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几个月前我开始做私人电台,每天晚上临睡前给大家读一段文字,可能是一首诗,一篇文章或者一封信。收到好多留言,阅读那些留言的时候,常常有种恍惚感,好像我们生活的世界就是这样了:所有的感情和情绪都那么流畅地表达,人与人之间近在咫尺。
“我感觉到窒息,接近死亡的那种,慌乱,挣扎,拼命调整,谢天谢地,我还活着!打开台灯,找水喝,我意识到类似的意外在生活中随时可能发生,一个人的生活我需要留下些东西。边写边想竟然没有伤感悲怆。感谢生活继续……”
这是今天清晨醒来看到的留言,这段留言的主人,过两天再读会被自己惊出冷汗吧。这些话,她是在半夜里对我这个陌生人说的,可以想见,生活里,她如何隐藏自己。
还有很多:
“我每天的工作是和犯人打交道,这里封闭,死寂,看不到希望。我爱上一个姑娘,想辞掉工作去找她,她在深圳上班,可是我担心她不会一直爱我……”
“今天又打了孩子,我和妻子为了孩子做了我们能做的一切,可是她总是那么叛逆,她十一岁了,拒绝上学……”
“我是个医生,每天的工作是面对生病的人和死亡的人,无论他生前如何强悍和坚强,在死亡的那一刻,他们的眼神里,我看到的是不舍和柔弱……”
“我想开一家花店,每天只做想做的事,不用像现在这样,应付工作,应付各种数字,我是个会计。”
“我讨厌我妈对我外婆的态度,她太凶恶了,她每天骂外婆,那是她自己的妈啊,可我却不能说什么,因为她是我妈。”
……
夜晚让人放松,脱下世界的外衣,独自面对自己,那个与自己对话的管道就打通了,我太知道,这些留言是他们留给自己的,只是因为在我这里找到一个自己的投射,在这里,尽情地表达感情。
在日常生活里,表达感情是件很困难的事。王朔在《致女儿书》里说他有一次去爸爸的墓地,妈妈一直在哭,他却哭不出来,“心被压在很多层棉被底下,要挂在脸上就觉得像在装”。真是说到心里去了。
我爸回老家,隔一两天就打一个电话,开头一句总是:吃饭没有?接下来就都在找些无关紧要的话题,说几句说不下去了,说,挂了哈。然后就挂了,各自在电话的一端怅然若失。我妈也是,每逢有什么心里的话跟我讲,她总找点事做着,摘菜、洗碗或者扫地,才不至于手足无措,才能不那么费力地,好像是漫不经心地表达出来。
傍晚和宝宝散步,她突然抬起头跟我说:妈妈,我好爱你哦。我蹲下来搂住她:宝宝,妈妈也好爱好爱你哦。
----大概只有在孩子面前我们才能这样肆无忌惮,那颗被很多层棉被包裹起来的心,就这么自然显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