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晚年张爱玲的饮食和疾病

(2012-12-21 20:26:49)
标签:

文化

分类: 书边余墨

http://s10/mw690/4868cc51hd15c062ce029&690

庄信正在纪念张爱玲的文章《“旧事凄凉不可听”》中,引用张爱玲的名句:“三十前的月亮早已沉下去,三十年前的人也死了,然而三十年前的故事还没完——完不了。”

 

晚年张爱玲的饮食和疾病
柳已青

 

     “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蚤子。”晚年张爱玲在美国过着隐居的生活,但她仍然无法摆脱生活中“咬啮性的小烦恼”,因为跳蚤(虫患),她多次搬家(迁居,为了行动方便,东西全扔光),甚至住在酒店里。晚年张爱玲怕与人来往,拍接电话,怕写回信,即使姑姑的来信,也积压了好长时间才拆阅。

    最近读《张爱玲庄信正通信集》,好像懂得了张爱玲,一位女作家晚年的寂寥时光,被牙病、皮肤病、头痛、脚肿等疾病缠身。张爱玲的晚年,她不断地放弃人生中多余的东西,用减法捍卫自己的尊严。当然,说懂得张爱玲,需要很大的勇气,尤其是在没有读通陈子善、庄信正等专家写张的专著之前。

    我最初是在《书城》杂志读到张爱玲庄信正的通信,庄信正先生做的注释。后来在青岛,薛原宴请庄信正、杨荣华夫妇,邀请我作陪,有幸和庄信正先生一席谈。得知庄先生是山东即墨人,上世纪50年代就读于台湾大学外文系。前两天见到薛原,薛告诉我,他收到一封庄先生的邮件,庄先生在台湾买了我的两本书《绝代风流:西南联大生活实录》《先生之风: 西南联大教授群像》。听了薛原的话,有一点惭愧,由我生性懒惰,未能和师友及时通信联系。

    上世纪九十年代,由于夏正清的推介,从海外吹来的文学史的风,让张爱玲重新回归读者的视野。那时,读过一些张爱玲的小说和散文。这一次,借着庄信正先生的这本书,拉近了与张爱玲的距离。通过两人的来往信函,可以了解张爱玲的作品、出版、阅读、生活点点滴滴。庄信正不仅在生活上给张爱玲很多帮助,在作品出版和修改上也给了很多中肯的建议。 
    庄信正在致张爱玲的信中(1983年1月26日)建议张续写《红楼梦》。“据说端木蕻良正在续写《红楼梦》,我觉得端木未免自视太高……我提到您是唯一的‘人选’。谷崎润一郎曾将《源氏物语》译成现代日文,我们这部宝书真也应该有您这样的大手笔来续完。这工作鲁迅、沈从文、张恨水等人都不能胜任。”

    1982年,据庄信正说,因他给张爱玲报告心得时,重又提到《色·戒》里用曲笔来处理女主角王佳芝一事,于是引发张爱玲在7月5日给他的信中说:“……《色·戒》中的佳芝本来心理不正常,因为为了做特工牺牲了童贞,而同伙的同学对这一点的态度不好,给了她很大的刺激。英文有句名言:‘权势是一种春药’,我想也是,a love potion——应当添进去,多谢间接提醒我——佳芝多少有点爱易先生,性方面也OK。”

    更有意思的是,从庄信正先生的注释中,可以了解张爱玲的生活细节,这对张迷来说,弥足珍贵。比如饮食方面:“她(张爱玲)饮食不正常,只吃店里买来的pies,对经理说吃别的东西会吐。我告诉(林)式同她多年来时常生病(主要是感冒);吃东西异于常人,往往只吃蛋糕、饼干之类。”正因为如此,庄信正在信中给她忠告:“觉得还是能力求平衡,如蔬菜、水果、牛奶、鱼类都可常吃,光吃蛋糕会失之偏颇。”

    1988年8月3日,庄信正在致张爱玲的这封信函中,还注释到一个非常八卦的事情,有一位女记者搬进了张爱玲的公寓,租住张对面的房间,刺探张爱玲饮食起居的生活状况。读到这一段时,我在微博上发了一条并@宋以朗 先生,宋先生回复我一个网络地址。原来如此!
    这个女记者叫戴文采,时为《美洲中报》的编辑,她是张爱玲的铁杆粉丝,采访的请求被拒绝后,费尽心思接近张爱玲。于是,租住张爱玲对面房间,借机观察、偷窥、跟踪,甚至每天扒拉张爱玲丢的生活垃圾。戴文采令今天的娱记和狗仔都望尘莫及的方式,写出了一篇报道《华丽缘──我的邻居张爱玲》,在《美洲中报》连载。

    戴文采在这篇文章中,写道张爱玲的饮食,先来了一段抒情:“总之女人进食并不为肚子饿,只是闲情的释放,属于趣味主义,而且愈是挑嘴愈现精致,没有办法对自己的情趣苟且,这才是零食的精神内涵。”然后评论道:“光吃零食如果是柔艳,极端挑嘴就是刚强,柔艳刚强,真正的亮烈难犯,《今生今世》书里说张爱玲‘柔艳刚强,亮烈难犯’。”

    接下来戴文采不厌其烦地写张爱玲吃了什么披萨:“深浅两色玫瑰红的硬纸壳,右边大半角印著一碟露出突馅的派皮,松松酥酥烤成金黄,夹馅有菇丁、胡萝卜、鸡肉丁、洋葱、青豆、通心粉、火腿片、洋芋丁,勾了浓浓的玉米茨汁,不含奶油而且是无盐料理,原汁健康食物,附有铝制圆碟子,直接放在炉上烤,吃完碟子一并放弃,乾净俐落,‘理性到清洁’”。

    张爱玲吃一种六块装的苏格兰松饼;每天喝TWO- TAN牌LOWFAT鲜奶;还吃许多种不同的淡味及无味蔬菜,有些罐头装也有些铝箔包;买了中国食品——刘记葱油饼标明了使用蔬菜油加葱花;她她还买芝麻酱……

    像摄像机镜头似的,想想真可怕。但是,很多张迷很痛恨戴文采这么强悍、前无古人后有模仿的狗仔式猎取新闻,另一方面,又从戴的文章中,获得了非常精准、琐屑的张爱玲的生活记录。

    张爱玲的饮食习惯和他晚年的疾病,也有必然的联系。如她给夏志清的一封信里所说:“天天上午忙搬家,下午远道上城去看医生。有时候回来已经过午夜了,最后一段公车停驶,要叫汽车——剩下的时间只够吃睡……”张爱玲偏爱甜食,导致晚年牙齿坏了,频频去看牙医。

    其实,一个作家的晚年,不在于吃了什么。读者最关注的还是写了什么作品。自《秧歌》之后,张爱玲陆续写出了《色·戒》《红楼梦魇》《小团圆》。《红楼梦魇》是繁华落尽的虚空,渗透了个人生命体验的对《红楼梦》的解读。而记忆真正是她一生无法摆脱的梦魇,无所谓是非成败,如果看重这个,就不是张爱玲了。《色·戒》和《小团圆》都是晚年张爱玲,对自己生命的凝望,细细地咀嚼记忆,成了笔下密密的文字。

    庄信正最后一封给张爱玲的信写于1994年12月16日,谈到于青的《张爱玲传》,“认为抄资料太多”。1995年9月8日(中国的“中秋节”前一天),张爱玲孤身一人,死在公寓的床上。中秋节的月亮,再也照不到这位中国的女作家。9月10日,庄信正买到《张爱玲散文全编》(浙江文艺出版社,1995年1月第4次印刷)和《李鸿章家书》(中国华侨出版社,1994年11月),可惜这两本书已经无法邮寄给张爱玲了。

    庄信正在纪念张爱玲的文章《“旧事凄凉不可听”》中,引用张爱玲的名句:“三十前的月亮早已沉下去,三十年前的人也死了,然而三十年前的故事还没完——完不了。”

    三十年前的苍凉已经随风而逝,可是,传奇未完。


《张爱玲庄信正通信集》 庄信正  编注  新星出版社2012年9月第1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百菜不如白菜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