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快一周和北京青年报
(2011-03-09 12:27:50)
标签:
宁远采访杂谈 |
分类: 主持 |
最近的采访,见报时应该有所删减,这里是部分问题的完整回答:
《快一周》:
1、在你眼里,成都是一座什么样的城市?
成都对于我,就是那个熟悉的陌生人。因为生活于此,对于这座城市反而缺少观察和感悟的距离,每一天把自己融入各种细节里,琐碎中自有乐趣。对了,成都就是一座不缺少细节的城市吧。
2、你觉得成都近几年最大的变化?
变化很大,城市越来越大了,也越来越堵了。城市建设似乎太快了点,不知为什么,我害怕一座城市变得太快,变得太大,害怕这会影响到自己对生活的掌控。在北京就是这种感觉,城市太大,找不着北。
不过好的是,成都在打造田园城市,这实在是个伟大的设想。我在三圣乡租了一块地几间房,有一个农家乐,想来,因为田园城市的打造,三圣乡应该不会变成城市了吧。我的书《丰收》里讲述了大量生活在三圣乡种菜做手工的文字,看过的都会感觉到这块土地的可爱之处。
成都正变得越来越现代,但希望它还可以保持自己原先的气质,比如慢,比如市井,比如家常。
3、成都对你有什么意义,讲述你与成都之间的感情。
成都大慨会是我生活一辈子的地方,我在这里有了家庭,有了孩子,有了几个生命中最重要的朋友,我无法想象离开这里到别处去生活。我对这座城市又爱又恨,但总是爱比恨多,多很多。
《北京青年报》
1、你在幸福梅林的小院子的菜地今年又开始耕种了吗?能不能给我细数下你所种植的蔬菜的种类?
种了豌豆、油菜、青菜,前些天又在院子里撒下了很多种子,有南瓜、丝瓜和小白菜,准备马上播种朋友从北方寄来的香瓜,不知道能不能长出来。以前种过茴香、折耳根、四季豆、小葱、蒜苗什么的,差不多就这些啦。
2、你种菜是为了什么?不放心市场买的蔬菜?还是?
原来是觉得好玩,因为一直种花的,后来想,种花和种菜比起来,还是种菜更划得来,呵呵又好看又能吃。后来呢,我家小朋友四个多月的时候,要添加辅食了,不放心市场上的菜,于是就把种菜当作一个“系统工程”了。我必须告诉大家,自己种出来的菜真的比市场上买来的菜更好吃,不是心理作用,是客观的好吃。因为没有催长没有打农药,味道是很天然的。
3、除了在自家的小院子里种菜,你还有没有其他亲近大自然的活动经常进行?
这一两年带小孩子,出去的时间少了,以前常常一个人背个包就出门了,去草原上,到山里。等孩子大一点,我会带她一起去的。
4、你觉得人以何种方式与自然接触,才是与自然最接近的?(调动一切感官去感受?还是有行动的体验?)
我觉得爱自然是一种人生态度,你真的爱了,你就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做了,每个人可能表达爱的方式不一样,但一定要有发心,不是做样子。对我来说,就是对大自然的一切保持一颗敬畏之心,用自己的身体去体味它。
5、你认为自己了解大自然吗?你对大自然的爱是不是建立在了解的基础上?
对大自然有太多的不了解,也才充满了好奇。对大自然的爱不是建立在了解的基础上的,是发自本能的爱。
6、人是不是只有热爱自然,才会产生环保的欲望?你觉得自己是个环保的人吗?平时环保的举动都体现在哪些方面?
我想应该是这样吧,只有热爱自然,才会想到保护自然,保护环境。除此之外,人还得热爱生活才会有环保的欲望。我是个环保的人。我买的是旧房子,二次装修动得很少,用的也是低排量二手车,不乱扔垃圾,不用塑料袋,不穿皮草,节约用水,等等。
7、对一位宽容、宽心、宽视野的自信女性来说,来自自然的力量是不是很重要?你认为我们都可以在自然当中汲取到什么?
来自自然的力量是每一个想要活得安宁的人必需的,我有时不太宽容,也很不自信,所以不知道那些自信的人是不是也从自然那里得到了力量。我们要从自然中汲取的应该是爱和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