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韩寒小老虎的火气为何这么大?

(2008-09-26 00:08:45)
标签:

教育

陈立红

韩寒

驯化

孵化

郑彦英

谈歌

哲夫

作协

作家

老虎屁股

杂谈

分类: 文学评论

  

  看到“带头大哥”兼青年作家及赛车手韩寒小老虎近来狂躁不已,连连胡乱放炮东抓西咬,让我们这些四五张的年长者有些看不过眼,再加上他的粉丝杀到我的博客杀气腾腾地骂阵,所以就硬着头皮出来应战,准备写几篇正面批评的文章帮他找找病因消消火气。没想到第一篇杂谈《摸一摸韩寒的老虎屁股如何?》正好赶上韩寒26岁生日。这倒不是本人故意使坏给“带头大哥”的生日添堵,而确实是一个巧合。好在该文发出的时间为子夜时分,“带头大哥”的生日派对狂欢早该结束了吧?我是一个泾渭分明的人,批评归批评,祝贺过祝贺。所以今天在正式开批之前,先向韩寒小老虎送上迟到的祝福:祝你生日快乐!

 

  看到韩寒只有26岁,我忽然有些不忍心批评他了。但看看寒流们激流一样奔腾而来的“骂评”,我又深感责任重大。这些小孩们或者青少年们,父母已经管不了了,老师的话按照韩寒的说法也是个“屁”,真真是“无法无天”时期。我来苦口婆心地批评教育他们,他们也不大可能听,但至少可以针尖对麦芒地扎他们一下,让他们知道,除了他们会盲目地过激地挑战权威和社会秩序,我也会理智地真诚地挑战“带头大哥”在他们心目中的权威和心理秩序,搞一个休克疗法,也许能置之死地而后生。当然,这可能是我的一厢情愿,但我还是要说,听不听在他,在他们。

 

  26岁是一个充满美好又容易困惑的年龄。对一般年轻人而言,这个年龄是刚刚走出大学校门不久,正在从学校到社会化的小路上摸爬滚打。人的社会化过程是人由学生身份转化为社会人,把自己的学识、技能转化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要阶段。这个转化过程迅速的,其适应能力自然快而强,可能已经找到一个好的工作和称心的伴侣,正在憧憬美好的明天。转化过程缓慢的,其适应能力就弱,可能正在经历人生之中的第二个灰色阶段(我把青春期称为人生的第一个灰色阶段),生存压力大。而不愿意转化的,其适应能力就比较差,可能正坐在家里或网吧里在网游中啸聚山林杀人放火攻城略地,变成只会吃不会挣的“啃老族”,活活要气死自己的老妈。现在社会处在转型时期,利益重新分配,社会矛盾增多,个人生活的失意情绪、社会生活的失衡愤怒就会发泄到社会身上,“体制”身上。这个时候是容易困惑和消极的。

 

  那么,韩寒小老虎的火气又为何这么大呢?从韩寒的经历看,他属于独立特行的另类青年,因为酷爱文学导致偏科,结果七门功课亮红灯,他却自信满满地说“七门功课红灯,照亮我的前程。”其实这是自欺欺人,对青少年有很大的误导。就这句话本身而言,逻辑也不通,他的“前程”不是因为7门功课不及格而产生的,而是因为其自学文学创作并取得较好成果“照亮”的。他这种情况在中学时期爱好文学的学生中很普遍。本人当年在河南桐柏一高上学时,跟他的情况很相像,因为偏科,历史、数学、英语、地理等需要死记硬背的科目,成绩都很差。模拟考试时历史题不会做,一气之下就把原题目划掉,自己写个题目自己论述了一大堆古今中外历史加时事,自以为是地指点江山激昂文字,结果差一点被学校开除。尽管受到严厉批评,当时我还是相当不服气的。但是,20多年后现在回头想想,本人当时确实有些过分,根本不是在认真学习,而是在耍小聪明。所以,韩寒现在火气大乱放炮,究其根本也是虚荣心在作怪。当然也不排除有机构在幕后操纵,制造声势。这是因为,韩寒虽然口口声声说自己独立、自由,其实还是被机构包养着,出版社、书商、赛车俱乐部……等等。深入地比较起来,与为国家服务的作协作家相比,他才是“低级的”,因为他是为个人私人私企工作的。为国服务显然很崇高。如果连这个常识性的问题都闹不清楚,那脑袋真的是进水了。韩寒火气大还因为他有强烈的政治情结。这个问题比较庞大,回头专门再谈。

 

  韩寒的成名和成功没有普遍意义,其他学生根本无法复制。现在,他以自己的影响胡乱放炮也不是一个好的示范,有可能带坏一批青少年。因为作文比赛赛出名堂,在有关机构的包装策划下,高中肄业生韩寒成了畅销书作家,并以口无遮拦的乱放炮姿态挑战权威、传统和许多文学大师,把浅薄无知当作有趣,制作了大量新闻噱头。这会让许多爱好文学的青少年想入非非误入歧途,不安心学习,可能会耽误孩子们的一生。打台球的丁俊辉曾辍学专门练球,刚成名时也狂得不行,对学校的规范教育也极力讽刺挖苦,过了几年觉悟了,现在不也上大学读书去了吗?那么,韩寒什么时候觉悟什么时候也去也上大学补补课呢?


去往论坛浏览此文章,参与讨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