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河之南(九) 白马驮经到东土——参礼释源白马寺(10月31日)

(2007-11-09 18:27:03)
标签:

旅游

河南

白马寺

分类: 旅游·参观
大河之南(九) 白马驮经到东土——参礼释源白马寺(10月31日)
 

经过半天的奔波,终于到了汉地佛教的发源地白马寺。相传东汉明帝永平七年(64年),遣郎中蔡愔、博士弟子秦景等赴天竺求法。十年(67年),与天竺高僧摄摩腾、竺法兰归来后在洛阳建此寺。白马寺一名,因白马驮负佛经归还而得。

 

大河之南(九) 白马驮经到东土——参礼释源白马寺(10月31日)

 

在山门留影(“白马寺”匾额为赵朴老所书)

 

又一个没想到,到白马寺的第一件事竟然又是过堂——看来我这一辈子是和吃分不开了。白马寺的斋饭做得还算不错,但有一点我是不太喜欢的——姜放得太多了。白吃寺里的斋饭,还挑三拣四,罪过罪过~~

 

过完堂,在白马寺演沙法师的带领下参观了寺院。白马寺一共有五重殿堂:天王殿(内供布袋和尚、韦驮菩萨、四大天王)、大佛殿(内供释迦三圣:释迦牟尼佛、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大雄殿(内供三世佛: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药师佛、十八罗汉)、接引殿(内供西方三圣: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毗卢阁(内供华严三圣:毗卢遮那佛、文殊菩萨、普贤菩萨)。整座白马寺是典型的汉传佛教寺院,主殿分布在中路,东西两侧还有钟鼓楼、六祖殿、玉佛殿、客堂等建筑。

 

大河之南(九) 白马驮经到东土——参礼释源白马寺(10月31日)

 

大佛殿

 

大河之南(九) 白马驮经到东土——参礼释源白马寺(10月31日)

 

大雄殿

 

大河之南(九) 白马驮经到东土——参礼释源白马寺(10月31日)

 

清凉台(内为毗卢阁)

 

白马寺内最最珍贵的文物就是几十件夹纻干漆工艺的佛教造像。所谓夹纻干漆工艺,就是先用泥、沙、竹、木等作成原胎,然后缚裹纻麻(布)或丝,再行涂漆,如此反复裹缚多次,最后脱去原胎,描金绘彩。这种造像造型美,重量轻,结实坚固,经久不坏。这种工艺始于战国时期,唐代技术娴熟。但保留下来的古代夹纻干漆神像不多。而且今人虽然可以破解其中的工艺,但却难以仿照制作。白马寺内的布袋和尚、三世佛都是夹纻干漆工艺的造像,尤为难得的是,还有一整套十八罗汉夹纻干漆工艺造像,这是全国现在仅存的唯一一套,据说是当年周恩来总理特意从故宫调拨出来的,堪称我国的国宝级文物。

 

来白马寺参观的人不少,毕竟这里是中国佛教的祖庭释源,但白马寺里有三个地方却是人烟稀少,但又颇值得一看的。一个是摄摩腾祖师墓,另一个是竺法兰祖师墓,还有一个是凌云塔。

 

摄摩腾、竺法兰两位法师是最早来到东土弘扬佛法的僧人,他们在东汉政府的帮助下营建伽蓝白马寺,并翻译出了最早的汉译经典——《佛说四十二章经》。感谢白马寺的李居士,送给我们每人一套精装的《佛说四十二章经》,这应该是来白马寺最好的留念了。阿弥陀佛!

 

大河之南(九) 白马驮经到东土——参礼释源白马寺(10月31日)

 

摄摩腾祖师墓

 

大河之南(九) 白马驮经到东土——参礼释源白马寺(10月31日)

 

竺法兰祖师墓

 

齐云塔初建为木塔,后毁于雷火。现存之齐云塔,为金大定十五年(1175年)所重修,故又称"金方塔",为四方形密檐式砖塔,距今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塔边长7.8米,通高35米,共十三层。据演沙法师介绍,塔内曾供奉佛陀舍利。绕塔一周、礼塔一拜。

 

大河之南(九) 白马驮经到东土——参礼释源白马寺(10月31日)

 

在齐云塔与戒宽法师(左)、演沙法师(中)合影

 

总体来说,白马寺的感觉还是很不错的,尤其是在傍晚和清晨的时候,寺内还没有游客,清静、安宁、庄严、肃穆。

 

大河之南(九) 白马驮经到东土——参礼释源白马寺(10月31日)

 

残碑

 

大河之南(九) 白马驮经到东土——参礼释源白马寺(10月31日)

 

一日不做,一日不食——寺院的清晨

 

游走在寺里,想象着当年摄摩腾、竺法兰两位高僧译经的场景,回忆着中国佛教两千年来的发展脉络,别是一番享受。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顶礼摄摩腾法师!

 

顶礼竺法兰法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