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痛哀悼著名诗人马新朝老乡 特辑诗人小传

标签:
陈立红马新朝逝世黄河文化 |
分类: 诗歌日记 |
沉痛哀悼诗人马新朝老乡
(马新朝遗像)
河南省诗歌学会:
惊悉诗人马新朝老乡不幸病逝,悲痛万分!新朝先生是中国诗坛处理现代与传统、城市与乡村经验最好的诗人,从早期跟随黄河漂流队采访,到长诗《幻河》横空出世,他完成了从传统抒情到现代经验的转型定型。但他并未就此止步,而是继续探索新诗语感的可能性,在从城市回溯乡村的过程中,找到了更加简洁灵动深邃的经验叙事方式,诗歌技艺已达炉火纯青之境。
新朝先生正值壮年,还有更高的诗歌巅峰需要攀登,他的突然离世是河南诗坛和中国诗坛的重大损失,令人扼腕叹息。
特遣先生诗集著作之名撰联致哀!敬请马先生家属节哀!
幻河高蹈黄河抒情河魂有泪爱河由现代溯源传统珠峰仰止
低处之光花红触地大地无语响器从城市瞩目乡村马营低首
陈立红
2016年9月3日于北京
(马新朝长诗《幻河》于2003年荣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诗歌奖)
诗人马新朝小传
马新朝,著名诗人,书法家。中国诗歌学会副会长,河南省诗歌学会会长,河南省作家书画院执行院长。1953年11月24日出生于河南省南阳市唐河县马营村农民家庭。少时受教于曾任国民党武汉市教育长的邻居大哥马体俊,习古文、书法、京胡。15岁前能背300多首古诗词和不少古文名篇,通读多遍《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马新朝后来说,“是大哥把我引上文学之路,并疯狂地爱上了诗歌,当时写了不少的旧体诗。”
1970年17岁时,遵从大哥的建议,参军入伍,在部队图书馆接触现代诗。还通过朋友关系,经常从河南大学图书馆里借书看,不仅有现代诗集,还有小说,散文,理论等,并开始着手写作现代诗和小说。1974年21岁,在《河南文艺》发表处女作,是一篇《红楼梦》评论,约有五千多字。1979年26岁,在《东海》杂志发表《硬骨头六连组诗》10首,入选《浙江30年诗选》,次年荣获为南京军区文学创作奖。
1985年32岁,退伍后分配到郑州工作,任共青团河南省委主办的《时代青年》杂志编辑记者。1986年,由中原青年诗丛编辑出版诗集《走向天空》。
1987年34岁,参加黄河漂流采访4个月,“经历了一场心灵的、身体的以及生死的考验,却激动不已,每天都处于亢奋之中,写出了一组组的诗歌。”在《人民文学》《诗刊》《中国作家》《上海文学》等重要文学刊物上发表。1988年35岁,在《十月》杂志第9期发表系列组诗《大黄河》,荣获当年十月杂志文学奖。由中国文联出版公司出版诗集《爱河》。
1989年36岁,由广州文化出版社出版诗集《青春印象》和报告文学《人口黑市纪实》。
1991年38岁,由文心出版社出版报告文学集《河魂》(作者署名马新潮)。1992年39岁,由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出版诗集《黄河抒情诗》。加上黄河漂流的参访经历,以黄河为主题的报告文学和诗歌创作,为后来创作长诗《幻河》积累类了丰富素材和正反经验。
1994年40岁,由中原农民出版社出版诗集《乡村的一些形式》。这部以乡村为主题的诗集,为马新朝后期的现代乡村诗歌创作打下了基础。
2002年49岁,由中原农民出版社出版长诗《幻河》,震动中国诗坛。2003年50岁,长诗《幻河》荣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诗歌奖。
2009年56岁,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诗集《低处的光》,这是马新朝诗歌创作继《幻河》之后的又一次转型。河南文艺出版社出版散文随笔集《大地无语》。
2012年59岁,由大象出版社出版诗集《花红触地》。
2013年60岁,由新加坡出版传媒集团出版《诗书画》杂志专辑《马新朝作品选》。由大象出版社出版《中国当代作家研究丛刊:马新朝研究》(张延文编),是马新朝研究文集。
2016年63岁,4月,在参加巩义诗歌节期间突觉胃部不适,最初按照胃病住院治疗多日。5月查出是胰腺癌中晚期,5月17日再次住院,但病情发展很快,难以控制,但他很达观。5月19日,诗评家李霞到医院探望时他还开玩笑说:“我先走了,给你们先探探路。”6月,第九部诗集《响器》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受到诗歌界瞩目,这是他继续《幻河》之后的又一部代表性作品。8月,在乌克兰留学的儿子提前归来,举办了婚礼。
2016年9月3日16时50分,马新朝先生在郑州病逝,享年63岁。9月5日上午9时,将在郑州殡仪馆举行遗体告别仪式。作为河南省诗歌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诗人吴元成在马新朝患病期间曾多次探望,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新朝大哥是国内知名诗人,人品作品俱佳,并且正当创作之年,我能感觉到他对这个世界有多么留恋,他还有很多诗歌没有写,他说还要写出更好的诗……”
马新朝先生历任《时代青年杂志》副总编,河南省文学院副院长,河南省作协副主席,中国诗歌学会副会长,河南省诗歌学会会长,河南省作家书画院执行院长。出版有诗集《爱河》《青春印象》《黄河抒情诗》《乡村的一些形式》《幻河》《低处的光》《花红触地》《响器》、报告文学集《河魂》《人口黑市纪实》、散文集《大地无语》、评论集等。曾获鲁迅文学奖、《人民文学》杂志奖、《莽原》杂志文学奖、《十月》杂志文学奖、第三届河南省政府文学奖、第四届《闻一多诗歌奖》、首届上官杰出诗人奖、首届杜甫文学奖、《中国诗人》杂志优秀诗人奖、《时代文学》杂志年度诗歌奖等。
马新朝先生是中国诗坛处理现代与传统、城市与乡村经验最好的诗人,从早期跟随黄河漂流队采访,到长诗《幻河》横空出世,他完成了从传统抒情到现代经验的转型定型。但他并未就此止步,而是继续探索新诗语感的可能性,在从城市回溯乡村的过程中,找到了更加简洁灵动深邃的经验叙事方式,诗歌技艺已达炉火纯青之境。新朝先生正值壮年,还有更高的诗歌巅峰需要攀登,他的突然离世是河南诗坛和中国诗坛的重大损失,令人扼腕叹息。特遣先生诗集著作之名撰联致哀——
幻河高蹈黄河抒情河魂有泪爱河由现代溯源传统珠峰仰止
低处之光花红触地大地无语响器从城市瞩目乡村马营低首
马新朝先生,安息吧!与大地同在的诗人将永恒于大地,你的诗篇将与诗神同在!你将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