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感谢新浪博客和襄助朋友-诗集《现实的背影》后记

(2010-01-31 20:36:16)
标签:

陈立红

诗歌

诗集

现实的背影

后记

评论

文化

分类: 诗集《现实的背影》

感谢新浪博客和襄助朋友

——诗集《现实的背影》后记

 

文/陈立红 

 

  如果从1985年1月30日在《南阳日报》“白河”副刊发表新诗处女作算起,今天刚好是我发表诗歌作品25周年纪念日。在今天这个日子编完这部诗集,算是对个人诗歌生涯的一个庄重纪念,也是对已经失去的四分之一世纪的深切缅怀。


  2006年1月,因工作需要,新浪网为我开通了博客,至今已经5年了。但当时只发了几篇评论后就放在了那里,并没有真正用起来。到2007年9月,个人诗集《文明的呼唤》出版,大宝网友在网上发起“百人百评”活动,转发了一批诗集评论文章,结识了一批诗人和网友。在这个交流互动过程中,开始在博客上写“诗歌日记”,记录灵光乍现的诗的灵感和思想火花。没有想到在三年时间里,竟发表新诗作品、诗论及其他评论450多篇,总访问量达40多万人次。这确实没有料到。


  互联网既是实在的又是虚拟的。实在的表现是它就在你的眼前,既可看,可听,还可一遍遍修改自己的博客。而虚拟则表现在一旦断网或者博文被“和谐”了,你就只能看着“找不到网页”的空白屏幕懊恼不已。我是一个严肃认真的人,在网上评论别人的作品,一般不会只是礼节性地写个“欣赏”或发个“赞”“顶”的动画图标敷衍了事,而是要写明诗作的优劣原因。曾经因为这样的直言,还让一些网友很不高兴。我自己受冤枉倒无所谓,只是可惜他们听不进良言,不利于诗艺的进步。我在写好博文或发表评论留言后,总要在自己的电脑里备份一份,以免丢失,因为丢失文稿的心痛仍然历历在目。


  需要说明的是,诗集所选的诗作均是本人在新浪博客“现实的背影”(http://blog.sina.com.cn/chenlihong)上写就并发表的作品,收入诗集时做了必要的修改和完善,以便更好地体现我的诗学主张。同时保留了作品最初发布时的日期和时间,这是网络时代的一大特色,可以把一首诗诞生的时间精确到分秒。关于写作地点,除诗作中有注明者外,余下的均在北京。


  这部诗集的出版应该感谢新浪博客。如果没有这个博客系统,我可能还会耽于工作事务而荒废了青年时代精心修炼的诗歌技艺,这些诗思和思想也许早就烟消云散了。感谢大宝和众多诗友网友,是他们的热情让我充满激情,与他们的网上交流激发了我的思考和灵感。感谢刘雯的细致校对,订正了多处误敲的错别字,这是网络文字最易出现的尴尬问题。感谢老朋友邵艺峰兄题写书名,为网络诗集增添一抹中国传统文化的亮色。


  尤其要特别感谢高翔、高岭、张保德、王天顺、张姓臣、王成府、冯金双、徐联会、王胜普、高哲、冯明仙、吴元兵等先生古道热肠,热心襄助诗集出版。


  在官场文学大行其道的读图时代,编辑出版诗集是一件费力而不讨好的事情。这部薄薄的诗集能够冲破市场丛林的道道陷阱,安全地抵达您忙碌的案头,实在是一个奇迹。衷心感谢您的阅读!如有赐教,请在博客留言或发电子邮件chenlh@china5000.org.cn。让我们共同努力,让诗神的光芒照亮浩淼无际的网络世界,照亮幽暗曲折的人生旅途,照亮每一颗心灵深处的高贵的孤独……
    

2010年1月30日于北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