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二哥从浙江来电 鲁枢元教授回信

(2007-11-22 12:41:58)
标签:

陈立红

骆驼祥子

农民

农业

农村

三农

民族复兴

鲁枢元

生态文明

文艺心理

分类: 诗集《文明的呼唤》
  中午,侄子给我打来电话,说他爸爸给我打电话没打通。我就记下了二哥的电话,然后拨过去。原来,他到浙江打工去了。今年夏天回老家时知道,二嫂在春天就去了浙江,在一个饭店打工刷盘子。现在他们在一块,只是二哥在蹬三轮车,从河南跑到浙江去当骆驼祥子去了。我听了很吃惊,告诉他千万要注意安全,或者换一个安稳的事情做。现在路上车多,危机四伏,令人揪心。
 
  二哥这次打电话,没有别的事情,只是因为给四哥打电话,老不在服务区,让他担心。我听了很感动。二哥自从结婚之后,因为分家闹得很僵,我们兄弟的感情也就逐渐生疏起来,见面时只是礼节性说句话。我很伤感,但没有办法,因为有些事情他做的确实过分。
 
  我们家有兄弟五个,父亲起名叫金、玉、满、堂、红,寄托了父亲的美好梦想,但遗憾的是他到死也没有享到什么福。父亲曾当了12年的兵,参加过解放海南岛和抗美援朝战役,立小功一次,转业后自愿当了农民(那时候当农民还是不错的),于1984年冬天在梦中去逝。大哥本来在铁矿工作,后得了心脏病,在上世纪70年代去逝。如果大哥不是英年早逝,按照他的好心眼,我们家的情况会有很大改观。父亲去世时我正上高中,二哥已结婚分家,是三哥、四哥支撑穷家供我读完了高中又上大学。三哥智力不全,一生节俭到吝啬的地步,给他买的新衣总舍不得穿,大前年因为扒房子砸坏盆骨,花了很多钱后黯然离世。因为三哥的病,也拖垮了母亲的身体,去年夏天她老人家也悄然离去了。现在父母均已不在,所谓长兄如父,想到这些我的心也就软下来了,所以匆忙写下这几行文字,算是日记,记下心软的一刻,也借此向二哥表示我衷心地祝福!
 
  二哥是属蛇的,我在网上查了一下农历,才恍然明白他已经60多岁了!回首往事,二哥的运气很差,也与他刚愎自用不会把握有关系。他高中毕业后没考上大学,本来想去当兵,因为是踏掌子脚没有走成。后来当民办教师,他的文学才能得到发挥受到重用,一度在大队里名气很大,到现在村人见到我介绍时还说,“你是陈立玉的弟弟吧?”但因为违反计划生育这政策,被拿了下来,成了彻底的农民。二哥有三个儿子,都不好好学习,一个中专毕业,两个初中未毕业。他们外出打工,拈轻怕重,总是挣不到钱,有时还要他寄路费才能回家,这三个一度被二哥寄予无限美好希望的儿子结果让他彻底伤透了脑筋。现在,人过60了还要外出打工,想想都令人心酸。
 
  职业有很强的规定性,有许多职业它本身就决定了从事该职业的人,一生只能过平凡简朴的日子。比如教师,比如职员,比如工人,比如农民,因为他们的收入是有极限的,只是工资或收成,永远也不可能暴富。我现在从事的职业,也在其中,就是与高科技沾边的职员,既不能为家人谋工作,也不能为他们谋财富,所以一想到还不富裕的家乡就感到特别忧伤。我现在能做的就是,希望什么时候有时间能写一部畅销书挣些小钱,给家人一些接济。因为在我童年和少年成长时期,他是付出了一些努力的,也算有恩于我。这个我不能忘本。我现在还能做的就是,呼吁我们的社会更多地考虑广大农民的利益,让他们都能安居乐业,不再受到奔波之苦。因为他们是我们国家的基础。如果基础不牢,再好的大厦也经不起风雨。
 
  最后祝愿二哥二嫂在异乡的寒风中能够知道照顾自己,能够健康平安快乐!
 
日  记
 
  21:28补记 今天中午写这个短文完全是意外,结果搞得大家心里很沉重。很抱歉!一开始因为匆忙写得很简单,后来出去开完会回来下班后又补充了关于父亲和三哥有关情况,目的是为了让大家理解,我对二哥从河南跑到浙江去当骆驼祥子的感慨,不是空穴来风,不是无病呻吟(呵呵,我又要发牢骚了:现在充满报刊的这种文字太多了,我怎么能步他们的后尘?!)。刚才接到一个短信,说是感恩节。真是巧了,我刚好写了一个表达忧虑和感谢的文字。
 
  下午1:20出发,陪领导去国宏宾馆参加网络科普联盟会议。会议通报今年的工作情况,讨论明年的工作思路,开了2个半小时。
 
  回来后收到苏州大学文学院鲁枢元教授的回信。这是收到的第二封专家回信,很感动。鲁教授信中说:“寄来的大作《文明的呼唤》已收到,书编印得很精致,由于我近年来从事生态批评研究,故对大作中涉及‘生态文明’的篇章特别关注,如《柳叶茶》《撒满化肥的田野》《蛇在二胡中歌唱》等篇,我都非常喜欢,还准备在我们这里的《精神生态通讯》上选登一些。” 
 
  与鲁教授差一点成师生之谊。1991年在艾云建议下,我曾想报考鲁教授的研究生,本想特招入学,但因英语过不了关而无奈放弃。鲁教授倡导的文艺心理学研究,是中国当代文学研究的前沿学科。去年,编辑张传奇的史诗巨著《世典》时,与鲁教授还有一次文字之交,因为他寄来论文作为该书的序二,而我也应传奇的邀请写了解析文章作为序三。一直对鲁教授怀有很深的敬意。目前,他正致力于精神生态问题研究及生态文艺学的学科建设。现将鲁教授简历转发如下,以便大家认识了解。
 
鲁枢元简介
 
http://dag.suda.edu.cn/manage/UploadFiles/200732816556270.jpg鲁枢元教授回信" TITLE="二哥从浙江来电 鲁枢元教授回信" />
  鲁枢元,男,汉族,1946年1月出生于河南省开封市,毕业于河南大学中文系,无党派人士。1986年 6月晋升为教授。1988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人事部授予“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荣誉称号并享受国家特殊津贴。现为苏州大学文学院生态文艺学研究室负责人,博士导师,招收文艺学硕士研究生及比较文学博士研究生。主要社会兼职有: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中国作家协会理论批评委员会委员。鲁枢元长期从事文艺学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在文艺心理学、文学言语学、生态批评诸学科领域有开拓性研究,在学术界拥有一定的影响,目前致力于精神生态问题研究及生态文艺学的学科建设。出版的代表作有:《创作心理研究》(1985);《文艺心理阐释》(1989):《超越语言》(1990);《隐匿的城堡》(1995);《精神守望》(1998);《生态文艺学》(2000);(猞猁言说》(2001)等。主编及参与主编的著作有《文学心理学教程》(1988);《文学心理学著译丛书》(1988);《文艺心理学大词典》(2001)《精神生态与生态精神》(2002)等。 E-mail:lushuyuan898@sina.com (转载自苏州大学网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