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当代新诗的建行与分行模式日趋复杂化

(2011-06-25 13:38:42)
标签:

陈立红

诗论

新诗

语感

分行模式

分类: 文学评论

  “网络诗选”举办网上诗歌竞赛,给了一段文字“哦!这阴郁,冷漠的世界多么不了解我!那些岩石,那些家庭不了解我的触摸,也没有一棵树它的影子认我做朋友。我在广阔的世界上漫游。不认识任何人,没有任何友好的野兽把它的鼻子放在我的手上。没有少女吻我的脸欢迎我。有一次,当我从直布罗陀取道去往合恩角我在船上遇见了一些友好的水手当我们挣扎着,使船避免沉没正是那些波浪显得友好,还有撞击船头的水花发出的声音”,让组装诗歌,恢复原诗作品。

 

  说实话,我对诗歌游戏性竞赛,其实是持保留意见的,我一直主张严肃的诗歌创作,但还是参加了。我的想法是,借此挑战一下自己对现代诗歌的理解与把握。我以诗歌复杂建行的模式给这段文字进行了分行、分段,给诗歌定的题目是《世界》。结果公布,分行全对,但题目不对,原作的题目叫《白痴》,作者是美国当代著名诗人约翰·阿什贝利。说实话,我对阿什贝利不甚了解。看介绍,才知他是“后现代诗歌代表人物,是继艾略特和斯蒂文斯之后美国最有影响的诗人。作品机智幽默、抽象深邃。”这就更值得思考了,也触发了我对中国当代新诗建行模式的思索。


  中国当代新诗的建行与分行模式,有日趋复杂化的趋势。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借鉴了西方诗歌的建行与分行模式。这样的处理,使阅读和视觉都感到摇曳多姿、丰富斑斓,气象万千。如果按照传统的方式,比如按语意、节奏和整句来建行与分行,也是可以的,但容易显得传统、呆板,也容易误以为是上世纪80年代的作品,不新。所以,目前新诗的分行问题,其本质是新新诗人标新立异和追求表现复杂经验与丰富体验的结果。


  与传统的简洁、单纯的新诗建行模式相对,我将这种复杂、多变的建行方式称之为复杂的新诗建行模式。这样做有利有弊。有利的是,复杂的新诗建行模式与当代人的复杂的生存境遇、经验与体验,可以达到更高的契合度,新诗的节奏由外在的音韵抑扬,转为内心的波光律动,创作专业化程度也越来越高,达到复杂经验、现代知性和高度智性的复合。这无形中为新诗创作与阅读设置了一道很高的门槛。但,不利的是,不懂现代新诗分行规律的人,根本无法阅读和朗诵这样的诗歌,严重影响了此类新诗的传播。

 

  近些年,我一直想做一下新诗语言与建行和分行方向的专题研究,因为工作忙,目前还无暇顾及。本文最后再说两句,这首诗原题目叫《白痴》,我取的题目叫《世界》。仔细阅读原作,我还是感觉叫《世界》比较贴切,叫《白痴》有些莫名其妙。不知你以为然否?


附录:

 

    白  痴
 
[美]约翰·阿什贝利
马永波译 
 
哦!这阴郁,冷漠的世界
多么不了解我!那些岩石,那些家庭
不了解我的触摸,也没有一棵树
它的影子认我做朋友。
我在广阔的世界上漫游。
不认识任何人,没有任何友好的野兽
把它的鼻子放在我的手上。
没有少女吻我的脸欢迎我。
 
有一次,当我从直布罗陀
取道去往合恩角
我在船上遇见了一些友好的水手
当我们挣扎着,使船避免沉没
正是那些波浪显得友好,还有
撞击船头的水花发出的声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