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指头抠紧了
标签:
深圳特区报专栏宁远文化 |
脚指头抠紧了
宁远
多年前采访一位劳模,那是他第一次走进演播室,他穿一件洗得发白的蓝色工装,背有些驼,随时露出谦卑的笑。
他坐上位置后灯光师在一边指挥:麻烦你往左坐一坐(往左坐了坐),把外套里面的衬衣理一下(慌乱中理了理),头抬起来一些(茫然地抬头)。录音师也说:请试一下话筒。他问:怎么试?录音师:说话。他又问:说什么?录音师:随便……十五分钟后,节目开始,他什么也不会说了。
第一次进演播室就碰见这样的情况,换成不管是谁,都什么也不会说了吧?
当一个人脱离了原本的生活环境,进入到一个陌生的世界,紧张就随之而来。再不得了的人,进入演播室就成了弱势群体。聪明的电视人应该知道如何让被采访者适应这个环境。
偶尔和大学里学传媒的学生做交流,他们问得最多的一个问题无外乎是:怎样才能做到直播的时候不紧张?
多直播。我通常这么回答。
那位劳模的故事还没讲完,他后来变成了典型,全国各地作报告上电视,再一次采访他是在一年后,几百人作为观众的800平米演播厅,他明显已经被专业了,西装配衬衣的行头,坐下来就主动拿起话筒问:导演,你看我这件衬衣是不是太白了,会不会限幅?声音呢?声音还好吧?我试一下啊,1,2,3,4,……
说到底,紧张这回事,就好比谈恋爱,初恋多让人刻骨,谈的次数多了,也就“专业”了。
也有人问我,你现在做节目还会紧张吗?紧张,我回答。不过现在的紧张我更愿意叫它兴奋,而刚开始做直播的紧张可以说是恐惧。我们都有这样的经历:紧张到一定程度大脑突然出现空白,这非常可怕,短暂的空白会把人拽入无底的深渊。这种紧张的时刻,大脑通常是不负责嘴巴的。有位搭档,他在空白状况下就会冒出一连串流畅的废话,每当看到他的手不断在桌上磨蹭,同时嘴里说出诸如:这个问题从一方面来看是XXX,而另一个方面XXX,不过呢,XXX——我知道,他空白了。赶紧把话接过来吧。
这样的空白似乎还好,有的人空白了最终会酿成笑话,我弟弟十八岁那年参加一个选秀比赛,进入考场后说的第一句话是:我为大家演唱一首歌,周杰棍的双节轮。
一位同事,上场之前习惯在我们演播室楼下的院子里跑一圈,就像要上场的运动员做热身运动,他说,他这是在处理自己的身体。我为这个说法叫好,克服紧张最需要做的就是处理好自己的身体,比如很多人上台之前一定要把尿尿干净,还有少数人习惯喝点酒,抽支烟。处理好自己的身体还包括妆不能化得太浓了或者太淡了,衣服不能太大了或者太小了,总之,身体以及和身体有关的东西,不能成为你的负担。
在四川,有一句话很形象地形容一个人的紧张:脚指头都抠紧了。做了八年主持,每次聚光灯打过来,我还是不由自主地抠紧了脚指头。
不久前主持一个颁奖礼,诗人翟永明作为颁奖嘉宾上台,她在颁奖开始之前说:我最担心的事情是上了台后接过奖杯就说:谢谢组委会把这个奖颁给我。我带着她的担心上了台,说错了我的第一句话,我说:欢迎收看今天的颁奖礼。而那个活动是不上电视的。
什么时候,才可以云淡风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