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修路留守儿童 |
他们穷,但不算太穷,并且没有故事。
他们是一些几岁到十几岁的孩子,他们生活得不算太差,至少能吃饱饭,也有衣服穿。
他们每天上学要走很长的路(他们还有学可以上),但这条路不会长得可以成为在我们的节目里煸情的素材,看到他们时,刚刚下过一场雨,一场山里人盼了很久的雨,他们穿着雨鞋走在放学的路上,路不好走,但他们兴奋极了。(一点也没有我们的节目想要的忧伤)
这是一条修了很多年都没有修好的路,因为没钱修路,我们去的时候,还有人正在修路,修路的人不拿一分钱,不仅不拿工钱,他们还要集资买修路的沙石,修路的人是谁?修路的人是孩子们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他们扛着锄头,拖着年迈的身体,不停的挖呀挖)。
孩子们的爸妈基本上都外出打工了,对了,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留守儿童。
留守儿童,这是个很新的词语,但他们这样的留守儿童还是没有故事。他们甚至也不会对着镜头哭着说想妈妈。
所以,他们在我们的镜头里成了多余的素材。
这就是新闻的无奈吧,新闻要新,要讲故事。
事实上,很多需要我们去关心的人和事,他们没有故事,没有可供我们煸情的点。他们成不了“最”,他们有的只是漫长的日子,平淡的日子。