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杂文 |
多年的媳妇熬成婆
-当年的非法移民设身处地谈美国非法移民问题
乃枫
刊载于《城市杂志》周刊
“非法移民”,这个叫全体美国人伤透了脑筋的“哥德巴赫猜想”,其实本没有那么扑朔迷离。说穿了,不过是个时间上的早晚问题。这好比旧中国受气的小媳妇,小心翼翼、忍气吞声,但等着有朝一日自己当婆婆。因此,对于她来说,受气只是眼前,而只要有了儿子,当婆婆却是或早或晚的事。但人世间的事往往如此,真正不忘本的有几个?有朝一日等她果真当了婆婆,你看吧,十之有九,把她当小媳妇的苦楚忘得一干二净。于是,这回轮她了,对她自己的儿媳妇照旧横挑鼻子竖挑眼,可得把当婆婆的隐过足了。
仔细想,这事还真有点像。不信看看你的前后左右,土生土长的有几个?哪个不是移民来的?而移民来的当中,曾经不合法的,一定不在少数。可问题是你看看他们如今对后来者的态度?像不像些“一朝成婆”的小媳妇?这事不说叫人心寒,也保证吓得你心里一哆嗦。要么,本文开头怎么一下子就想起了旧中国的小媳妇?
这里选登的,是某西语媒体最近整理的一些数据以及部分笔者与洛杉矶地区曾经非法的西裔移民的几段谈话。观点对错与否,还请读者明鉴。
族群大 非法移民自然就多
人口普查局的统计数据显示,美国现有人口两亿八千六百万,其中有四千多万是讲西班牙语的移民,这个数字竟占了美国人口总数的14%。他们大多数都是美国公民或者已经取得了永久居留身份的合法移民。不过,也有很多人目前还不是。据有关方面统计,目前至少有一千一百万人在美国非法居留,他们当中有超过75%的人是讲西班牙语的拉美裔。
最近,全国范围内几百万人走上街头,参加抗议示威活动,他们向国会和总统大声呼吁,要求给他们一个合法的身份。这几百万人发出的共同声音,受到了全国大多数有正义感的人们的热情响应。仅在洛杉矶,参加抗议游行的人数就超过了五十万。
曾经非法的卡斯特罗
某报一位名叫弗朗西斯科•卡斯特罗(Francisco Castro)的新闻工作者报导了上述示威活动。因为他自己曾经也是一名非法移民,他懂得移民的艰难、理解移民的处境,因此,他的报导写得忠实、贴砌、生动、感人。
“我十五岁的时候来到这里。当时,藏在卡车后车厢的一堆木头下面,就这么,非法越境,过来了。”
卡斯特罗的母亲当时已经在美国。她在1986年的移民大赦中获得合法身份以后又获得了绿卡,后来正式归化为美国公民。如今的卡斯特罗已经结婚,并且有了个三个月大的儿子,生下来就是美国公民。
卡斯特罗的太太玛丽娅在墨西哥北部边界城市提华纳长大,岳父居住在洛杉矶。玛丽娅说,“我出生后不久,爸爸到美国来工作,他和我的几个哥哥在洛杉矶呆了好几年。这期间,我母亲经常带我过来探望我的爸爸和哥哥,所以,我来美国已经不止一次了。”
玛丽娅长大以后决定移居美国。她先以探亲签证入境,不过,后来她非法逾期居留,再后来,顺理成章,也就成了合法居民。数年后,她接受归化,成了响铛铛的美国公民。
弗朗西斯科•卡斯特罗说,“我们这座城市的拉美裔居民可以说包括了来自拉美各个国家的移民。在这里,你可以看到上个星期刚从墨西哥来的,也可以看到在这里生活了二十年、三十年,甚至四十年的。总之,我们在洛杉矶已经根深蒂固。”
残人不残志的门多萨
有关方面的人口调查指出,在美国现有的劳动力中,有将近两千万的拉美裔移民。他们当中,许多人受雇于服务业,还有一些是小业主。比如,胡安•卡洛斯•门多萨(Juan Caroche Mendoza)就是一个。
门多萨在墨西哥的父母双双都是盲人,他们育有九个孩子。“我们很小的时候就能帮家里做事。”门多萨说,“我们的父母一生都在忙忙碌碌,因此,我们很小的时候从他们身上学到的就是,多干活、做好人。”
他十六岁来美国,是夜深人静的时候穿过一条泥泞的隧道越过美国边境的。后来,他的姐姐和七个哥哥也相继来到美国。再后来,门多萨在一起交通事故中不幸失去了一条腿。不过,他没有从此跌倒,等渐渐适应了身体的残疾之后,他又以十倍的热情投入了生活。如今的门多萨是洛杉矶郊外一家法式餐馆的老板,那餐馆的名字叫“Paul's Café”。他已经有合法的居住证件,他的几个在美国出生的孩子也都是美国公民,其中一个还是现役军人,正在驻伊拉克军中服役。
门多萨说,他在这里感到自豪,因此正在努力争取成为一名美国公民,象其它来自拉美国家的人一样。“这个国家的最美丽之处就在于它能给你机会。在我的母国,要想成功,很难。”
死里逃生的劳伦佐
还有一位叫劳伦佐的移民,他从危地马拉来洛杉矶,前后来了两次。第一次轻而易举地穿过了洛杉矶以南的美墨边境,后来加强边境管控之后,他又经历了一次艰苦的旅程才抵达了得克萨斯州。
“我们在墨西哥的山区迷了路,困在山里好几天。当时,没有水、没有食物,简直什么都没有,只有等死一条路。”他说,靠近边境一线的墨西哥警察向他们索要贿赂,扬言否则要打死危地马拉人。他和他的同伙经历了一个月的长途跋涉,这才北上侥幸穿过墨西哥。可谁知道,等他们一干人到了美墨边境,遇到的艰难困苦更多。沙漠中又迷失了两天两夜,寒冷、饥饿和绝望使他们再次陷入绝境。劳伦佐说,或许是上帝保佑了他们,因为他们是怀着一个良好的愿望到这里来谋求改善生活的机会的。
劳伦佐说,他和他的家人目前在洛杉矶生活得还不错。不过,心里总还是有太多不确定的因素。“你知道,生活中最可怕的是没有安定感。你根本无法知道什么时候有人会来敲你的门,把你拽出去送走,因为你是另类,在这里你属于非法居留 。”
记者弗朗西斯科•卡斯特罗对此却极有信心,他认为,或早或晚,所有移民必定殊途同归。“无论他们有没有合法证件,其实结果都一样,有些人虽然被送回去了,但早晚他们还会再回来,最终,哪个都得成为合法移民,尽管这要等到很久的将来。”
再次大赦是否公平
美国以前曾经多次大赦过数百万非法移民。但对此,批评人士指出,如果再行大赦,对那些通过合法途径争取合法移民身份的人似乎不够公平。
然而,许多拉美裔人士争辩说,如果大规模将非法移民遣返,那将会更为不公平。因为,那将意味着强行拆散许多幸福家庭。他们坚持认为,只有及时为那些已经在美国生活一段时间的人提供成为公民的正当途径,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个“令人头疼”的移民问题。
他们衷心希望总统和国会能够在这个问题上达成一致。
“以履适足”还是“以足适履”
看来,问题的核心就在于如何正确看待现存的“既成”现状了。本文开头时曾举过旧中国“小媳妇”的例子。但写到这里,好像还有一比,话说白了,就是“足”与“履”之间的关系。
比如,《大红灯笼》里边说的那个男人,他可以有四个老婆。想必作家如此写,就一定有其当时社会的代表性。如此说,现在还行不行?这个问题显然不必回答。那么,那时候为什么无人对此提出指责?原因也同样不必解释,那是因为,那时候的中国还没有推行后来的《婚姻法》。而即便后来推行了,人们毕竟也没有依此强行拆散那些强扭的、哪怕是一夫多妻的、不合法的、但已属既成的婚姻。注意,这里值得特别指出的是“既成”二字。说得明白一点,这个“既成”就是你那只应该穿上鞋子的脚,而这里的“鞋子”就是用来约束脚的法律。那么,问题显然就纠缠到究竟是应该“以履适足”,还是“以足适履”的争论上了。如此说,美国的移民这只“足”,是在移民法这只“履”远没有产生之前就有了。因此,“削足适履”不是办法,因势利导才是正路。
-当年的非法移民设身处地谈美国非法移民问题
乃枫
刊载于《城市杂志》周刊
“非法移民”,这个叫全体美国人伤透了脑筋的“哥德巴赫猜想”,其实本没有那么扑朔迷离。说穿了,不过是个时间上的早晚问题。这好比旧中国受气的小媳妇,小心翼翼、忍气吞声,但等着有朝一日自己当婆婆。因此,对于她来说,受气只是眼前,而只要有了儿子,当婆婆却是或早或晚的事。但人世间的事往往如此,真正不忘本的有几个?有朝一日等她果真当了婆婆,你看吧,十之有九,把她当小媳妇的苦楚忘得一干二净。于是,这回轮她了,对她自己的儿媳妇照旧横挑鼻子竖挑眼,可得把当婆婆的隐过足了。
仔细想,这事还真有点像。不信看看你的前后左右,土生土长的有几个?哪个不是移民来的?而移民来的当中,曾经不合法的,一定不在少数。可问题是你看看他们如今对后来者的态度?像不像些“一朝成婆”的小媳妇?这事不说叫人心寒,也保证吓得你心里一哆嗦。要么,本文开头怎么一下子就想起了旧中国的小媳妇?
这里选登的,是某西语媒体最近整理的一些数据以及部分笔者与洛杉矶地区曾经非法的西裔移民的几段谈话。观点对错与否,还请读者明鉴。
族群大 非法移民自然就多
人口普查局的统计数据显示,美国现有人口两亿八千六百万,其中有四千多万是讲西班牙语的移民,这个数字竟占了美国人口总数的14%。他们大多数都是美国公民或者已经取得了永久居留身份的合法移民。不过,也有很多人目前还不是。据有关方面统计,目前至少有一千一百万人在美国非法居留,他们当中有超过75%的人是讲西班牙语的拉美裔。
最近,全国范围内几百万人走上街头,参加抗议示威活动,他们向国会和总统大声呼吁,要求给他们一个合法的身份。这几百万人发出的共同声音,受到了全国大多数有正义感的人们的热情响应。仅在洛杉矶,参加抗议游行的人数就超过了五十万。
曾经非法的卡斯特罗
某报一位名叫弗朗西斯科•卡斯特罗(Francisco Castro)的新闻工作者报导了上述示威活动。因为他自己曾经也是一名非法移民,他懂得移民的艰难、理解移民的处境,因此,他的报导写得忠实、贴砌、生动、感人。
“我十五岁的时候来到这里。当时,藏在卡车后车厢的一堆木头下面,就这么,非法越境,过来了。”
卡斯特罗的母亲当时已经在美国。她在1986年的移民大赦中获得合法身份以后又获得了绿卡,后来正式归化为美国公民。如今的卡斯特罗已经结婚,并且有了个三个月大的儿子,生下来就是美国公民。
卡斯特罗的太太玛丽娅在墨西哥北部边界城市提华纳长大,岳父居住在洛杉矶。玛丽娅说,“我出生后不久,爸爸到美国来工作,他和我的几个哥哥在洛杉矶呆了好几年。这期间,我母亲经常带我过来探望我的爸爸和哥哥,所以,我来美国已经不止一次了。”
玛丽娅长大以后决定移居美国。她先以探亲签证入境,不过,后来她非法逾期居留,再后来,顺理成章,也就成了合法居民。数年后,她接受归化,成了响铛铛的美国公民。
弗朗西斯科•卡斯特罗说,“我们这座城市的拉美裔居民可以说包括了来自拉美各个国家的移民。在这里,你可以看到上个星期刚从墨西哥来的,也可以看到在这里生活了二十年、三十年,甚至四十年的。总之,我们在洛杉矶已经根深蒂固。”
残人不残志的门多萨
有关方面的人口调查指出,在美国现有的劳动力中,有将近两千万的拉美裔移民。他们当中,许多人受雇于服务业,还有一些是小业主。比如,胡安•卡洛斯•门多萨(Juan Caroche Mendoza)就是一个。
门多萨在墨西哥的父母双双都是盲人,他们育有九个孩子。“我们很小的时候就能帮家里做事。”门多萨说,“我们的父母一生都在忙忙碌碌,因此,我们很小的时候从他们身上学到的就是,多干活、做好人。”
他十六岁来美国,是夜深人静的时候穿过一条泥泞的隧道越过美国边境的。后来,他的姐姐和七个哥哥也相继来到美国。再后来,门多萨在一起交通事故中不幸失去了一条腿。不过,他没有从此跌倒,等渐渐适应了身体的残疾之后,他又以十倍的热情投入了生活。如今的门多萨是洛杉矶郊外一家法式餐馆的老板,那餐馆的名字叫“Paul's Café”。他已经有合法的居住证件,他的几个在美国出生的孩子也都是美国公民,其中一个还是现役军人,正在驻伊拉克军中服役。
门多萨说,他在这里感到自豪,因此正在努力争取成为一名美国公民,象其它来自拉美国家的人一样。“这个国家的最美丽之处就在于它能给你机会。在我的母国,要想成功,很难。”
死里逃生的劳伦佐
还有一位叫劳伦佐的移民,他从危地马拉来洛杉矶,前后来了两次。第一次轻而易举地穿过了洛杉矶以南的美墨边境,后来加强边境管控之后,他又经历了一次艰苦的旅程才抵达了得克萨斯州。
“我们在墨西哥的山区迷了路,困在山里好几天。当时,没有水、没有食物,简直什么都没有,只有等死一条路。”他说,靠近边境一线的墨西哥警察向他们索要贿赂,扬言否则要打死危地马拉人。他和他的同伙经历了一个月的长途跋涉,这才北上侥幸穿过墨西哥。可谁知道,等他们一干人到了美墨边境,遇到的艰难困苦更多。沙漠中又迷失了两天两夜,寒冷、饥饿和绝望使他们再次陷入绝境。劳伦佐说,或许是上帝保佑了他们,因为他们是怀着一个良好的愿望到这里来谋求改善生活的机会的。
劳伦佐说,他和他的家人目前在洛杉矶生活得还不错。不过,心里总还是有太多不确定的因素。“你知道,生活中最可怕的是没有安定感。你根本无法知道什么时候有人会来敲你的门,把你拽出去送走,因为你是另类,在这里你属于非法居留 。”
记者弗朗西斯科•卡斯特罗对此却极有信心,他认为,或早或晚,所有移民必定殊途同归。“无论他们有没有合法证件,其实结果都一样,有些人虽然被送回去了,但早晚他们还会再回来,最终,哪个都得成为合法移民,尽管这要等到很久的将来。”
再次大赦是否公平
美国以前曾经多次大赦过数百万非法移民。但对此,批评人士指出,如果再行大赦,对那些通过合法途径争取合法移民身份的人似乎不够公平。
然而,许多拉美裔人士争辩说,如果大规模将非法移民遣返,那将会更为不公平。因为,那将意味着强行拆散许多幸福家庭。他们坚持认为,只有及时为那些已经在美国生活一段时间的人提供成为公民的正当途径,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个“令人头疼”的移民问题。
他们衷心希望总统和国会能够在这个问题上达成一致。
“以履适足”还是“以足适履”
看来,问题的核心就在于如何正确看待现存的“既成”现状了。本文开头时曾举过旧中国“小媳妇”的例子。但写到这里,好像还有一比,话说白了,就是“足”与“履”之间的关系。
比如,《大红灯笼》里边说的那个男人,他可以有四个老婆。想必作家如此写,就一定有其当时社会的代表性。如此说,现在还行不行?这个问题显然不必回答。那么,那时候为什么无人对此提出指责?原因也同样不必解释,那是因为,那时候的中国还没有推行后来的《婚姻法》。而即便后来推行了,人们毕竟也没有依此强行拆散那些强扭的、哪怕是一夫多妻的、不合法的、但已属既成的婚姻。注意,这里值得特别指出的是“既成”二字。说得明白一点,这个“既成”就是你那只应该穿上鞋子的脚,而这里的“鞋子”就是用来约束脚的法律。那么,问题显然就纠缠到究竟是应该“以履适足”,还是“以足适履”的争论上了。如此说,美国的移民这只“足”,是在移民法这只“履”远没有产生之前就有了。因此,“削足适履”不是办法,因势利导才是正路。
前一篇:左煕宁的好莱坞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