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之行(6):镇江博物馆

标签:
江苏镇江镇江博物馆青铜凤纹尊龟负论语玉烛酒筹鎏金 |
分类: 旅游·参观 |
镇江之行(6):镇江博物馆
从西津渡下来,前往镇江之行的最后一站,当然,也可以说是最重要的一站:镇江博物馆。镇江博物馆创建于1958年,原址位于镇江英国领事馆旧址,2004年新馆在旧址旁建成开放。有了“镇博表妹”的引导,镇江博物馆的参观可谓提纲挈领、惊喜不断。
http://s3/mw690/001kdNU6zy6KFcrEnCye2&690
镇江博物馆
http://s13/mw690/001kdNU6zy6KFcsxMxm4c&690
镇江博物馆
镇江博物馆现有基本陈列四个:“古吴神韵:镇江出土吴文化青铜器精品展”“炉火纯青:馆藏历代陶瓷器精品展”“银黄溢彩:馆藏古代金银器精品展”“意匠天工:馆藏古代工艺精品展”。
“古吴神韵:镇江出土吴文化青铜器精品展”是最具镇江地方特色的展览,展览以点带面,抓住了镇江的“这一个”,将镇江地区吴文化的特点以青铜器为载体,呈献给观众,让观众在参观中既了解到了青铜器的有关知识,也对镇江所处的吴文化有了大致了解。
镇江博物馆馆藏青铜器中最为重要的,当属1976年12月出土于江苏丹阳司徒公社窖藏的青铜凤纹尊。青铜凤纹尊口沿下为四组由相向的长尾鸟组成的瓣形饰,颈部以两道弦纹作栏,以乳钉、牺首为界,饰以两对大型凤鸟纹,凤鸟相向、顾首、展翅挺立,目光炯然有神,喙上举,长冠逶迤,甩向颈部。两鸟中各有一小形动物纹,似蛙似龟。青铜凤纹尊是镇江博物馆馆藏文物中唯一一件“国宝级文物”。
其实,镇江出土的青铜器中更为重要的应该是1954年江苏丹徒烟墩山出土的宜侯夨簋。宜侯夨簋腹部间饰涡纹、夔龙纹,圈足饰鸟纹。器内底铸铭文12行120余字,大意为周康王册封夨为宜侯,赏赐他鬯酒(一种香酒)、铜器、弓箭和土田、山川、奴隶等。作器者夨原为虞侯,改封为宜侯。宜这个地方,可能就在铜器出土地丹徒县一带。宜侯夨簋铭文是关于西周实行分封的重要史料。只可惜这件器物被调拨到了中国国家博物馆,更可惜的是,中国国家博物馆没有让宜侯夨簋出现在展线上。
http://s13/mw690/001kdNU6zy6KFcwlqlCbc&690
青铜凤纹尊
【西周,1976丹阳司徒公社青铜器窖藏出土】
http://s3/mw690/001kdNU6zy6KFcwfMH072&690
青铜鸳鸯形尊
【西周,1982年江苏丹徒大港母子墩西周墓出土】
http://s9/mw690/001kdNU6zy6KFcvsR1S18&690
青铜人面纹錞于(局部)
【春秋,1985年4月谏壁王家山春秋墓出土】
“炉火纯青:馆藏历代陶瓷器精品展”以陶瓷器为切入点,基本完整的梳理了镇江地区的历史脉络。镇江博物馆的陶瓷器收藏,品类全,年代全,其中三件虎子(东汉釉陶虎子、西晋青瓷羽翼纹虎子、南朝青瓷虎子)皆为国家一级文物。此外,元景德镇窑青花云龙纹瓷罐也是难得一见的珍品,同样可惜的是这只大罐在外展结束后便一直沉寂在库房之中,由他的“小弟”元景德镇窑青花梅月纹竹节形高足瓷杯代为“接客”。
http://s9/mw690/001kdNU6zy6KFcRg74Qd8&690
越窑青釉羽翼纹瓷虎子(局部)
【西晋,1960年丹徒镇出土】
http://s5/mw690/001kdNU6zy6KFcRx1Pe74&690
红陶胡人踏鼓蹴鞠像
【宋,1996年五条街小学工地发掘】
http://s7/mw690/001kdNU6zy6KFcRmvjMa6&690
景德镇窑青花梅月纹竹节形高足瓷杯
【元,1962年丹徒县大路公社照临大队元代窖藏出土】
“银黄溢彩:馆藏古代金银器精品展”确如它的名字一般“溢彩”。镇江地区于1982年内在丁卯桥发现唐代窖藏,是可以与西安何家村窖藏、宝鸡法门寺地宫窖藏相媲美的唐代(金银器)考古重大发现。出土的金银器中最为别致的当属唐龟负论语玉烛酒筹鎏金银筒,此器由龟座和圆筒两部分组成,龟昂首曲尾,四肢着地,北部隆起,阴刻龟裂纹;龟背中央设双层仰莲,上承圆柱形筹筒,筒身刻双线“论语玉烛”四字。筒内置鎏金酒令银鎏金酒筹50根,每枚正面刻令辞,令辞上半段采自《论语》语句,下半段是酒令的具体内容,包括“自饮(酌)”“伴饮”“劝饮”“处(罚)”“放(皆不饮)”“指定人饮”等六种。有关唐代饮酒行令方面的实物比较罕见,文献记载也多语焉不详,唐龟负论语玉烛酒筹鎏金银筒及“论语玉烛”酒筹的发现,为研究唐代的饮酒风俗与娱乐生活提供了珍贵的资料。2013年,唐龟负论语玉烛酒筹鎏金银筒,被国家文物局列入《第三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目录》。遗憾的是,据“镇博表妹”介绍,“论语玉烛”酒筹当为珍品,而唐龟负论语玉烛酒筹鎏金银筒为复制品。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古代通史基本陈列”展厅展出的唐龟负论语玉烛酒筹鎏金银筒也为复制品,这次来到镇江博物馆也未能一睹这件稀世珍宝的真容,此为最大遗憾!
http://s6/mw690/001kdNU6zy6KFd9j73n85&690
龟负论语玉烛酒筹鎏金银筒(复制品)及酒筹
【唐,1982年丁卯桥唐代窖藏出土】
http://s5/mw690/001kdNU6zy6KFd8H7p2f4&690
银鎏金“寿比蟠桃”杯
【宋,1982年溧阳县平桥乡小平桥村宋代窖藏出土】
http://s8/mw690/001kdNU6zy6KFd8CTvV87&690
金水晶坠饰耳环
【明,丹徒蒋桥出土】
“意匠天工:馆藏古代工艺精品展”以明清至民国时期的杂项工艺品为主,包括玉器、木器、牙雕等种类。据“镇博表妹”介绍,紫檀木雕花罗汉榻是颇有故事的一件文物。这件罗汉榻为清代宫廷用品,床围内侧雕刻九条龙纹,外侧雕刻花鸟。晚清时期被太监盗卖出宫,流散民间,后被私人收藏,1959年捐献给镇江博物馆。“意匠天工:馆藏古代工艺精品展”中有很多展品标注着“前北平古物陈列所(收藏)”的字样,后经“镇博表妹”介绍方才得知,这批器物原本在“古物南迁”后存放在南京,后由南京博物院用其中的部分文物和江苏省地方博物馆的精品馆藏进行交换。
http://s13/mw690/001kdNU6zy6KFdoKQ56bc&690
铜镀金珐琅盆景(局部)
【清,前北平古物陈列所藏】
http://s13/mw690/001kdNU6zy6KFdoEWrq6c&690
牙雕螃蟹
【清,私人捐赠】
前往镇江博物馆时还赶上了两个临时陈列:“颗粟大千:西安博物院藏古代印章精品展”“我为大师画素描:李岚清素描艺术展”。“颗粟大千:西安博物院藏古代印章精品展”为观众详细梳理了中国印章自先秦以至晚清民国的发展历程,既是一部简明的“中国印章史”,也可以算是一部简明的“中国篆刻史”。“我为大师画素描:李岚清素描艺术展”是前国务院总理李岚清为中外名人所作的肖像画展,曾在北京展出。
http://s13/mw690/001kdNU6zy6KFc6oH0w2c&690
镇江博物馆
http://s12/mw690/001kdNU6zy6KFc5MLdp8b&690
镇江博物馆
吹毛求疵的讲,对镇江博物馆的展览满意度不高。第一,作为一座地级市博物馆,缺少一个能够展现地方特色的通史陈列,不得不说是一种遗憾。随着博物馆的发展,现在很多博物馆越来越重视展现“这一个”的专题陈列,但如果想让观众对地方的历史文化能够有一个完整、系统的认识,一个具有地方特色的通史陈列还是不可或缺的。第二,展览缺乏“布展设计”,展览基本还是以“库房式”陈列为主,在展现设计、展品摆放、展览布光、场景还原等方面还显欠缺。
与镇江博物馆新馆毗邻的便是镇江博物馆的老馆,这是一座一百年前的建筑:镇江英国领事馆旧址。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了《中英天津条约》,镇江被开辟为通商口岸,1864年英国开始在云台山上建领事馆。1888年初,镇江洋捕殴毙华人,群众愤怒焚毁了领事馆及巡捕房等。1889年,清政府在侵略者的高压之下重修领事馆。镇江英国领事馆旧址,于199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http://s15/mw690/001kdNU6zy6KFbywTvM8e&690
镇江博物馆
http://s6/mw690/001kdNU6zy6KFbCZ5Fr75&690
镇江博物馆
镇江博物馆搬迁新址后,镇江英国领事馆旧址仍然作为镇江博物馆分馆,复原陈列了领事馆会客室、卧室等房间,另外开办“馆藏佛教文物精品展”。
“馆藏佛教文物精品展”虽然展厅不大、展品不多,但绝对可谓夺人眼球!展厅的展品以1960年甘露寺铁塔地宫出土文物为主,包括石函题记碑、长干寺及禅众寺金银棺椁、舍利等。众妙和合,在“镇博表妹”的帮助下,有幸瞻礼到甘露寺铁塔所瘞藏的释迦牟尼佛真身舍利。这十一颗释迦牟尼佛舍利1960年出土于甘露寺铁塔地宫,根据石函题记碑记载,为晚唐名相李德裕从南京长干寺(今大报恩寺)礼请而来。虽然这是一颗释迦牟尼佛舍利陈列在镇江博物馆“馆藏佛教文物精品展”展厅,但平时并不轻易示人,这次因缘难得,法缘殊胜,礼拜舍利,如礼世尊!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http://s8/mw690/001kdNU6zy6KFbGdl5Rd7&690
镇江博物馆
【东晋,镇江跑马山一号东晋墓拣选】
http://s15/mw690/001kdNU6zy6KFbGiZ9c1e&690
镇江博物馆
【唐,1960年镇江市甘露寺铁塔地宫出土】
http://s14/mw690/001kdNU6zy6KFbGpSjP5d&690
镇江博物馆
【唐,1960年镇江市甘露寺铁塔地宫出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