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觉得自己更像一个有暴发力的短跑运动员,坚持了这些天的马拉松,耐力有些不支了。
我想这是大多数人都会有的感觉,我的同事、同行,也包括观众。
可是我们的爱,能否长久一点,再长久一点?
我们对一件事情的关注,源于什么?多数时候,是因为这件事情的新闻性,故事性,这里面有冲击和冲突。可是,新闻总会变成旧闻,故事多讲几遍总会乏味。到那时,我们的爱还在么?
更或者,如果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他们没有故事了,我们的爱还在么?
其实大多数受灾群众都没有故事。他们困难,不是最困难,他们穷,不是最穷,他们的经历构不成故事,成不了新闻。。。。。。
有一位朋友的朋友,在都江堰开了一家私立幼儿园,地震发生后,部分房子垮塌,幼儿园全毁,但没有一个娃娃伤亡。作为一家私立幼儿园,要重新建设,难度可想而知。而同城的另一家幼儿园,也是私立的,两个孩子遇难,院长招来媒体一报道,立马收到很多捐款,重建是没有问题了。
昨天去了绵阳安县的一个受灾群众安置点,在他们脸上看不到灾难的阴影,搬进这个安置点的人,来自几个村,之前走了很长时间的山路,住了很长时间的帐篷,挤了好几天的工厂空地,来到这里,一家人有一间活动板房,他们的脸上挂着笑容。
直播的空档,走进一间房,二十平方,住了一家五口人。一名中年男子说,他们家的人都还在,他只在废墟里埋了两个小时就被救了出来。一家人从村子往山外走,只走了十二个小时就碰到了解放军。现在条件很好,吃住没有问题了。
这样的乐观,让我在那一刻不忍心再问更多的问题。他完全沉浸在搬家的满足中,还来不及思考下一步怎么办,今后的路怎么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