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晨报:怀念赵西学老师
标签:
陈立红随笔纪念赵西学文化 |
分类: 发表出版 |
说明:南阳作家赵西学老师于春节前去世,到今天快两个月了。赵老师逝世后,遵从他的遗嘱,不麻烦大家,没有通知文友,没有举行告别仪式。我也是在大年初一打电话拜年时得知的。清明将至,特在《南都晨报》发表一篇短文,权作讣告。赵老师人虽走了,但他的精神风范和优秀作品将长存人间!
怎么也没想到,著名作家赵西学老师在春节前的腊月二十七突然去世了,年仅66岁。
赵西学是南阳作家群的著名作家,以“一退”为笔名,从2007年起,用8年时间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了《品中国系列文丛》,推出了《品中国高僧》《品中国帝师》《品中国名医》等10部专著,合计230多万字。特别是他在查出肺癌的5年间,常常是强忍病痛伏案写作,与时间赛跑,却又精益求精,数易其稿,令人赞叹、感佩!
听说赵西学老师患肺癌,是在2010年12月。我去看他时,赵老师儿子说,看了五六家医院,不能手术,只能保守治疗。听到这,我很心痛,却又无可奈何。
赵老师曾给我讲过他曲折的人生经历。他当过兵,开过飞机,还差点当了兽医;退伍后当过井下工人、教师、铜矿干部。他教语文,也兼教历史。也许赵老师后来的历史系列小说和“品中国”系列专著的创作,就是与此有某种联系。
赵西学的小说创作开始于1980年前后,那时他在桐柏大河铜矿学校当教师。1994至1995年,赵西学接连在上海《小说界》杂志上发表两部中篇小说《一个史官的故事》和《一个叫冯道的人》,引起全国文坛瞩目,上海文艺出版社副社长、《小说界》主编魏心宏评价说“引来很多文人作家的激赏”。
从2007年开始,赵西学开始进行《品中国高僧》创作。这是他十卷本《品中国系列文丛》开卷之作,选取了从道安、慧能到鉴真、弘一等14位高僧,以他们的生平事迹为线索,对每个人的思想、贡献进行精到解析和点评。作品融合了小说、传记等多种写法,语言简洁,活泼洒脱,风趣自然,意蕴空远而又饱满丰富,是十分出色的读史论人大散文,也是颇具特色的历史传记小说。从2012年到2015年的4年间,上海文艺出版社接连推出《品中国谋略家》《品中国隐士》等9部专著。
赵老师曾说,家族当中人的寿命多数都不长,因此不敢浪费时间。
是的,人生百年,最终要化成一缕青烟。但留在大地和人们心中的文字,像暗夜的繁星,会永远闪闪发光。
赵西学老师,愿您在繁星的花海里安息!
原载《南都晨报》2016年3月29日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