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河南洛阳曹魏大墓龙门石窟卢舍那佛 |
分类: 旅游·参观 |
洛阳之行(3):寇店曹魏大墓、龙门石窟
第三天的行程是令人期待的,同样也是“迷雾重重”的。在事先下发的社会实践手册中写有这样一段话:“我们将去探寻一座刚刚发现、正在发掘、尚未公布的古代大墓,是什么墓,谁的墓,你可能知道,但是暂时保密。”虽然对这座大墓略有耳闻,但还是有不少问题萦绕在我的脑中:谁的墓?墓葬形制如何?是否被盗?被盗情况如何?有无关键性证据出土?……
驱车约一小时,抵达“荒无人烟”的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考古发掘工地。经领队介绍,我们的得知,大墓在历史上多次被盗,近年为配合基建项目,考古人员才得以介入大墓的发掘与保护工作。
下午的行程安排是参观洛阳最著名的“旅游标志”——龙门石窟。龙门石窟开凿于北魏孝文帝年间,之后历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五代、宋等朝代连续大规模营造达400余年之久,今存有窟龛二千余个,造像十万余尊,碑刻题记二千余余品。龙门石窟,于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于200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龙门石窟
参观券
唐代白居易曾说:“洛阳四郊,山水之盛,龙门首焉”。千载之下,“山水之盛”今日尚存,写诗的人也永远安息在了这片土地上。旖旎的风光,葱绿的树木,精湛的造像,是龙门的山水之盛成就了这一片佛国净土,也是这一片佛国净土成就了龙门今日的华彩。
http://s3/mw690/001kdNU6gy71AZQyLPs42&690
龙门石窟 宾阳中洞
http://s7/mw690/001kdNU6gy71AZQW8Kyb6&690
龙门石窟
宾阳北洞
龙门石窟
http://s7/mw690/001kdNU6gy71AZQW8Kyb6&690
龙门石窟
http://s16/mw690/001kdNU6gy71AZQteVx5f&690
龙门石窟
潜溪寺
http://s9/mw690/001kdNU6gy71AZR852o98&690
龙门石窟 古阳洞
http://s15/mw690/001kdNU6gy71AZRr1cq5e&690
龙门石窟 看经寺(阿南尊者)
http://s15/mw690/001kdNU6gy71AZRvdXEde&690
龙门石窟
看经寺(菩提达摩尊者)
http://s6/mw690/001kdNU6gy71AZReHFX95&690
龙门石窟 狮子像(唐,擂鼓台建筑遗址出土)
http://s11/mw690/001kdNU6gy71AZRiTZo5a&690
龙门石窟
圆雕菩萨造像(唐,奉先寺遗址出土)
http://s5/mw690/001kdNU6gy71AZRn3aA14&690
龙门石窟
http://s9/mw690/001kdNU6gy71AZR852o98&690
龙门石窟
http://s15/mw690/001kdNU6gy71AZRr1cq5e&690
龙门石窟
http://s15/mw690/001kdNU6gy71AZRvdXEde&690
龙门石窟
http://s6/mw690/001kdNU6gy71AZReHFX95&690
龙门石窟
http://s11/mw690/001kdNU6gy71AZRiTZo5a&690
龙门石窟
http://s5/mw690/001kdNU6gy71AZRn3aA14&690
龙门石窟
菩萨头像(唐,擂鼓台建筑遗址出土)
奉先寺主尊卢舍那佛毫无疑问是最给人以震撼的造像,佛像开凿于唐高宗初,咸享三年(672年)武则天赞助脂粉钱两万贯,上元二年(675年)功毕。造像通高17.14米,雍容华贵、典雅端庄、简朴无华、安详宁静。相比于九年前初访卢舍那佛时的震撼之感,再访卢舍那佛则更多了一分摄受之感。佛陀表情庄严、似笑非笑、双目微垂、凝望众生,站在佛陀脚下,抬头仰望,敬畏之心油然而生,既是对宗教的敬畏,更是对历史的敬畏。虽然今日的卢舍那佛饱经沧桑,双手残缺、衣饰破损,但那份笃定与宁静与千年前并无二致。它默默地端坐在伊水河畔,任凭风吹,任由雨打,没有人知道千余年的岁月里有多少人在它脚下顶礼膜拜,有多少人在他慈悲的目光中找到了心灵的皈依。千余年的历史,如同眼前的伊河,浩浩汤汤,奔涌向前,卢舍那佛见证过盛世王朝的歌舞升平,也目睹过离乱末世的国破家亡。当年虔诚顶礼的帝王将相早已化为尘土,当年恭敬膜拜的才子佳人也早已香消玉殒,唯有卢舍那佛依然用他那千年未变的目光审视着人间的喜怒哀乐,凝望着世间的冷暖炎凉。端起相机,我甚至没有勇气去注视它的双眸,冰冷的石头的背后所表现出的淡定从容、闲适洒脱是那样的震撼人心,而那份淡定从容与闲适洒脱,或许恰恰就是凡人与佛陀的“一步之遥”吧。
龙门石窟
奉先寺卢舍那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