孩子也都和他们住在一起。耕儿在父母去世以后的几年里,养成了一些礼节方面的不良习惯。铃木妹妹的两个孩子受到他的影响,也慢慢养成了那些坏习惯。于是,大家都认为,是耕儿给他们带来了不良影响。
    趁孩子们上学的时间,铃木先生召集了一次家庭会议。他说:“耕儿在来此之前,养成了一些坏习惯,但这并不是他的错。如果我们每个人都抱怨他,他一定会这样想,‘这都是因为我不是他们家的成员’。这对耕儿影响不好。我们在责怪他之前,首先应该把自己的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条,把自己打扮得干干净净,给他做一个好榜样。”
    每个人都认真地倾听了铃木的话。从此以后,他们每个人都格外注意自己的行为举止,认真到互致问候,进门后把鞋子摆放整齐。大家保持着沉默,不责怪任何人,以良好的心态来面对生活。
    一年一年过去了,耕儿逐渐适应了新的生活环境。最终,他的生活方式与大家的相一致了。他自然而然、不知不觉地改变了自己的行为举止方式,没有受到任何责骂。
    铃木镇一认为,不改变自己的言行,却一味责怪孩子,对孩子是没有任何益处的。孩子的心里也想“做好孩子”,但是他们的行为却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就好比一个人周围的人都讲某种方言,他就很难不讲这种方言。如果不想让他讲这种方言,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他去一个没有人讲这种方言的地方。
    问题儿童是问题父母的产物。铃木先生一再向父母们强调,“是你把他培养成那个样子的”。所以,反省的习惯和能力对于做父母是非常重要的。发现了孩子的问题后,父母最需要做的是反省自己的言行,并将改变付诸实施。


    真挚的尊重
    有一次,铃木镇一去日本某地演讲。演讲结束后,他坐在前排中央听孩子们的音乐会。这时候,一个大约六七岁的赤着脚的流浪儿来到他的面前并盯着他看。铃木请他坐在他的身边,和他一起听音乐会。这个孩子点了点头,接受了铃木的邀请,然后就静静地听了起来。一曲结束的时候,铃木鼓起掌,并微笑着对那个孩子说:“演得不错,对吧?”那个孩子也鼓掌,并对铃木报以微笑。接下来,他又安静地听完了下一支曲子。铃木问他这是不是很有趣,他一边鼓掌,一边说非常有趣。
    音乐会结束以后,幼儿园的老师都感到十分惊讶。那个孩子是一个流浪汉的儿子,他经常偷偷溜进幼儿园和孩子们一起玩。对于今天的情形,人们议论纷纷,他们很诧异地说:“这个孩子一刻也不能安分,他无法专心致志地做一件事情。他总是碍事,因此我们不得不把他赶走。今天他是怎么了?”
    “我看见他坐在铃木先生的身边,一直坐到音乐会结束。他居然还鼓掌了。”
    在铃木镇一看来,这并不是什么奇迹。因为那个孩子感受到了他对他的尊重。当铃木用带着赞许和关切的口吻和他交谈的时候,他很高兴自己被当作一个平等的人来看待。孩子的态度之所以改变,是因为别人对待他的态度变了。他不再被当作一个令人讨厌的人来对待,而是一个平等的人。对他来说这很有趣,所以他能够一动不动地坐一个小时。
    铃木相信,真情终将流露。一个人的思想和感情是无法隐藏的。当我们并非发自内心地尊重孩子,那么无论怎样花言巧语、糖衣炮弹都能被孩子识别出来;而当我们真的尊重那个美丽的生命,为他们内心的纯洁而爱他们,这种人性的温情孩子也一定能够敏感到。
    “每个人都爱孩子,而我则把他们当作老师来尊重。”铃木镇一如是说。
     让孩子们伴随健康的爱成长吧,成长为一个宽容大度、聪颖可爱、出类拔萃、举止优雅、富有爱心的人!
    铃木镇一教育名言录:
    ◆孩子的命运掌握在父母手中。
    ◆才能不是与生俱来的。
    ◆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人的生存本能使他获得了能力。
    ◆世界上最好的教育方法就是母语教育法。如果一个孩子能流利地说自己的母语,那么他就有被培养成才的可能性。其他能力的培养都应该按照他学习母语的方法来进行。
    ◆如果改变培养方法,即使是莫扎特也有可能成为音盲。因此,关键不在于是否天生就具备音乐才能,而在于是否通过周围的环境来培养才能。
    ◆抱怨自己孩子的父母,实际上是在向社会宣布,他培养孩子的方法很恶劣。
    ◆孩子们在快乐中最能培养能力。
    ◆不能自我反省的父母,他们养育自己孩子的方式与饲养动物没什么区别。

 

本文为中国移动《手机报—育儿天地》2009年6月27日专家特刊,感谢育儿专家安然女士。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