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高考和我这个没文化的家伙(去年此时的博文)

(2008-06-09 13:38:55)
标签:

杂谈

有朋友曾经对我说:你是中国高考制度魔掌下的幸存者。
我只上过十五天的高中,然后就走进了考场。
关于高考的记忆不算很多,最记得那准备的十五天,我的十五天是别人的三年,我无法体会那种“学海无涯苦作舟”的苦。整个过程是快乐的。我的学是有涯的,这个涯就是十五天。十五天,从此岸到彼岸。
我的高考分数三百多分,语文一百多,历史一百多,政治九十多,英语十八分,数学二十一分。
我不满五岁就上小学了,以下是我的受教育经历:
三所小学(七年,一年级多读了一年,太小);两所初中(三年);一所中专(三年,美术);一所高中(十五天);大学专科(播音主持);大学本科(编导);最后就是研究生(文艺学)。
----杂家就是这样炼成的。
我很少觉得读书是一件痛苦的事情,反倒是适应新环境对我来说是个挑战。因为上过那么多学校,每到一个新地方就是一次新的开始,要认识新的同学,要适应新地方的食堂(我八岁就住校了),不过这么多年,也早就习惯了。
小时候呢,是爸爸希望我上最好的学校,所以不停的给我转学。
我不管转到哪个学校,成绩总在全班处于中间偏上一点的位置,再好的班级再差的班级都是这样。所以爸爸总找好学校让我转。希望我在不断前进的大队伍中不知不觉加快奔跑的速度。
转着转着,我就不听他的了,就开始自己转了。
在爸爸的安排下上完初一之后,我把自己从城市转到农村,从省重点转到一所普通的乡级中心校。(所以说我到现在仍然保持了这种善于转变(善变)的优良作风。)
初中毕业后,因为想当山村小教师,我在同时考上一所重点高中和一所师范中专的情况下选择了后者。
我读的是小学美术教育,三年的时间,有一大半的闲散时光在画室里度过。那时不学外语不学数学,语文历史什么的文化课也只是陪衬。除了画画,我们还学唱歌跳舞学普通话,搞些五花八门的社团活动。(在大多数同龄人都还在为了考试而学习的时候我就在接受所谓的素质教育了。)
中专毕业,我又不想当老师了,我想考大学,想当主持人。
我爸说,你有本事你考吧,数学英语都没学,其它课程也和高中不一样,考得上才怪呢。
我在一个高中上了十五天学就参加了高考。
成绩如开头所说,三百多分,听起来很丢面子,但足够上艺术专业了。
(所以人家说搞艺术的没文化,其实就是从高考开始的。)
要说感谢高考,最该感谢的就是对艺术类考生降低录取分数线的制度,还有就是感谢不知哪位大爷把播音主持专业划分到了艺术类。
这样一来,我这个没有文化的家伙就有了可趁之机,靠着投机倒把,以艺术的名义,一脚踏进了神圣的大学校园。
之后,阴差阳错,我又成了最后一批本科生进入高校的大学教师。从此,彻头彻尾的和大学搞在了一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