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萧望野

(2008-06-25 00:18:50)
标签:

教育

物质主义者

礼物

萧望野

小山村

    很久以前就知道望野,有一次在杂志上看到对她的专访,还迫不及待地推荐给哩噜和小丸子看。记得那杂志上有一张萧望野和山村里一个智障小女孩的合影,她在给小女孩洗头,那个画面一下子感染了我。

    从小你姐那里知道望野去了汶川漩口镇(谢谢细心的网友指正,漩口在汶川,不在都江堰)下面一个很偏僻的小山村,她要和经历了地震的孩子们呆在一起,并且一直呆到那里不需要她为止。而之前,这个“北京来的女人”已经在广西东兰的大山里做了四年的志愿者教师,她之所以离开东兰,也是因为“那里去了很多志愿者,已经不太需要我了。”

    想利用“职务之便”去看望野,想让她进入我们的镜头,但小你说,望野不希望有太多人打扰她和孩子们。我理解。

    找到望野的博客,更加懂得她。转她最近的一篇文字,是在那个小山村里写下的第三篇,她对精神和物质的关系的理解,以及由这种理解展开的表述方式让我心生敬意。

 

 

                                    另一种灾难

萧望野


 

从什邡到红白镇到都江堰再到旋口再到我们这个村,这里的孩子们是我见到的唯一的没有接受到外界人士直接到这里来送孩子们礼物的地方。因为走这条山路太难了。我觉得很好,孩子们没有期望在我这里得到物质的满足。在灾区,孩子们不断地接受好心人送来的礼物,当看望那些孩子的时候,有孩子很奇怪:你们怎么没带东西来?


 

如果礼物无限制地提供给孩子,对这些孩子的心理恢复来说是另一种灾难。不断涌进的物质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减弱了他们的痛苦,其实只是对痛苦的一种隐藏。无助的心更容易放大了对物质的渴望。当他们习惯了这种解决问题的方式之后,有一天,孩子在亢奋的状态下结束以后,志愿者不再来,礼物也不再来的时候,失落、孤独、更强的无助会向孩子袭来。尤其是在这个特殊的时候,所有在这个阶段经历的印象和感受更容易形成他们对待生活的态度。认识世界和自我的萌芽。


 

物质之所以“邪恶”,其实不是物质本身,而是以一种什么样的态度去看待它。对物质的依赖其实是来源于恐惧。恐惧来源于还没有对精神力量的真实感受和体验。如果我们没有让礼物(物质)具有精神的美,就以最“廉价”的方式送出去,其实是不了解物质。


 

物质主义者说:物质真实。他们多正确。如果对精神有认识,就会发现物质有多真实。只有看到这样的真实,才能说:我懂了,物质的确是真实的。当然,相和谐的另一面是:如果我们在这个世界看到了物质的真实,也才能说:是呀!精神多么真实,祂在每一个物质里展显着。这就是为什么真正的科学家最后会成为一个精神旅行者。而真正的精神旅行者最后也会成为一个真正的科学家。


 

用精神的钥匙来开物质世界的门。发挥了这样的认识,我们才可能对我们的救助行为有把握,有方向。理智和爱。

 

更多望野的文章请点击:http://blog.tianya.cn/blogger/view_blog.asp?BlogName=na_mei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拼布的乐趣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